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游戏进化的第一次尝试
经过蛮荒时代以后,游戏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制作组就开始考虑丰富游戏的内涵。在玩家的高呼下,E系列坦克正式加入元首的阵营。一时间到底是E-100强还是鼠式更强的各种讨论满天飞(开发方的传统定律:新出现的坦克一定很强,然后后期削弱)。其实谁强谁弱不重要,重要的是制作组走出了改变游戏的第一步。E系列的三辆坦克很硬,VK4502B也很硬,鼠式更硬。在这个年代,系统还存在装甲系数这个东西(德国装甲要比其它国家强5%左右),只是后来随着转正的削弱,也一并的将所有的坦克装甲系数全部持平。
玩家一定都有这样的经历,你也许会对高穿深高输出的坦克有怨气,但至少你还是有机会干掉对方。而对于拥有绝对防御的坦克只能充满了无奈。在正对坦克哪怕是背部装甲都无法击穿的时候,问题就来了。这样的情况绝对是制作组不愿意见到的。过分的强化防御的概念,只会让玩家越来越僵化自己的思维模式。这从一个游戏发展的角度来说绝对是不健康的。防御,应该是一种主动的动态行为,而不是一种被动的静态行为。这是体现出一个初出茅庐的玩家和一个经验丰富的玩家之间差距的重要技术指标。所以在之后的版本中,制作组一直在有意无意的淡化绝对装甲的概念,或者说淡化垂直装甲的效果。可怜的德国坦克,出场的几乎都是垂直装甲居多,所以每次调整版本,受到波及就变成了必然的结果(其实德国坦克每次版本的修订都是躺枪居多,真正针对性削弱德国坦克的版本几乎没有。游戏原始系统的修改是所有坦克都必须面对的,比如修改转正效应,只是对于某些坦克来说,这样的效果明显了一点,但是不能将此归结为针对某一辆坦克)。

三辆5级轻坦的引入是官方的另一种新的试探。高机动(T-50-2)、静默侦查(M24霞飞)以及侦察车歼击车(VK2801),三种风格独立的轻坦第一次闪亮登场就艳惊四方,到现在都没有完全退出舞台。因为这三辆新坦克的加入,直接改变了很多联队的战术布置。包括各类世界级大赛,轻坦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限制当时的三辆轻坦的战力,并为将来可能出现的高级轻坦提供足量的取样数据,分房限制将它们直接送入了高级战场。可以说这三辆轻坦是成功的,后来陆续登场的高等级轻坦证明了这一点。从法国轻坦到中国轻坦,都能在它们身上找到这三辆轻坦的影子。而喜爱这类坦克的玩家,也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

(图:真实的M24霞飞)
经过蛮荒时代以后,游戏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制作组就开始考虑丰富游戏的内涵。在玩家的高呼下,E系列坦克正式加入元首的阵营。一时间到底是E-100强还是鼠式更强的各种讨论满天飞(开发方的传统定律:新出现的坦克一定很强,然后后期削弱)。其实谁强谁弱不重要,重要的是制作组走出了改变游戏的第一步。E系列的三辆坦克很硬,VK4502B也很硬,鼠式更硬。在这个年代,系统还存在装甲系数这个东西(德国装甲要比其它国家强5%左右),只是后来随着转正的削弱,也一并的将所有的坦克装甲系数全部持平。
玩家一定都有这样的经历,你也许会对高穿深高输出的坦克有怨气,但至少你还是有机会干掉对方。而对于拥有绝对防御的坦克只能充满了无奈。在正对坦克哪怕是背部装甲都无法击穿的时候,问题就来了。这样的情况绝对是制作组不愿意见到的。过分的强化防御的概念,只会让玩家越来越僵化自己的思维模式。这从一个游戏发展的角度来说绝对是不健康的。防御,应该是一种主动的动态行为,而不是一种被动的静态行为。这是体现出一个初出茅庐的玩家和一个经验丰富的玩家之间差距的重要技术指标。所以在之后的版本中,制作组一直在有意无意的淡化绝对装甲的概念,或者说淡化垂直装甲的效果。可怜的德国坦克,出场的几乎都是垂直装甲居多,所以每次调整版本,受到波及就变成了必然的结果(其实德国坦克每次版本的修订都是躺枪居多,真正针对性削弱德国坦克的版本几乎没有。游戏原始系统的修改是所有坦克都必须面对的,比如修改转正效应,只是对于某些坦克来说,这样的效果明显了一点,但是不能将此归结为针对某一辆坦克)。

三辆5级轻坦的引入是官方的另一种新的试探。高机动(T-50-2)、静默侦查(M24霞飞)以及侦察车歼击车(VK2801),三种风格独立的轻坦第一次闪亮登场就艳惊四方,到现在都没有完全退出舞台。因为这三辆新坦克的加入,直接改变了很多联队的战术布置。包括各类世界级大赛,轻坦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限制当时的三辆轻坦的战力,并为将来可能出现的高级轻坦提供足量的取样数据,分房限制将它们直接送入了高级战场。可以说这三辆轻坦是成功的,后来陆续登场的高等级轻坦证明了这一点。从法国轻坦到中国轻坦,都能在它们身上找到这三辆轻坦的影子。而喜爱这类坦克的玩家,也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

(图:真实的M24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