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吧 关注:12贴子:63
  • 2回复贴,共1

中医师承与确有专长让更多的中医看到了希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无数优秀的学术与技艺。它们之中有的随时间的消逝而消失,有的却随时间的更迭而历久弥新。消失的,成为了历史的遗憾;留下的,成就了华夏的文明。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一直在为中国的发展默默地贡献着自身的力量。直到去年《中医药法》的颁布,中医终于正面地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里,只是一现身便处在水深火热的境地之中。
在中医药法中,为师承及确有专长人员开辟的一道口子,便是人们议论的重点。这道口子,让许多人的眼中是充斥着疑惑与不解,这真的是在保护中医的健康发展?

说起中医师承,其实更多的人还是不了解。尤其是在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这种过于古老的传承的方式,让人担心会跟不上社会的进步。这种担心不能说是多余,只是没有考虑中医能够传承至今的缘由。
中医传承至今,形成如今的中医药体系,与师承教育有着莫大的联系。师承教育遵循了中医自身的特点与发展规律,传承着经典,又在探索中发现,让中医获得的不仅仅是传承还有完善。
中医药法,便是在充分考虑了这一点的基础上,为师承及确有专长开辟了新的途径,承认了他们对中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尤其是在中医在海外遍地生花的情况下立法,也是对中医的一种保护。
如今距离中医药法实施的日子越来越近,与之搭配的配套文件也已初见眉目。再加上国家颁布的其他政策,以及为中医而做的种种努力,中医的未来可谓是一片美好,而师承及确有专长等民间中医的未来也是如此。
对于心怀中医梦的非科班爱好者来说,国家已近为你们的未来勾画了宏伟的蓝图,并为之提供了各种扶持,你们就应该把握住这次机会,圆了自己的中医梦的同时,也为中医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如果你想通过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走上中医之路,却心有困惑与疑虑。
为了应对中医药人才需求量大的情形,国家于2016年12月25日通过了中医药法第十五条:
从事中医医疗活动的人员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规定,通过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取得中医医师资格,并进行执业注册。中医医师资格考试的内容应当体现中医药特点。
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由至少两名中医医师推荐,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按照考核内容进行执业注册后,即可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以个人开业的方式或者在医疗机构内从事中医医疗活动。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中医药技术方法的安全风险拟订本款规定人员的分类考核办法,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发布。

这对于很多想要从事中医活动的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同时,对于师承多年的人员来说,终于找到了可以正名的机会。那么,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的人该如何获得从业资格呢?
解读《执业医师法》,可以了解到需要两名及以上的中医名师的引荐,再经由各级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的技能与效果考核,合格后便可获得中医医师资格。当然,获得医师资格只是第一步。随后,按照考核内容进行执业注册,这样便可拥有在执业范围内的从业资格。
综上,中医师承与确有专长的人员需要记住三点:
1.师承多年,确有专长
2.两名及以上医师引荐
3.通过医师资格考核,进行执业注册。


