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养生吧 关注:506,641贴子:1,304,345
  • 0回复贴,共1

为什么今年的诺贝尔奖给了昼夜节律机制,而不是中医的子午流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为什么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给了昼夜节律机制,而不是中医的子午流注?
(注:文章源自:天下奇医 公号

瑞典当地时间2017年10月2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琳斯卡医学院,诺贝尔生理学以及医学委员会秘书托马斯·佩尔曼宣布:将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遗传学家杰弗里·霍尔(Jeffrey C. Hall), 迈克尔·罗斯巴什(Michael Rosbash)以及迈克尔·杨(Michael W. Young),以表彰他们发现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
所谓控制昼夜节律分子机制,就是指生物钟的分子机制。也就是在分子层面上解答:昼夜节律机制,人们何时睡觉何时醒来、如何让生理节律和日升日落同步。

通过在果蝇身体中的实验,科学家发现了生物体内发现了一个像时钟一样的自我调节的发条机制,Period基因、Timeless基因和Doubletime基因三种基因会形成一个反馈机制,控制调节TIM和PER的蛋白质含量,在连续的昼夜循环中调节自己在细胞中的含量,从而形成一个宏观上的作息调节,决定我们是该睡觉还是该起床活动了。

生物钟与人类的很多复杂生理活动相关。我们现在知道,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多细胞生物都利用一种类似的机制来控制昼夜节律。
细胞中的大部分基因是由生物钟调节的,因此,一个校准精确的昼夜节律可以让我们的生理状态达到最佳,以适应一天中的不同阶段。

生物钟调节着重要的功能,如行为、激素水平、睡眠、体温和新陈代谢。当我们的外部环境与生物钟不匹配时,我们的健康程度和幸福感就会受到影响。也有迹象表明,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我们内在的生物钟所规定的节奏长期不匹配,与增加各种疾病的风险有关。

当这个诺贝尔将颁布以后,很多人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中医的子午流注,很多人甚至感叹,这个奖项是不是也应给授予那些智慧的中国古人呢?
中国的天人合一学说与中医的子午流注

中医的天人合一学说与子午流注:
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人的一个重要观念,中国古人认为:人是自然的延伸,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中医医学宝典《黄帝内经》里面通篇都是人与自然相连相通,天地四时与人阴阳和合的思想。《内经》主张“天人合一”,其具体表现为“天人相应”学说。《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与天地相参也,“与天地如一”。

在中医的理论里面,人的十二经络之间存在一种气的循环,不同的时辰行走与不同的经络,如:
肝经丑时(夜间1:00-3:00) 此时肝经最旺,“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撑持,废旧的血液裁减,新颖的血液孕育发生,这类代谢都是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
摄生学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若丑时未入睡的话,肝还在输出能量,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前未入睡者,脸色青灰,情志倦怠而焦躁,易生肝病。肝经最旺的丑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实践证明:每天晚上1:00-3:00还在熬夜不睡觉的人,一定是个黑眼圈,第二天眼睛一定最难受,因为肝开窍于目。

可以看出,中医的子午流注有着非常深刻的养生指导意义,看黄帝内经就会发现,中医尤其注重系统和循环,人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十二经络里面循环,不同的时辰对应不同的作息状态,这是从生命系统循环的角度来阐释了生物钟的昼夜节律机制。
今年的三位诺贝尔奖金生物学奖是授予了三位中分子生物学角度解释昼夜节律机制的科学家;而在几千年前的中医,岐伯等人,则是从生命系统循环的层面解释了生物钟。一个是宏观循环角度,一个是微观基因角度。应该说是各有侧重,各有千秋。

有人感叹说:
如果岐伯在世,那么,他应该拿两三个诺贝医学奖没问题,
同时又感叹说:今天的科学和知识的话语权并不在中国人手里;所以,很多当代中国人往往是埋汰祖先留下的金山宝矿,不去将中医好好研究,重新发现,发扬光大;反而是像方舟子之流,甚至大言不惭反中医,最后的结果是:别人的赶不上,自己的全丢光。


1楼2017-10-10 10:2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