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坪吧 关注:26,432贴子:215,693
  • 7回复贴,共1

(转贴)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风寒感冒是因感受了风寒而起,表现为全身不适、咽喉发痒、鼻塞(或流清涕)、无汗、畏寒、打喷嚏、咳嗽痰稀、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疗风寒感冒的药   
1.风寒感冒冲剂:主要用于发热恶寒的感冒初起。   
2.荆防冲剂:主要用于恶风寒重者或风寒感冒较重者。   
3.感冒清:适于风寒感冒中后期发热明显者。   
风热感冒是外感了风热而起,表现为发热重、微恶寒或有汗出、头痛、咽喉疼痛发干、口渴、涕黄、咳嗽痰稠黄,舌苔薄黄或薄白而干、脉浮数。   
治疗风热感冒   
1.羚翘解毒丸:适于发热、咽痛、咽干、咳嗽症状。   
2.银翘解毒片:适于风热感冒以咽喉肿痛、小便短赤为主要表现者。   
3.柴胡口服液:主要用于以发热为主者。   
4.板蓝根冲剂:适于发热,咽痛。   
5.双黄连口服液:主要用于发热、咽痛为主者。   



1楼2009-01-22 23:19回复
    由于早晚温差加大,深秋是感冒的高发季节,感冒患者需要及时正确选用合适的感冒药。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内科医生说,感冒初始时,患者会出现打喷嚏、鼻塞、流清鼻涕、发冷等症状,这时应注意保暖,避免过劳,多喝水、多休息;如果出现咽喉红肿疼痛、口渴、流浊鼻涕、头痛、发热等症状,患者应及时服用板蓝根、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等疏散风热药物。 
     
     “鼻塞症状明显的患者还可服用含伪麻黄碱或苯丙醇胺药物,发热、身上酸痛症状明显的患者可服用含对乙酰氨基酚或双氯芬酸药物,呼吸道症状明显的患者可服用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物。”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内科医生提醒,如果出现咳嗽、咯黄痰、全身肌肉骨骼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那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加重或流行性感冒甚至是肺炎,这时患者一定要去医院就诊。


    2楼2009-01-22 23:20
    回复
      2025-08-24 02:44: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专家认为:“今年入冬晚,很多地方的气温都比往年要高,‘非其时而有其气’,这正是诱发感冒的‘良机’。”因此,专家认为今年应该特别注意防流感。 
        专家指出,入冬晚感冒患者必然会增多,现在从门诊已经能看出这种趋势了。据介绍,感冒,主要是由鼻病毒和细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多发于初冬或换季的时候。刚得病时,患者会出现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咽喉不适等上呼吸道症状,医生称为“卡他症状”。治疗不及时,病情逐步发展,还会出现乏力、发烧、头痛、关节痛、咳嗽等症状。 
        中医认为,感冒是因人体感受风邪引起的外感疾病,把它分为风寒、风热两大主要类型,结合四时节气、个人体质的不同,还可以分为其他各种类型。风寒感冒一般冬季多发。其主要症状是明显怕冷,即使穿上很多衣服,人也会觉得冷。患者鼻涕比较清稀,痰比较稀薄,发热,无汗。 
        得感冒不要硬“撑” 
        专家提醒人们,得了感冒不要硬“撑”着。感冒初发,只是局限在上呼吸道,延误治疗后,病情就会向气管、支气管、肺等下呼吸道发展。临床上就有感冒发烧并发肺炎,肺炎并发心衰,最后导致死亡的案例。总之,发烧38.5摄氏度以上,卡他症状严重,合并有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情况,应马上去医院就诊。 
        专家说,一般而言,以西药成分为主的感冒药可以减轻感冒症状。从中医角度来看,感冒冲剂对风寒感冒比较有效。但有时候,风寒感冒往往夹带着其他症状,如燥、淤、湿等,这就需要医生辨证论治。对于老人和儿童等体质较弱的特殊人群,更应注意,不要随便吃感冒药。专家说,患者在服药后应当喝少量热水,最好是喝些热稀粥,并盖好被子,以帮助药力发挥。当全身出微汗时,就可以停药了。如果患者没有发汗,可以再次服用。但如果得了流行性感冒就要特别注意了,患者往往怕冷、发热比普通感冒厉害得多,病程很长,严重时会导致并发症。 
        关键是增强体质 
        像今年这样的天气,如何预防感冒呢?专家说,目前没有一种药物能够预防所有的感冒。再者,中医讲究辨证治疗,因此,对感冒的预防,也应是针对个人的体质。如阴虚的人应该滋阴;气虚的人,可以多吃一些补气的食物;血虚的人则要补血。对于老人、儿童等体质弱的人群,更应加强预防意识。 
        另外,最近气温变化快、温差大,人们千万不要怕麻烦,要及时增减衣服。热的时候赶快脱,冷的时候尽快穿,以免感冒缠上身。另外,一旦患了感冒,要注意多休息,多喝水,


