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川归渡——千越
各花入各眼,即使是喜欢太阳雨的人,偏爱的恐怕也是不同的剧,但我想,有一点大概所有人都会达成共识,那就是“动人”。一直以来都觉得太阳雨的声音非常具有爆发力,在演绎一些需要强烈感情的情节时往往处理得相当好,譬如我上面提过的怀朔和符小侯的片段,都是类似的场景。不会让人觉得平板淡薄,也没有过度表演的痕迹,很轻易的就能带起全剧的气氛,让听众也跟着心潮澎湃。不过我想说,真正检验一位CV实力的,并不是那些感情喷发的场景,而是最平淡的言语。配音与写文有异曲同工之处,生离死别山盟海誓很容易让人感动,而如何刻画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如何在平淡中见真情,却是极难的。
写到这里,终于要提起《千里起解》。对它,赞者自然有之,贬者更有之,不过我个人是极爱的,无论是剧还是文。把第一期下载下来之后,是和母亲在MSN的两端一起听的,当时母亲听完,发过来的一段话让我印象非常深,也觉得很经典,在这里引用一下:
“配的很好,小太阳配千越很适合。语音忧郁又不失稚气。千越这个孩子性格比较复杂,虽然受尽磨难,内心总是保持纯净。千越如果不是一生中遭受那么多感情磨难,也许会找寻新的幸福,起码能够活下去。可他大概是觉得太累了,觉得在以诚那里就是终点了。也有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因素。期待听到后续,特别是以诚住院以后。而以诚这个人不难配,他性格相对千越要单纯很多,声音沉稳一些便可。”
虽然我觉得以诚也不是那么容易驾驭的角色,正如上面某位同学的回贴中说,配这个男人需要一种包容一切的从容气度,但对于千越的评价,我是很赞同的。可以说,《千里》这篇文自始至终就没写过什么波澜壮阔的大场景大事件,它的成功胜在一个“情”字,细细描写平日的生活,体味一个眼神一个对话一个手势,是它的经典之处。因为广播剧的局限性,很多地方并不容易表现出来,从而剧中来看,这些细节都被保留的相当完美,千越对面以诚时故意显出的轻佻和不在乎,和内心中的挣扎痛苦,都被演绎得很好,所以让生活化的场景也表现的极有张力,
最爱千越胆囊炎发作的那一段,在病中虽然真情流露,却依旧死撑着不承认自己的身份,可那一声深情的“以诚哥”,却泄露了他全部的心情。还有之前谈论起小时候的往事,包括炖粥的情节,无不洋溢着一派让人心酸的温情,虽然剧情根本没有发展到悲剧的那一刻,可听了也让人从心底感到难过。
另外再说一点点个人的见解。记得剧中有一段,以诚说“越越你还是和小时候一样,吃饭的时候没声音”,千越回了一句“很多人吃饭都没声音”。当时那一句被太阳雨处理成有点无奈有点抓狂的口气,个人以为稍嫌过了。在原文中,作者是这样描写的:
苏苏头也不抬,面上带了两分浅笑说:“应该有很多人吃饭都没有声音的。”他抬起头,竖起一根细长的手指在是以诚眼前摇了摇,“再说一遍,我不是越越。”
这里如果处理成稍带着一点点笑意的无奈口气,是否会更好一点呢?
因为实在喜欢这剧,所以在评声优的同时,也忍不住要对整部剧多说两句,所谓爱之切,责之深,第一期整体让人极为满意,可唯有一个地方让我觉得别扭,那就是,把火车上的二警察改成了律师。虽然这个设定也不错,可这样就完全抹杀了“千里起解”这个标题的涵义。千里起解千里起解,押解犯人几千里,就是要听他淡淡地叙述自己一生的纠葛,可要换在了警局里,没了长途跋涉火车晃当的狗血浪漫,实在是让这立意减色不少啊。
特别想说一下《千里起解》的预告,应该算是众多广播剧预告中的精品,短短一分半钟,就把整篇小说里最感人的片段词句串联起来,那句“我放弃,你解脱,你放弃,我解脱”与千越和以诚的约定,还有作者在文中提到的旧歌巧妙的穿插在一起,直虐的人心头滴血——特别是对看过小说的人来说。然而剧组却还嫌这不够,最后又让千越悲鸣了一句“你怎么能放弃,怎么能……”,简直是重磅出击,把气氛一下子推到高潮,如同一拳锤在胸口,听得人眼泪一下子就止不住落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