1楼2017-10-30 16:53回复
    导读:为便于理解,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医师也称为中医专长医师,文中中医专长医师为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医师。
    本文主要为使中医专长医师报考人员警醒:中医专长医师的考核为专家团评议,考核的难度不会降低。参考中医执业医师的通过率20%来预估,中医专长医师虽然针对的人群不同,各位考生对中医专长医师的通过率还是应该有心理准备。
      背景1:中医专长医师的证件考核办法出台后,咨询、报名、备考者众多,最关心的是取证时间:中医专长医师拥有合法行医和开诊所的权限,当年考试当年取证,取证注册即可开展行医工作,对于有技无证的中医人来讲,是摆脱非法行医最为快速的渠道。
      背景2:有技无证中医人可供选择的考证渠道有两种:中医专长医师和中医确有专长,中医专长医师的热度上升,伴随的是中医确有专长热度的下降。对于中医人来讲,唯一的衡量标准是,有技的”技“到底达到何种程度?
    中域教育从考核难度的角度为中医报考者分析两种中医考证的方式的难度,便于中医人理性选择:
      中医专长医师的考核要求: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实行专家评议方式,通过现场陈述问答、回顾性中医医术实践资料评议、中医药技术方法操作等形式对实践技能和效果进行科学量化考核。专家人数应当为不少于五人的奇数。
    关键词:专家组评议,现场,科学量化考核,
    难度等级:专家组提问,医术交流 ,中医手法验证,技术和经验都要达标
      中医确有专长的考核要求:确有专长考核内容应当包括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重点是传统医学专业基础知识及掌握的独特诊疗技术和临床基本操作;方式包括综合笔试和临床实际本领考核。
    关键词:笔试,临床基本操作,独特诊疗技术
    难度等级:笔试和临床基本操作用心即可通过
      总结1:简单的来说,中医专长医师考核采取的考核形式是由专家组对参加考核的人员现场提问的一种形式,而中医师承考试以及中医确有专长考核采取的是技能考试加笔试的考试形式。
      总结2:二者的一个最大的不同是:当您通过了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之后其实就已经具备了执业的资格;中医确有专长通过是为参加中医医师考试提供了路径,拿到执业医师证后才可合法行医。
      总结3:两者考试,因人而异,证书含金量都很高,在专业的培训下,通过笔试考试不难,通过基础的临床考核不难,通过专家组的审议较难,因为这是一个比拼中医底蕴的考试,所以选择哪种渠道还是要理性对待。
      总结4:既然你已经选择了中医之路,就该立刻行动起来,时间才是最大的敌人。假如你对于自己的中医能力无法做到有效的评估,可以通过中域教育中医专长医师全真模拟来确定,然后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来选择。


    9楼2018-07-28 16:06
    回复
      2025-05-20 11:39:58
      广告
      因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我们国家的中医有很多流落民间,至今中国还有15万中医从业者无证行医,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群体存量庞大,政策红利一旦释放,报名必将井喷;目前,国家级、省级考核实施细则已经出台,并且很多省份已经明确考核的时间表,因此政策落地加速,广大考生不能再观望,否则将会错失第一次考核的红利,也将与合法转正失之交臂,错过合法转身备案个人中医诊所的历史良机,抱憾终身!
      2017年7月1日,《中医药法》正式实施,第十五条规定:师承于确有专长人员通过考核即可获得中医医师资格,凭《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即可备案中医诊所或者在医疗机构从业。
      2017年12月1日,国家卫计委14号文件《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凭《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即可备案中医诊所。
      2017年12月20日《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文件明确:考核合格由省级中医药管理局颁发《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注册后取得《中医(专长)医师执业证书》,此证书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印制;《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全国通用,可跨省执业;中医专长医师5年后直接可以报考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考试,无须再考助力执业医师。
      2018年2月,陕西省发布《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试点地区3月份报名,6月份考核;全省8月份报名,12月份考核。
      2018年3月,黑龙江省启动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摸底报名。
      2018年3月,宁夏发布《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6月份报名,9月份考核完成。
      2018年3月,浙江、吉林、辽宁省发布《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
      2018年3月,广西省启动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摸底报名。
      2018年3月,山西发布《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三类人群不需要中医医师推荐。
      2018年4月,山东发布《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三类人群不需要中医医师推荐,推荐医师降低到5年以上。
      2018年5月,重庆、安徽、广东、河南、天津、四川、福建、湖南发布《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其中四川省推荐医师仅需5年以上执业经验即可;福建仅需要主治以上医师即可;湖南省三类人员不需要中医医术推荐。
      2018年5月,海南省启动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摸底报名,明确6月份公布细则,8月底公布考核公告,10月份完成报名,12月中旬考核完成,12月底颁发证书。
      2018年5月21日,江西省发布《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四类人群不需要中医医师推荐。
      2018年5月22日,江苏省发布《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中医医师推荐仅需主治医师。
      截止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公布了实施细则,其中陕西已经完成了先行考试,144人参加,103人通过。根据文件精神以及全国备考人员摸底,全国数十万人等待考核,但由于全国第一年考核,考核机制不成熟,各地中医药管理局将严查报名这一关,因此申报材料的书写与准备尤为重要,绝大多数考生从未进行过病案和专长资料的整理,导致这一部分工作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准备完整;因此如果各位考生想第一时间考核通过,必须抛弃观望心态,第一时间投入到备考当中。


      10楼2018-08-14 15: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