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与《少林寺》都是编年票,这么多年来价格不温不火,但从设计上来说,个人认为也算得上编年里能看得过去的。《嵩山》作为五岳系列的最后一组,保持了一以贯之的设计风格和尺幅,从绘画上来说并不输于JT晚期的四岳前辈。《少林寺》作为与嵩山深有渊源的作品,展现了山门、塔林、练功、救唐王等重要元素,倒也中规中矩。
早年预定的这两套邮票早已被打发的不知所踪,现在手里唯独仅存的一套,还是前不久从老婆娘家床底下翻出来的。好在北方天气实在适合邮票,那么多年在年册里几乎裸奔,仍旧保持着嘎嘎的品相。
原本是想在六月份的嵩山之行中将这两套票实寄出去,可惜一来时间匆忙,二来在少林和嵩山也没找到可以的邮局。少林寺虽然有个小窗口,但工作人员不知所踪,而且那窗口看着也不正规靠谱,估计寄出去也会石沉大海。至于登封市内,实在没有时间再去,最终遗憾得把两套票又带了回来。
这次去嵩山,才知道原来中岳险峻,并非毫无特色。奇诡的书页崖,在邮票中也有特写,那白皑皑的侧壁,感觉与素以险峻冠绝天下的西岳颇有相似之处。只是悬空栈道修得平坦厚实,才让人少了惊魂之感。
而少林寺也不像此前一些朋友讲述的那样坑爹,起码我觉得与很多更坑爹的景点相比,还是对得起票价。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我们找到一位十分尽责又备足功课的导游,一路详细讲解,让我们了解到很多嵩山和少林的故事。特别是对素来负面新闻不断的少林方丈释永信,也有了额外的新认识。
将来再去嵩山和少林的机会,想来虽不会没有,但应在很久以后。看来这两套小票从那里实寄的愿望,不好实现了。















早年预定的这两套邮票早已被打发的不知所踪,现在手里唯独仅存的一套,还是前不久从老婆娘家床底下翻出来的。好在北方天气实在适合邮票,那么多年在年册里几乎裸奔,仍旧保持着嘎嘎的品相。
原本是想在六月份的嵩山之行中将这两套票实寄出去,可惜一来时间匆忙,二来在少林和嵩山也没找到可以的邮局。少林寺虽然有个小窗口,但工作人员不知所踪,而且那窗口看着也不正规靠谱,估计寄出去也会石沉大海。至于登封市内,实在没有时间再去,最终遗憾得把两套票又带了回来。
这次去嵩山,才知道原来中岳险峻,并非毫无特色。奇诡的书页崖,在邮票中也有特写,那白皑皑的侧壁,感觉与素以险峻冠绝天下的西岳颇有相似之处。只是悬空栈道修得平坦厚实,才让人少了惊魂之感。
而少林寺也不像此前一些朋友讲述的那样坑爹,起码我觉得与很多更坑爹的景点相比,还是对得起票价。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我们找到一位十分尽责又备足功课的导游,一路详细讲解,让我们了解到很多嵩山和少林的故事。特别是对素来负面新闻不断的少林方丈释永信,也有了额外的新认识。
将来再去嵩山和少林的机会,想来虽不会没有,但应在很久以后。看来这两套小票从那里实寄的愿望,不好实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