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论坛吧 关注:6,873贴子:31,165
  • 9回复贴,共1

善林金融: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7-10-31 09:26回复
    在世界粮食日到来时,一个喜讯传遍网络:我国超级杂交稻品种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也许有人想问,这样多的粮食应该如何储存呢?对于我们这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而言,充足的粮食储备是保百姓饭碗的前提。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智能化、信息化飞速发展使粮食储备技术和管理手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善林金融介绍到,由创新驱动、由高科技引领的科学储粮方式是粮食储备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诸多储粮企业致力于用科技手段升级储粮技术和管理手段,现在大部分粮仓已经拥有智能化手段实现自动测定参数,自动选择工作时机的技术,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还能通过物联网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实现到库点、到货位的穿透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做到粮食数量和质量管控的责任可追溯。善林金融提到,粮食储存数量已经不成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向质量和食品安全扩展,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消费需求。


    2楼2017-10-31 09:39
    回复
      2025-11-15 08:43:3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在世界粮食日到来时,一个喜讯传遍网络:我国超级杂交稻品种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也许有人想问,这样多的粮食应该如何储存呢?对于我们这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而言,充足的粮食储备是保百姓饭碗的前提。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智能化、信息化飞速发展使粮食储备技术和管理手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诸多储粮企业致力于用科技手段升级储粮技术和管理手段,现在大部分粮仓已经拥有智能化手段实现自动测定参数,自动选择工作时机的技术,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还能通过物联网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实现到库点、到货位的穿透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做到粮食数量和质量管控的责任可追溯。粮食储存数量已经不成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向质量和食品安全扩展,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消费需求。


      IP属地:山东3楼2017-10-31 10:48
      回复
        在世界粮食日到来时,一个喜讯传遍网络:我国超级杂交稻品种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也许有人想问,这样多的粮食应该如何储存呢?对于我们这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而言,充足的粮食储备是保百姓饭碗的前提。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智能化、信息化飞速发展使粮食储备技术和管理手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善林金融介绍到,由创新驱动、由高科技引领的科学储粮方式是粮食储备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诸多储粮企业致力于用科技手段升级储粮技术和管理手段,现在大部分粮仓已经拥有智能化手段实现自动测定参数,自动选择工作时机的技术,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还能通过物联网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实现到库点、到货位的穿透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做到粮食数量和质量管控的责任可追溯。善林金融提到,粮食储存数量已经不成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向质量和食品安全扩展,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消费需求。


        4楼2017-11-02 13:12
        回复
          在世界粮食日到来时,一个喜讯传遍网络:我国超级杂交稻品种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也许有人想问,这样多的粮食应该如何储存呢?对于我们这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而言,充足的粮食储备是保百姓饭碗的前提。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智能化、信息化飞速发展使粮食储备技术和管理手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善林金融介绍到,由创新驱动、由高科技引领的科学储粮方式是粮食储备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诸多储粮企业致力于用科技手段升级储粮技术和管理手段,现在大部分粮仓已经拥有智能化手段实现自动测定参数,自动选择工作时机的技术,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还能通过物联网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实现到库点、到货位的穿透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做到粮食数量和质量管控的责任可追溯。善林金融提到,粮食储存数量已经不成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向质量和食品安全扩展,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消费需求。


          7楼2017-11-14 15:06
          回复
            诸多储粮企业致力于用科技手段升级储粮技术和管理手段,现在大部分粮仓已经拥有智能化手段实现自动测定参数,自动选择工作时机的技术,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还能通过物联网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实现到库点、到货位的穿透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做到粮食数量和质量管控的责任可追溯。善林金融提到,粮食储存数量已经不成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向质量和食品安全扩展,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消费需求。


            8楼2017-11-14 16:18
            回复
              诸多储粮企业致力于用科技手段升级储粮技术和管理手段,现在大部分粮仓已经拥有智能化手段实现自动测定参数,自动选择工作时机的技术,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还能通过物联网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实现到库点、到货位的穿透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做到粮食数量和质量管控的责任可追溯。善林金融提到,粮食储存数量已经不成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向质量和食品安全扩展,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消费需求。


              9楼2017-11-14 21: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