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吧 关注:1,398,181贴子:14,661,660
  • 3回复贴,共1

浅析老庄哲学的空和无(建议有些说道家消极的来看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1楼2009-01-20 18:25回复
    老庄学说的空和无是个很微妙的东西。
     盒子因为空所以体现它的价值,因为空可以装东西。
     而儒家确认为盒子之所以体现价值,是因为满,因为装了东西,才体现出盒子的作用。
     再来分析细一点,照老庄说河是空的,因为空,所以河水可以流入,就体现了河的价值;而照儒家说河是满的,因为有流入的水,故表现出了河的价值。
     这里道家的“空”并非真空(这个“真空”不是物理上的),而是一种很玄妙的状态,譬如上例河流水,弱只取河的一小段看瞬时,水流入河后一定会流出,“流出”这个动作必然引起一种空的状态(至少物理学可以证明),正因为有“空”又立即会有水填入,事实上谁都看不到河中会出现“空”的一段,但正是这空使得水源源不断的流入,空就有了有的层面。这就是老庄所谓的空的一种解释(当然“空”的范畴很大。和“仁”一样,对于“仁”由于儒教的推广很多人都有一种淡淡的理解,却无法解释“仁”为何意,“空”也是一样)。
     放到生活中。如同一个小孩,没有学历、收入……可以看成是一种空,对于这类的小孩家长们总是充满希望和幻想,因为他们什么都没有,是空的,像空盒子一样什么都可以装;而一个老人,学历、职位、贡献……已成定数,也就没人骐骥与他做何伟迹。“空”可以给人希望和期待,“空”就有了一种超出于“有”
    的境界,这时到底有没有呢?老子不说。
     “空”总是和“无”联系在一起,那么“无为而治”是否就可以换作“空为而治”呢?
     先来看看“无为而治”:无为即无所作为,表面意思好像是什么都不干的治理。这貌似是矛盾的,无所作为就是什么也不做,而治理是要做很多事情。如果这样认为那么是在按照儒家的思想来理解道家。老子还说“万物皆有道”(这里姑且将“道”理解为规律)。他说的很少,也很要害,如果这两句连起来就是:万物皆有道,无为而治。这样就好理解了,天地间所有的事情都有它的规律,人们不必刻意的去治理,去改变,只要掌握了其中的玄机,顺势而行,就会治理的很好。举个例子:晚上就是睡觉的时候,时间到了去睡觉,自然第二天精神百倍,长命百岁。再学先秦的大臣劝君王:如善工牧羊,不加牢,饿之自寻觅之,困之自回羊倌足下睡,而牧人高枕无忧也。这应该是历代君王所想达到的极高治国境界了。看似无为,实则有为,为在没有加圈,为在高枕,正因为无为而有为,因为有为而无为,(这是一种很辨正的东西,站的角度不同而以,事实上我们总是喜欢站在儒家的角度去看问题所以很难理解道家,总认为是消极避世的)“没有加圈”算不算无为?似乎没有做“加圈”这个动做算是无为;但是又做了“不加圈”这个动作,应该是有为,此即为因无为而有为,因有为而无为。
     很明显,所谓的“无为”实质上是一种“有为”而这种有为有别于儒家所讲的“有为”,儒家的“有为”是积极的、进取的、主动的,道家则是一种被动的,以退为进的,以静制动的,以不变应万变的追求事物根本本源的“有为”。
     就前面所述,“空”和“无”是两个概念,所以空为而治是不合道家学说的。
     这里又想到句“空既是色”这是释家的说法,这个空比道家的空意义狭窄的多了。另外谦虚就是一种“空”。
     前面提到了一个名词“道”,这可真是个大词,老庄学派提出的三个字:“道”“空”“无”,如同儒家的“君子”“仁”一样是在太广了很难有确切的解释。而这个问题抛给老子时,老子的回答很特别:一直坐着没有回答,问问题的人等了很久以后一拍脑袋,道了声谢,走了。问问题的人是孔子,问题的答案是:这就是道,道在这里,在那里,在一切事物中,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是道,它一直在那里,你怎么找不到呢?


    2楼2009-01-20 18:26
    回复
      2025-11-04 19:01:3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另:
       不可否认道家也有糟粕,哪家学说都有。余认为,为人处世都是要懂得变通的,该法的时候就法,该儒的时候就儒,该墨的时候就墨,这才是最高境界。
       孔子师承老子,荀子师承孔、孟子,韩非子师承荀子。可以说道家的学说演变出了之后的许多家。荀子曾说“故君子善假于物”,其实庄子的《逍遥游》通篇就说明了这个道理,这既可以说是荀子的儒家思想有道家的东西,也可以说是天下的道理是通的。道家从消极的一面进攻,儒家从积极的一面进攻。


      3楼2009-01-20 18:37
      回复

        看了 道德经 某和楼主深有同感呃
        对了 楼主的签名实在有些模糊
        同袍们有时应该在家看看一些 有意思的经典


        4楼2009-01-20 19: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