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叫股权转让系统也好、股权交易所也好、北交所也罢,设置这样一个系统的目的根本上还是股权的流动,所谓“转让”,不就是交易吗?这么羞羞答答避开“交易”两个字,它的本质上不还是交易场所吗?股份没有白给的(行贿例外),只有实现了股权的流动,才能实现融资、投资等金融支持实业的功能,否则就是空话。
一个几乎没有交易的股权转让系统,一个大多数企业全年无交易的场所,一个优质企业都想逃离、进来的都后悔的系统,它是成功的吗?既然你不希望它产生交易,你设这么个场所或者系统干吗?
是的,新三板不以交易为目的,可问题是没有交易,那些先期进来的投资者和投资机构怎么办呢?很多基金都是要到期赎回的,当初你鼓励它们进来,倡导价值投资,现在,它们相应你号召进来了,你把口袋扎死了,它们现在想脱身都难!
500万的门槛是当初拍脑袋想出来的,实践已经证明它不合适,成交量就是最直接的证明,一万多家企业一天成交量几个亿,还没有A股一支股票的成交量大,大部分企业在这里干耗着,相反很多有眼光的投资者想进来,却因为高高的门槛无法进来。过高的门槛造成了过低的成交量,带来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显著降低了新三板对企业的支持功能,可以说,新三板现在就像一堆鸡肋。
刘主席怎么说也是经济学方面的专家,这一点难道看不懂吗?国内很多专家不也从不同的场合,利用各种机会陈述现在新三板面临的问题吗?刘士余怎么视而不见呢?
国务院经济工作会议和金融工作会议,都提到新三板的发展问题,都提到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促进和支持问题,新三板是打开金融与实体经济的钥匙,新三板搞好了,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就大了,举重就轻,所有难题迎刃而解。相反,新三板这样半死不活,优质企业想逃离,相信也不符合新三板成立的初衷,更是对国家信息资源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