―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薤露歌』
桃红满山,如梦似幻。佳人红颜,是梦、更是幻…
Ⅰ. 鬼哭
金乌东升,山头啼血,像是将世上所有的红都给用上,浓的化不开、淡不去…这便是世人称道的美景――桃山映血。山以桃为名,只因於中有桃树百余株,其花不曾凋谢。春去冬来,几经数载,变的,从来只有赏花人。
那山不高,也不大,且入山极易,但人们却总在山脚下看花,不愿上山。年轻人不知为何,但不敢冒险。老一点的便知,那山不是生地,是蒿里。盘根错节的树须下,是满坑满谷的尸首。那桃、那红,便是用土里的鲜红所化出的。
然,世人只道桃花好,却不知山中实另有佳人!
那对璧人…男的白发金瞳,额上一弯红月,气宇非凡,一脸冷漠,如神人之姿,不过一双尖耳,非人所有。女的乌丝黑眸,气质出众,整个人就像是雕刻出来的,没有一丝缺憾,与那桃花相比,犹胜百倍。
两人山居於此已二十载,那桃,也开了二十个春秋。
一日,山中传来声响。人们不明其意,只听出那声里透著的悲,惹得听见此声之人痛哭不已。接著,那在枝头飘曳了数十年的桃…落了。碧桃飘落,如细雨纷飞,只一瞬,那山便只余枯木,不见芳踪。
那天过后,世人称道的美景,已不再是桃山映血。开满多年的红,终不敌落下的瞬间。看过此景的人聊聊无几,所以这几人总会被问到那奇景如何,但无论是谁,都无法给个交代。是阿…是阿…天景如何言啊!
人们想了半天,都想不出一个可以相称的名。但是,老一点的人,都说那落花是在蒿里里的那些鬼魂们的眼泪,所以称之为「鬼哭」…
金乌东升。那山,依旧。那桃、那人,已是明日黄花…
*
那是必经之地。无论男女、贵贱、老少,都得渡过此津,然后再一次投入生死轮回…
Ⅱ. 奈河津
河畔有一大树,大的即使是十名成年男子合抱仍有所不及。那树也很高,高的让十名成年男子叠起也不见树梢。这树唤衣领,虽枝叶繁茂,却实非生物…
她站在那粗挺大树前,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看著。那个被称为夺衣婆的老妇取走了她原本穿在身上的外挂,交给了站在枝头上的另一人。接过衣服的老翁则将手上的东西挂在树枝上,他便是人们所说的悬衣翁…
她还是静静的看著,墨色的瞳仁里没有一点情绪,冰冷的像是晶透的玻璃珠子。衣领树像是有了生命一般,枝头慢慢的下垂,受不起重般。但她了然於心,压倒枝干的并不是那丝制,如绵般轻细的外挂,而是自己沾满无数鲜血的罪恶。
轻轻闭上双眼,眼睑中却不是无边无尽的黑暗,那里面似乎存在著另一个世界。那世界里没有血腥、没有纷争,有的,只是满山遍野的桃花,和一位白发金瞳的男人。
再睁开双眼,就看到老妇衣袖飞扬,缓缓跃下了树梢,将外挂交还给她,而衣领树的枝枒正慢慢恢复成原来的高度。夺衣婆没出声,那悬衣翁也如是,枯扁的手直指著右方的黑暗。她仔细一瞧,才发现混沌之中有的,是一条河――奈何津。
踱步走到河边,没有一丝犹豫。山水濑、江深渊、有桥渡…她不知道自己的罪恶需要多少的河水才能洗净,也不知道往后要深受多少挣扎,但是唯有度过此津,她才能再次投入生死轮回…只因此乃必经之地。
再次阖眼,身子已在津中,眼睑中的依然不是黑暗,而是那另一个世界…
*
第一声,唤来枝桠上的鲜绿嫩芽
第二声,叫回初吐淡红的待放花苞
第三声,便现出了桃山映血的极景
Ⅲ. 三声唤
时光飞逝如梭,一晃眼,十年过。但即便日月替走,仍旧唤不回桃山鲜红。
山中虽无甲子,他却感度日如年。双唇紧闭,吐不出过往回忆,拍拍枯木,也无逝去芬芳萦鼻。放眼四周,桃山无桃,他心中,也无心…
绕过小径,折下一截小枝。触景生情,故,他决定离山另寻他所,以度他漫长无尽终年,只单身一人,无树下蒿里、树上红花,更无树旁璧人…
踏出山地,他不禁回身探望,嘴边喃喃思念,心中满是不舍。但一咬牙,缓步离去,竟未见枝桠上的鲜绿嫩芽。
行到半路,他不住转头看去,口中碎碎细语,胸里全是悔意。但一紧拳,迈伐走开,无视初吐淡红的待放花苞。
走至村外,他又是一个回望,却已不见那山,自也不见那树,更遑论那桃、那人。但舌尖缓移,仍是话出佳人之名…
唉~轻叹一声,男人冷漠神情终也染上哀愁。金眸流转,聚在手上细枝,意外的,一朵红桃结挂其上!浓稠碧色,一如往日啼血之芳。
十年前的那日,满放二十载的映血碧桃如细雨飘摇而落;这日,枯萎十载之余的桃红再次盛开,朵朵齐放,遍开各树!其闻者共七八十,接道:「花开花落花放;花放不如花落,花落不如花开!」
然当白发缠上墨丝,金瞳望进黑眸;却是花开花落花放;花落不如花开,花开不如花放…
―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十年归。―
『薤露歌』
桃红满山,如梦似幻。佳人红颜,是梦、更是幻…
Ⅰ. 鬼哭
金乌东升,山头啼血,像是将世上所有的红都给用上,浓的化不开、淡不去…这便是世人称道的美景――桃山映血。山以桃为名,只因於中有桃树百余株,其花不曾凋谢。春去冬来,几经数载,变的,从来只有赏花人。
那山不高,也不大,且入山极易,但人们却总在山脚下看花,不愿上山。年轻人不知为何,但不敢冒险。老一点的便知,那山不是生地,是蒿里。盘根错节的树须下,是满坑满谷的尸首。那桃、那红,便是用土里的鲜红所化出的。
然,世人只道桃花好,却不知山中实另有佳人!
