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山文化源远流长,圣迹仙踪,随处可觅。介之推推功不言禄,归隐绵山,名垂青史。寒食清明节俗维系炎黄子孙。田志超入山修道,终成正果,前无古人。十二尊真身舍利,奉安正果寺,举世无匹。高僧昙鸾入山弘法,号为肉身菩萨。唐宗御妹留恋绵山出家修行。明祖皇考,祈祷天地,克成帝业。古老的养生源,留下许多仙踪;天然的山珍,滋养诸多寿翁。毋庸置疑,绵山不但以她的雄姿屹立在三晋大地,更以其深厚的文化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
1、寒食清明节发源地——介休绵山
绵山是寒食、清明节的发源地。在2640多年前,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遭家难,流亡列国。大夫介子推从亡,曾在卫国绝粮,介子推割股肉以饱重耳之腹。历十九年,重耳复国,是为文公。介子推不言禄,偕母隐居绵山。文公求之不获,放火焚山,介子推羽化成仙。文公将介子罹难之日禁火寒食,定为寒食节。是日恰逢清明前一日,后人将寒食和清明连过,流传至今。其时,官方祭祀为少牢即羊、鱼干、枣、栗、桃等。汉代寒食为五日,后为一月。并州刺史周举于介神庙叩拜,身穿五旈黑玉作珠,衣裳七章,主祭羊。百姓男子戴巾,穿直袍,女子服绕膝深衣。晋代,冯翊太守宋楚以米饭一盒,醴酪二盂,清泉甘水祭祀介子推。后赵皇帝石勒普复寒食,敕建介公庙。隋唐时,开元二十年朝廷下诏,寒食展墓,至大历十二年敕寒食通清明,节日前后给假三天。期间皇帝出宫祭祀先祖,祭品为太牢即牛羊、饧粥,鸡求,雷车等。宫中有秋千,蹴鞠等活动。民间饮食有寒食粥、杏酪、桃花粥等。宋代寒食节空前鼎盛,主要活动为上坟祭祖,节日为七天。宫廷有赏花、赋诗、民间则有斗草、放风筝等活动。元代朝官在三百里内给省假二十天,回乡祭祖,行三献礼,用羔羊、鱼干、馒头、蔬果等。明代全国府、州、县、乡都设有厉坛,以安民生。这一天皇帝祭先祖陵寝为太牢。民间上坟扫墓、祭以羊、猪、果品等。至清代,清承明制,朝野过寒食清明节与明代无异,寒食节拜扫剪除墓上荆草故称扫墓。
2、寺院如皇宫,唐塑千年存。
皇姑修行地,圣境李姑岩——李姑岩
唐贞观十五年,唐太宗皇帝登绵山礼佛,长昭公主随驾。但来至绵山后,目睹绵山峰峦叠嶂,岩壑幽深,颇宜养练。公主久住深宫,常有世外之念。今见绵山如人间仙境,顿生出家之想,遂奏明皇兄留在绵山修行,并择幽岩深谷结庵隐居。后人称此处为李姑岩。
李姑岩为绵山又一胜境,丹崖千仞,古木荫翳,梵宇错落有致,主殿内保留李姑等唐代彩塑,弥足珍贵。李姑起居之所皇姑楼,依山构筑,小巧玲珑。楼内保留了李姑当年修行时的旧貌。李姑岩仙气缥缈,多有灵应,香火十分兴旺,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3、中国古老的养生地――龙脊岭古洞群
柏林仙泉古洞群,修行成真远俗尘;
养心养性得灵气,唐宗赐名长寿村。
秀丽的绵山龙脊岭是中国最古老的养生地,岭上层峦叠嶂、松柏郁翠、奇花异草、遍地岗峦,古老的彭祖洞就坐落在其中,其周围还有陈祖洞、吕祖洞、钟祖洞、子乔洞等洞窟星罗棋布,是一个养心养性修炼成真的绝佳环境。历代高道接踪而至。或饮甘露,或尝仙草,或吐纳,或胎息,终于羽化登仙。绵山脚下有很多长寿老人,常在此地采柏子、黄芪、摄取长寿营养。唐贞观十四年唐太宗登绵山礼佛回銮时,沿途百姓跪送大驾,看到人群中有很多白发老翁,停车询问其缘故,有老人答曰:吾等常食山中松子、仙药,故能长寿。太宗便赐该村为“长寿村”,并御笔书寿字赐老人,随臣纷纷仿效,好事者将寿字刻在绵山石岩上,久之成为万寿图石刻
