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商品和服务测评机构Stiftung Warentest在最新一期《财经测评》杂志("Finanztest")中引用了研究机构vdpResearch对全德国房价的分析数据, 得出的结论是:2016年德国房价涨幅比前几年还大。
数据显示,2016年底消费者购买一套住房要比一年前多支出7%。房价上涨最快的是城镇,房价也最高。
在德国最贵的城市慕尼黑,地段最好的房子售价已达每平米9525欧元(约合人民币74000元),涨幅为全德国最高,超过11%。紧随其后的是柏林,涨幅同样超过11个百分点。
汉堡地段最好的住房价格为每平米7455欧元(约合人民币58000元),在德国排名第二高。在汉堡买一套地段较好或地段中等的住房还是很划算的,价格分别为每平米5505欧元(约43000元)和4985欧元(39000元),相比地段最好的住房便宜了很多。因此,汉堡在继续发展方面很有代表性,因为通常在大城市中地段最好的住房要比地段较好或中等的住房贵30%到50%。
房租上涨的情况与房价相似。新签约房租价格涨幅最高的同样是慕尼黑:最佳地段、最好装修的房屋租金上涨6.4%。其次为柏林,涨幅为6%。慕尼黑最佳地段、最好装修的新签约房租达每平米30.1欧元,为德国最高。第二高的是法兰克福,为每平米26欧元。汉堡排名第三,为24,6欧元。
较低的利率和对房价继续上涨的预期使购房者充满信心,但警惕房价过热的观点也越来越多。联邦银行预测,2016年德国城镇房价同比上涨15%至30%。《财经测评》认为,德国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高到了一个不合理的水平。
... ...一条开始抱怨的分割线......
在德方怨声载道的时候,我方勉强的努了努嘴。说起房价,有谁比我们更有权多说几句吗?我们不妨看看中国同期的相关房地产数据。
2016年楼市持续火爆。10月份,31个省会城市中,29城同比房价上涨,其中,涨幅超过30%的省会城市有9个。截止到2016年9·31调控前夕,合肥和厦门一年间的房价涨幅皆接近50%,南京和上海紧随其后,涨幅分别是43%,此外深圳、北京、杭州的房价涨幅一年也在30%左右。
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对100个城市的全样本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1-11月百城住宅价格累计上涨17.83%,较2015年全年扩大13.68个百分点,创近年新高。环一线的三线城市如廊坊、佛山、东莞、昆山等,房价比肩热点二线城市,甚至超越沈阳、哈尔滨等省会城市房价。
而说到国内一线城市最贵的房子,人们脑子里一定会浮现出“天价学区房”几个字。没错,在中国,影响房价的因素除了地理位置,更重要的其实是学区。2016年3月,北京市西城区曾以530万元的高价售出一个胡同里的过道儿,面积为11.4平方米,每平米均价46万元。这样的“过道儿”之所以有市场,唯一原因就是:落户在这里的孩子可以在一所好学校入学。
抛开这样夸张的个案不谈,北京的学区房整体房价也是令人震惊的。以教育资源最好的西城区为例,2016年底,西城区最贵小区为前海北沿小区,小区临近第十三中学附属小学,均价竟然达到230132元/㎡,最便宜的为临近白纸坊小学的崇效胡同小区,均价只有38953元/㎡。同在西城区,价格却差出六倍!
如果用北京西城和慕尼黑黄金地段最贵的房价相比:前者均价超过23万,后者大约和人民币7.5万,前者是后者的三倍啊!比什么比,有什么好比的……
再说租房情况。由于国内有关出租房屋的数据统计通常以“套”为单位、而不以“平米”来计算,因此,在均价上很难与德国的数据进行直接比对。但只要是毕业后在帝都等其他大城市漂泊的人,一定切身的感受着房东涨价的迫切。
不论在德国,还是在中国,大城市的房价都是让人倍感压力的重要原因。早在唐代,就有“长安居、大不易”的说法。要在大城市享受更好的资源、保持和时代更紧密的联系,就一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和辛苦。而这种辛苦,除了昂贵的房价,还来自竞争压力、交通拥堵等等很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