那对璧人…男的白发金瞳,额上一弯红月,气宇非凡,一脸冷漠,如神人之姿,不过一双尖耳,非人所有。女的乌丝黑眸,气质出众,整个人就像是雕刻出来的,没有一丝缺憾,与那桃花相比,犹胜百倍。
两人山居於此已二十载,那桃,也开了二十个春秋。
一日,山中传来声响。人们不明其意,只听出那声里透著的悲,惹得听见此声之人痛哭不已。接著,那在枝头飘曳了数十年的桃…落了。碧桃飘落,如细雨纷飞,只一瞬,那山便只余枯木,不见芳踪。
那天过后,世人称道的美景,已不再是桃山映血。开满多年的红,终不敌落下的瞬间。看过此景的人聊聊无几,所以这几人总会被问到那奇景如何,但无论是谁,都无法给个交代。是阿…是阿…天景如何言啊!
人们想了半天,都想不出一个可以相称的名。但是,老一点的人,都说那落花是在蒿里里的那些鬼魂们的眼泪,所以称之为「鬼哭」…
金乌东升。那山,依旧。那桃、那人,已是明日黄花…
*
那是必经之地。无论男女、贵贱、老少,都得渡过此津,然后再一次投入生死轮回…
Ⅱ. 奈河津
河畔有一大树,大的即使是十名成年男子合抱仍有所不及。那树也很高,高的让十名成年男子叠起也不见树梢。这树唤衣领,虽枝叶繁茂,却实非生物…
她站在那粗挺大树前,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看著。那个被称为夺衣婆的老妇取走了她原本穿在身上的外挂,交给了站在枝头上的另一人。接过衣服的老翁则将手上的东西挂在树枝上,他便是人们所说的悬衣翁…
她还是静静的看著,墨色的瞳仁里没有一点情绪,冰冷的像是晶透的玻璃珠子。衣领树像是有了生命一般,枝头慢慢的下垂,受不起重般。但她了然於心,压倒枝干的并不是那丝制,如绵般轻细的外挂,而是自己沾满无数鲜血的罪恶。
轻轻闭上双眼,眼睑中却不是无边无尽的黑暗,那里面似乎存在著另一个世界。那世界里没有血腥、没有纷争,有的,只是满山遍野的桃花,和一位白发金瞳的男人。
再睁开双眼,就看到老妇衣袖飞扬,缓缓跃下了树梢,将外挂交还给她,而衣领树的枝枒正慢慢恢复成原来的高度。夺衣婆没出声,那悬衣翁也如是,枯扁的手直指著右方的黑暗。她仔细一瞧,才发现混沌之中有的,是一条河――奈何津。
踱步走到河边,没有一丝犹豫。山水濑、江深渊、有桥渡…她不知道自己的罪恶需要多少的河水才能洗净,也不知道往后要深受多少挣扎,但是唯有度过此津,她才能再次投入生死轮回…只因此乃必经之地。
再次阖眼,身子已在津中,眼睑中的依然不是黑暗,而是那另一个世界…
*
第一声,唤来枝桠上的鲜绿嫩芽
第二声,叫回初吐淡红的待放花苞
第三声,便现出了桃山映血的极景
Ⅲ. 三声唤
时光飞逝如梭,一晃眼,十年过。但即便日月替走,仍旧唤不回桃山鲜红。
山中虽无甲子,他却感度日如年。双唇紧闭,吐不出过往回忆,拍拍枯木,也无逝去芬芳萦鼻。放眼四周,桃山无桃,他心中,也无心…
绕过小径,折下一截小枝。触景生情,故,他决定离山另寻他所,以度他漫长无尽终年,只单身一人,无树下蒿里、树上红花,更无树旁璧人…
踏出山地,他不禁回身探望,嘴边喃喃思念,心中满是不舍。但一咬牙,缓步离去,竟未见枝桠上的鲜绿嫩芽。
行到半路,他不住转头看去,口中碎碎细语,胸里全是悔意。但一紧拳,迈伐走开,无视初吐淡红的待放花苞。
走至村外,他又是一个回望,却已不见那山,自也不见那树,更遑论那桃、那人。但舌尖缓移,仍是话出佳人之名…
唉~轻叹一声,男人冷漠神情终也染上哀愁。金眸流转,聚在手上细枝,意外的,一朵红桃结挂其上!浓稠碧色,一如往日啼血之芳。
十年前的那日,满放二十载的映血碧桃如细雨飘摇而落;这日,枯萎十载之余的桃红再次盛开,朵朵齐放,遍开各树!其闻者共七八十,接道:「花开花落花放;花放不如花落,花落不如花开!」
然当白发缠上墨丝,金瞳望进黑眸;却是花开花落花放;花落不如花开,花开不如花放…
―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十年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