1、寒食清明节发源地——介休绵山
绵山是寒食、清明节的发源地。在2640多年前,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遭家难,流亡列国。大夫介子推从亡,曾在卫国绝粮,介子推割股肉以饱重耳之腹。历十九年,重耳复国,是为文公。介子推不言禄,偕母隐居绵山。文公求之不获,放火焚山,介子推羽化成仙。文公将介子罹难之日禁火寒食,定为寒食节。是日恰逢清明前一日,后人将寒食和清明连过,流传至今。其时,官方祭祀为少牢即羊、鱼干、枣、栗、桃等。汉代寒食为五日,后为一月。并州刺史周举于介神庙叩拜,身穿五旈黑玉作珠,衣裳七章,主祭羊。百姓男子戴巾,穿直袍,女子服绕膝深衣。晋代,冯翊太守宋楚以米饭一盒,醴酪二盂,清泉甘水祭祀介子推。后赵皇帝石勒普复寒食,敕建介公庙。隋唐时,开元二十年朝廷下诏,寒食展墓,至大历十二年敕寒食通清明,节日前后给假三天。期间皇帝出宫祭祀先祖,祭品为太牢即牛羊、饧粥,鸡求,雷车等。宫中有秋千,蹴鞠等活动。民间饮食有寒食粥、杏酪、桃花粥等。宋代寒食节空前鼎盛,主要活动为上坟祭祖,节日为七天。宫廷有赏花、赋诗、民间则有斗草、放风筝等活动。元代朝官在三百里内给省假二十天,回乡祭祖,行三献礼,用羔羊、鱼干、馒头、蔬果等。明代全国府、州、县、乡都设有厉坛,以安民生。这一天皇帝祭先祖陵寝为太牢。民间上坟扫墓、祭以羊、猪、果品等。至清代,清承明制,朝野过寒食清明节与明代无异,寒食节拜扫剪除墓上荆草故称扫墓。
2、寺院如皇宫,唐塑千年存。
皇姑修行地,圣境李姑岩——李姑岩
唐贞观十五年,唐太宗皇帝登绵山礼佛,长昭公主随驾。但来至绵山后,目睹绵山峰峦叠嶂,岩壑幽深,颇宜养练。公主久住深宫,常有世外之念。今见绵山如人间仙境,顿生出家之想,遂奏明皇兄留在绵山修行,并择幽岩深谷结庵隐居。后人称此处为李姑岩。
李姑岩为绵山又一胜境,丹崖千仞,古木荫翳,梵宇错落有致,主殿内保留李姑等唐代彩塑,弥足珍贵。李姑起居之所皇姑楼,依山构筑,小巧玲珑。楼内保留了李姑当年修行时的旧貌。李姑岩仙气缥缈,多有灵应,香火十分兴旺,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3、中国古老的养生地――龙脊岭古洞群
柏林仙泉古洞群,修行成真远俗尘;
养心养性得灵气,唐宗赐名长寿村。
秀丽的绵山龙脊岭是中国最古老的养生地,岭上层峦叠嶂、松柏郁翠、奇花异草、遍地岗峦,古老的彭祖洞就坐落在其中,其周围还有陈祖洞、吕祖洞、钟祖洞、子乔洞等洞窟星罗棋布,是一个养心养性修炼成真的绝佳环境。历代高道接踪而至。或饮甘露,或尝仙草,或吐纳,或胎息,终于羽化登仙。绵山脚下有很多长寿老人,常在此地采柏子、黄芪、摄取长寿营养。唐贞观十四年唐太宗登绵山礼佛回銮时,沿途百姓跪送大驾,看到人群中有很多白发老翁,停车询问其缘故,有老人答曰:吾等常食山中松子、仙药,故能长寿。太宗便赐该村为“长寿村”,并御笔书寿字赐老人,随臣纷纷仿效,好事者将寿字刻在绵山石岩上,久之成为万寿图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