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战祸邪神只有二十集,从篇幅的感觉来说,这该是一档很紧凑的剧。然而看了头两集,犹有仙魔鏖锋那般“一见面就唠嗑家常”的遗风,故事并没有很多进展。
如果要挑好的一面,那就是有些故事终于出现了转折,比如蝴蝶君要抢佛骨了、儒门有人拿了圣剑失踪、谈无欲踏上西煌佛界线——正是这些转折,让楼主对新剧仍有兴趣。
新剧的问题依然是有效的信息太少,故事又比较散漫,楼主没什么可以讨论的。可是,楼主曾经向人保证,等新档上线就开始恢复写观后感,那就,努力写点别的什么吧。
二
也许是由于职业的缘故,楼主坚持用“目标导向”来评价剧情和角色,这是楼主的一种偏好,也可以算楼主写观后感的一种特色。所谓“目标导向”的评价体系,就是先发掘这个角色有着怎样的理想信念,再观察他如何将理想信念付诸实践,然后考察他实施了哪些具体的行为,最终评价他的行为是否和理想信念相吻合,如果是,楼主表示赞赏,如果否,楼主表示鄙夷。
比如说,君海棠这个角色,她最初标榜自己要统治世界,统治世界的具体方式是用春药笼络御清绝,在她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多次同其他女性争风吃醋,场面难看,不足以让御清绝心甘情愿地为她打天下。这就是理想信念与具体行为的不匹配。但是起码,她有目标和方案。
两档仙魔鏖锋,在楼主看来最大的问题,就是无论正道反派统统找不着北,完全不知道他们在瞎忙点啥。九天玄尊安排了一个七灾大计划,让地冥实践,地冥干到一半,为了保全天迹,他决定尝试另一条道路,遭遇失败后,地冥选择了死亡。之后人觉跳出来,说一切都是我的阴谋啊!他一鼓作气干掉了天迹和法儒。最后人觉被一页书打得自盖天灵。九天玄尊用失败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两个心灵扭曲的先天,这种感情问题观众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目标导向的角度去衡量,会发现,九天玄尊的千年大计,被个妄想症学生搅黄了。根据套路,一旦项目面临失败,就要找替罪羔羊,于是人觉恰如其分地出现了,看上去比地冥病得还要严重,整个云海仙门的阴暗面最终都反映在他身上。最终,一页书勇敢地化成一朵莲花,素还真的哥们重新登场,接下来的主导权将不在云海仙门系手里。
两档仙魔鏖锋如果有主线,那就是“九天玄尊的大计是如何失败的”。从地冥放弃七灾、偏离了九天玄尊的原计划开始,整个场面其实是乱哄哄的。这就是楼主说的“正道反派统统找不着北”。从楼主的审美看来,一个失败后陷入混乱的项目,是十分缺乏观赏性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虽然前两档戏描写了一个失败的项目,但刻画了一些极端深刻的感情。这该如何评价?举个例子说,有些“青春励志剧”,主人公主要追求专业上的提升,顺便谈了个恋爱,另一些剧则反过来,主人公主要谈恋爱,顺便干了些事业,每当事业陷入危机,统统靠感情来拯救。楼主不想评价哪一种剧的水准更高,毕竟面对的目标观众不一样。从霹雳以前的剧集来说,剧集需要多种多样的角色,总有些人为了追求理想而抛妻弃子,也有人为了感情放弃事业,还有些人两不耽误,在楼主的印象里,事业和感情大体上占的比重是均衡的。但是两档仙魔鏖锋,前所未有地将感情提升到极大的比重,几乎所有人凑都在一起家长里短,天地人法不必细说,儒门事事围绕坟头,精灵天下、示流岛都在谈恋爱,几乎到了所有人都一事无成的地步。
随着旧的一页翻过,新出场的天邪八部众所干的主要事情,是拉帮结派复活同志,如果说他们干了点坏事,也是围绕拉帮结派复活同志而展开的,暂时欠缺大反派的霸道气场。楼主期望,天邪八部众能尽快地做掉一两个正道栋梁,起码端掉某个炮灰组织,首先奠定自己头号反派的地位,然后正道的脑子才能清醒一些。不然这集体找不着北的剧情,真是没什么看头。
天邪八部众陆续登场后,各自开始找寻自己的儿子、基友、前女友、前男友之类的,这不是一个好兆头,原因楼主在前文说过。有观众猜测,这是要走“每个人都有自己故事”的红冕七元路线。红冕系列故事的核心,应该是魔息珥图的轮回宿命,但其理想信念的至高点,一早就被侠菩提占据了。红冕系列故事绝不是家长里短的堆砌,而是有一些升华的神性,极大提升了全故事的立意。天邪八部众如果各自有故事,最终还是必须提炼出某种精神内涵。
三
最后例行插科打诨。
阿修罗王和青阳子讨论“剑子仙迹状态不全”的时候,楼主仿佛看到了这样的对话:
阿修罗王:啊啊尊贵的青阳,请收下我的人头吧。
青阳子:太蠢不收!
