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记忆之一——苗疆》正在天涯社区“煮酒论史”栏目连载,有对湘西史和苗族史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捧捧场。
把前言摘录如下:
帖首的话。
提起湘西,人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土匪,然后是放蛊、落洞、辰州符咒、赶尸、神兵等种种秘像。这里是一个既有神秘感又能能满足了人们好奇心理的地方。从古到今汉文献典籍不乏这里的种种猎奇,但是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历史起源和原因却鲜有探究。例如,这里的土匪真厉害,湘西剿匪成为解放初国家的一件大事,民国这里等于是土匪自治,明清朝廷在这里吃尽苦头,留下了数不尽的“防苗”军事设施,宋代朝廷开边也仅仅到了沅水上游的辰沅河谷,进不了“苗疆”和“蛮地”;汉代这里的“五溪蛮”更是马援“马革裹尸还”的制造者。正像战斗的民族俄罗斯总是在外族入侵中一样,这里的“苗蛮”也是在历代朝廷的“王化”清剿中锻炼成中国赫赫有名的“土匪”的。
又如,放蛊、落洞、辰州符咒、赶尸、神兵起源于这里“苗蛮”的种种信仰和习俗。湘西历史上为多民族避难、繁衍、聚居之地,曾是巴人、楚人、华夏族人、百越人和濮人等古代族群的聚居地。在时光的流逝中,那些古老的族群不断繁衍变化着,有的往外迁徙,有的被同化、被融合,不断衍生出新的族群。全国56个民族中,有苗、土家、瑶、仡佬族、布依族、水族等30多个民族至今在这个地区生活,或者在这里能找到早期的影子,这里是中国民族生态最丰富的地区,长期生活在恶劣环境和民族斗争中的五溪苗蛮,民族的生死存亡时刻威胁着他们,人仇鬼恨 交织在一起,他们除了崇拜祖先、信仰民族鬼魂外,就只有继续信仰万物有灵了,他们把一切的自然物都想象成有感觉、有意志、有思维的物体。他们举行驱疫降福、祈福禳灾、消难纳吉的祭礼仪式。放蛊、落洞、辰州符咒、赶尸、神兵等种种秘像出现在这里就不足为奇了。
本文试图还原一部湘西史,一部苗族史,非虚构,所有情节都是基于历史材料之上的,但是在写作中感觉湘西和苗疆文化之丰富,取舍拿捏之难,颇有力不从心只感。这也是作者把天涯煮酒论史作为本文首发地的原因。希望这里对湘西历史感兴趣的湘西人,民族史、苗族史、西南史爱好者能给本文框架提出意见,对细节加以补充,对不对之处做出勘误,以便作者完善和丰富本书,最终目的是想写一部能反映湘西苗疆历史的的书籍。
谢谢你们对本文的支持。
把前言摘录如下:
帖首的话。
提起湘西,人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土匪,然后是放蛊、落洞、辰州符咒、赶尸、神兵等种种秘像。这里是一个既有神秘感又能能满足了人们好奇心理的地方。从古到今汉文献典籍不乏这里的种种猎奇,但是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历史起源和原因却鲜有探究。例如,这里的土匪真厉害,湘西剿匪成为解放初国家的一件大事,民国这里等于是土匪自治,明清朝廷在这里吃尽苦头,留下了数不尽的“防苗”军事设施,宋代朝廷开边也仅仅到了沅水上游的辰沅河谷,进不了“苗疆”和“蛮地”;汉代这里的“五溪蛮”更是马援“马革裹尸还”的制造者。正像战斗的民族俄罗斯总是在外族入侵中一样,这里的“苗蛮”也是在历代朝廷的“王化”清剿中锻炼成中国赫赫有名的“土匪”的。
又如,放蛊、落洞、辰州符咒、赶尸、神兵起源于这里“苗蛮”的种种信仰和习俗。湘西历史上为多民族避难、繁衍、聚居之地,曾是巴人、楚人、华夏族人、百越人和濮人等古代族群的聚居地。在时光的流逝中,那些古老的族群不断繁衍变化着,有的往外迁徙,有的被同化、被融合,不断衍生出新的族群。全国56个民族中,有苗、土家、瑶、仡佬族、布依族、水族等30多个民族至今在这个地区生活,或者在这里能找到早期的影子,这里是中国民族生态最丰富的地区,长期生活在恶劣环境和民族斗争中的五溪苗蛮,民族的生死存亡时刻威胁着他们,人仇鬼恨 交织在一起,他们除了崇拜祖先、信仰民族鬼魂外,就只有继续信仰万物有灵了,他们把一切的自然物都想象成有感觉、有意志、有思维的物体。他们举行驱疫降福、祈福禳灾、消难纳吉的祭礼仪式。放蛊、落洞、辰州符咒、赶尸、神兵等种种秘像出现在这里就不足为奇了。
本文试图还原一部湘西史,一部苗族史,非虚构,所有情节都是基于历史材料之上的,但是在写作中感觉湘西和苗疆文化之丰富,取舍拿捏之难,颇有力不从心只感。这也是作者把天涯煮酒论史作为本文首发地的原因。希望这里对湘西历史感兴趣的湘西人,民族史、苗族史、西南史爱好者能给本文框架提出意见,对细节加以补充,对不对之处做出勘误,以便作者完善和丰富本书,最终目的是想写一部能反映湘西苗疆历史的的书籍。
谢谢你们对本文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