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安乐死
个体的有限性让他们变得有价值,但因其有限,总会消逝。
借用叔本华的看法,人一生都纠葛在欲望当中,因欲望实现不了而痛苦,然后努力去实现欲望。长久未得的欲望实现之后,人将会经历短暂的幸福感,但幸福感总有一天会消失,人会对这份幸福习以为常,并且产生新的欲望,陷入新一轮痛苦与幸福的轮回之中。
这是一种难以逃脱的悲哀宿命,一方面有限的事物会不可避免的逝去,尤其是对于寿命无限的五树而言。亲人、友人、稻荷森都会无可避免地走向衰亡,或是因为生命的自然枯萎,或是因为五树因按捺不住欲望而腐化他人,抑或是因为时代的变迁。
他因为亲人、友人、故乡的存在而获得喜悦,但在百年甚至几十年之后便会无可避免地失去他们。这在五树的寿命中不过短短一瞬,也即“短暂的幸福感”。
但另一方面,假如人的寿命无限,他们也将缓缓失去其价值,五树迟早会将他们身上一切的未知吃干抹净,并且厌倦他们。无论如何,他无法找到一个具有永恒价值的终极实在,消亡/失去价值是一个事物唯一可选的两条路。

虽说他们理应看淡生老病死,但正如藏女所说,她与五树因见到彼此而拥有了人类的心灵,无法像过去一般理所当然地进行腐化。就算个人的心灵多么坚韧,在近乎无限的消逝面前也只能感到绝望。
或许对于寿命短暂的人来说,这种悲剧感不会太强烈。但对于五树与藏女来说,却是至始至终都在压迫他们的东西。
当然,他还有同类,一样寿命无限的藏女。但假使他们延续END2,执意走到最后,便可能迎来和瓦肯星人相似的结局(这点可以参照小藏女那个炎神之星的帖子)。
一开始,五树似乎没有认清这点,于是有了END1和END2。END1中五树想变回无知的人类度过一生,也即对这一悲剧的逃避,但结果明显失败了。而END2的情况我也说过了。
在END3中(听说END3是TRUE END),五树打电话使润安心,并且与藏女缠绵一阵,他获得了些许的宽慰感。此时,在过去的历史上,他似乎已经没有可做的事情了(END1失败),于是他选择与藏女互相杀死对方,从必然悲剧的宿命里脱出身来。
这也是我所认为的腐姬主题:与其执意面对这个横亘于每个生命之间,终将到来的悲剧结果(无限),不如在短暂的幸福与美丽中结束一切(有限),也即“安乐死”。

这或许是“腐化”背后的意义。若是将此点结合腐姬整个的故事来看,这便是一个以五树不断去追求、把握幸福为线索,但却最终幻灭的悲剧故事,情节上能够说得通。而在思想表达上,第三章的高潮肯定了“腐化”的美,做出了价值的表达,第四章则更深入阐述了“腐化”的内核,由此可见表达上也是由浅到深,一脉相承,足以囊括整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