剑子仙迹:那我就不客气了科科。
(完)
战祸邪神只有二十集,从篇幅的感觉来说,这该是一档很紧凑的剧。然而看了头两集,犹有仙魔鏖锋那般“一见面就唠嗑家常”的遗风,故事并没有很多进展。
如果要挑好的一面,那就是有些故事终于出现了转折,比如蝴蝶君要抢佛骨了、儒门有人拿了圣剑失踪、谈无欲踏上西煌佛界线——正是这些转折,让楼主对新剧仍有兴趣。
新剧的问题依然是有效的信息太少,故事又比较散漫,楼主没什么可以讨论的。可是,楼主曾经向人保证,等新档上线就开始恢复写观后感,那就,努力写点别的什么吧。
二
也许是由于职业的缘故,楼主坚持用“目标导向”来评价剧情和角色,这是楼主的一种偏好,也可以算楼主写观后感的一种特色。所谓“目标导向”的评价体系,就是先发掘这个角色有着怎样的理想信念,再观察他如何将理想信念付诸实践,然后考察他实施了哪些具体的行为,最终评价他的行为是否和理想信念相吻合,如果是,楼主表示赞赏,如果否,楼主表示鄙夷。
比如说,君海棠这个角色,她最初标榜自己要统治世界,统治世界的具体方式是用春药笼络御清绝,在她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多次同其他女性争风吃醋,场面难看,不足以让御清绝心甘情愿地为她打天下。这就是理想信念与具体行为的不匹配。但是起码,她有目标和方案。
两档仙魔鏖锋,在楼主看来最大的问题,就是无论正道反派统统找不着北,完全不知道他们在瞎忙点啥。九天玄尊安排了一个七灾大计划,让地冥实践,地冥干到一半,为了保全天迹,他决定尝试另一条道路,遭遇失败后,地冥选择了死亡。之后人觉跳出来,说一切都是我的阴谋啊!他一鼓作气干掉了天迹和法儒。最后人觉被一页书打得自盖天灵。九天玄尊用失败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两个心灵扭曲的先天,这种感情问题观众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目标导向的角度去衡量,会发现,九天玄尊的千年大计,被个妄想症学生搅黄了。根据套路,一旦项目面临失败,就要找替罪羔羊,于是人觉恰如其分地出现了,看上去比地冥病得还要严重,整个云海仙门的阴暗面最终都反映在他身上。最终,一页书勇敢地化成一朵莲花,素还真的哥们重新登场,接下来的主导权将不在云海仙门系手里。
两档仙魔鏖锋如果有主线,那就是“九天玄尊的大计是如何失败的”。从地冥放弃七灾、偏离了九天玄尊的原计划开始,整个场面其实是乱哄哄的。这就是楼主说的“正道反派统统找不着北”。从楼主的审美看来,一个失败后陷入混乱的项目,是十分缺乏观赏性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虽然前两档戏描写了一个失败的项目,但刻画了一些极端深刻的感情。这该如何评价?举个例子说,有些“青春励志剧”,主人公主要追求专业上的提升,顺便谈了个恋爱,另一些剧则反过来,主人公主要谈恋爱,顺便干了些事业,每当事业陷入危机,统统靠感情来拯救。楼主不想评价哪一种剧的水准更高,毕竟面对的目标观众不一样。从霹雳以前的剧集来说,剧集需要多种多样的角色,总有些人为了追求理想而抛妻弃子,也有人为了感情放弃事业,还有些人两不耽误,在楼主的印象里,事业和感情大体上占的比重是均衡的。但是两档仙魔鏖锋,前所未有地将感情提升到极大的比重,几乎所有人凑都在一起家长里短,天地人法不必细说,儒门事事围绕坟头,精灵天下、示流岛都在谈恋爱,几乎到了所有人都一事无成的地步。
随着旧的一页翻过,新出场的天邪八部众所干的主要事情,是拉帮结派复活同志,如果说他们干了点坏事,也是围绕拉帮结派复活同志而展开的,暂时欠缺大反派的霸道气场。楼主期望,天邪八部众能尽快地做掉一两个正道栋梁,起码端掉某个炮灰组织,首先奠定自己头号反派的地位,然后正道的脑子才能清醒一些。不然这集体找不着北的剧情,真是没什么看头。
天邪八部众陆续登场后,各自开始找寻自己的儿子、基友、前女友、前男友之类的,这不是一个好兆头,原因楼主在前文说过。有观众猜测,这是要走“每个人都有自己故事”的红冕七元路线。红冕系列故事的核心,应该是魔息珥图的轮回宿命,但其理想信念的至高点,一早就被侠菩提占据了。红冕系列故事绝不是家长里短的堆砌,而是有一些升华的神性,极大提升了全故事的立意。天邪八部众如果各自有故事,最终还是必须提炼出某种精神内涵。
三
最后例行插科打诨。
阿修罗王和青阳子讨论“剑子仙迹状态不全”的时候,楼主仿佛看到了这样的对话:
阿修罗王:啊啊尊贵的青阳,请收下我的人头吧。
青阳子:太蠢不收!
剑子仙迹:那我就不客气了科科。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