      3楼2009-01-22 23:22
      回复
        感冒是四季常见的外感病,尤以冬春两季多见。许多家庭都备有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有的人患感冒后吃了不少药,但病症并没减轻。关键在于没有辨证用药。 
          中医认为感冒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两大类。这两种感冒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很大。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 
          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 
          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 
          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服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患风热感冒也可以服用验方:薄荷3克、芦根30克、板兰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剂;或竹叶10克、薄荷3克、杏仁9克、连翘9克,每日一剂。


        4楼2009-01-22 23:23
        回复
          冬季冷空气的刺激可削弱上呼吸道的生理防御机能,是感冒的好发季节。老人由于年老体弱,身体免疫功能及自身呼吸道保护机能均较年轻人下降,所以老年人更易患感冒。加上他们还常患有高血压、冠心病、 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感冒后容易加重病情或引起并发症,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老年人感冒起病缓慢,易被忽视,一般很少出现咽痛、鼻塞、流涕等典型的上呼吸道症状,体温也通常不会升高,而以咳嗽、咳痰、气急等下呼吸道症状为主。如不及时治疗,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并向下呼吸道蔓延,造成严重肺部感染(如气管炎、肺炎、支气管炎等),出现咳嗽、咳黄脓痰、气急气促、食欲不振等症状。 
           
           而老年人一旦并发肺部感染,由于抵抗力和对药物的敏感性较差,治疗效果也很不理想。于是,支气管炎可能被延误成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可能演化成化脓性胸膜炎、肺脓肿等严重疾病,严重时还可能诱发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会危及生命。 
           
           所以,对于老年人的感冒,切不可掉以轻心,应引起充分的重视。在刚刚出现感冒症状时即应及时就诊,听从医嘱,按时服药。对于平时健康的老人,可口服感冒药如维C银翘片、抗病毒冲剂等,同时注意休息、保暖、多饮水,多数一周左右即可痊愈。但应注意很多感冒药都含有扑尔敏成分,服后可能出现嗜睡症状,老人服用宜酌情减量,避免因为昏昏沉沉导致老人跌倒,造成骨折等严重问题。 
           
           对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治疗感冒的同时应注意对原有疾病的控制。如症状较重,应及时住院治疗。


          5楼2009-01-22 23:24
          回复
            体虚感冒是中医的病证名称,是以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为特点的临床常见疾病,主要见于体弱之小儿和妇女、老人,以及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中医中药对此有较好的疗效。 
              气虚型:症见体质虚弱,肌肉松软,汗多不止,精力不振,不爱户外活动,脉软弱无力。治疗宜益气固表。代表方是玉屏风散(黄芪15克、防风12克、白术10克),可酌加山药12克、牡蛎10克、太子参10克等同煎饮服。 
              脾虚型:症见易患感冒,食欲低下,大便浠溏,食后胃脘不舒,舌苔腻滞,脉缓。治疗宜健脾益气,消食导滞。代表方为参苓白术散(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山药12克、陈皮10克、葛根10克、鸡内金8克、焦麦芽10克等同煎饮服)。胃畏寒者可加干姜3片、桂枝15克。 
              阳虚型:症见怕冷,肢冷,且得热则舒,尿清且长,脉缓无力。治疗宜温阳解表。方可用再造散(可取制附片5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党参12克、大枣4枚、细辛2克等同煎饮服)。 
              气阴两虚型:多发生在气虚型、血虚型感冒的恢复期,多表现为微有咳嗽,体形消瘦,口干欲饮,苔少而干等症状。治疗宜益气养阴。可取党参15克、黄芪10克、沙参12克、麦门冬12克、白术10克、玉竹10克、五味子10克、桑叶8克同煎饮服。 
              对于体虚感冒者,在进行中医调治的同时,加强健身锻炼也很重要,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7楼2009-01-22 23:27
            回复
              • 124.116.154.*
              hao


              8楼2009-02-01 17:23
              回复
                • 124.116.154.*
                hao


                9楼2009-02-01 17: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