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网上有篇很火的帖子,,大致讲的是一个人下班后,晚上八点到十点的时间是如何利用的,决定了这个人会走到哪种程度。作为一个不想特别成功的普通人,你可以不那么严苛地在这两个小时的时间内做有意义的事,但应该保持一个有效而积极的频率,保持学习的热情。这已经不是一个自我要求的事情了,而是社会会“逼迫”你这么做,你一旦长时间“安逸”,将来就真的会无路可走。
《煎饼侠》的导演大鹏说过两句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话:一是现在各行各业做得好的,都不是非要专业背景的。未来的社会当然会需要非常高精尖的人才,但那都是金字塔顶尖的一小部分人,我们普通大众,即使不能做到特别专,也要做到特别广,更何况,跨界的东西可能会对你的专业有更好的启发,更能促进你的专业。所以千万不要害怕自己因为没有专业背景就不可能做好,那不是专业知识的问题,而是你很可能在你现在所谓的“专业”之内也做得并不好。
第二句话是当记者问他担不担心被别人超越时,他解释一通后,说了一句话“别人追赶我,那也是需要时间的”,这句话也可以这么说“如果你不能变得更好,那么社会或者别人淘汰你,是不需要时间的”。到时候你就会觉得别无选择。
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就是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可能性,人不用一生只待在一个地方,一辈子只做一种工作。这是好事。如果你在这个现状面前,感到无所适从,觉得疲惫,那么就要反思一下:你是否还在“老套”地,只是以另一种形式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一生都在进步,乐此不疲地探索和学习,到老依然发现欣喜,这不应该才是理想的人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