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里,一位窦骁的忠实粉丝,写下了如下的影评,可以给尚未观影的豆粉们一些启发:(以下全文摘自微博名为:拂晓清风_2010)
看完电影很激动,不仅仅因为电影品质很好,豆演得很好,更因为自己感同身受,总有些想说什么的想法。因为电影还未上映,豆瓣长评还未开放,今天就说说豆豆
@窦骁 和丁成功吧。
《六人晚餐》———从丁成功对爱情的坚守看窦骁对演艺事业的追求
电影《六人晚餐》中的丁成功,前期是个血气方刚、桀骜不驯、充满叛逆的青年;遇到晓蓝之后,他的爱热烈而又直接,充满强烈的保护欲和责任感;和晓蓝分开之后,他隐忍而又坚定,执着而又包容,在逐渐沦为废墟的厂区默默地精进“吹玻璃”的技艺,默默地承担照顾父亲的责任,默默地等待晓蓝的转身。就像他在车站帮晓蓝指定未来夫婿之后说的:如果错了,你就回来。他一直在原地,一直创造着做为一个匠人的价值,一直在坚守着他们的爱情,一直在变化的世界中守候着那珍贵的、不变的爱。
从2010年9月《山楂树之恋》开始关注窦骁,看过他的所有作品,熟悉他来时的路。当山楂树中那个阳光青涩的少年幻化成这个桀骜不驯、打群架的丁成功时,我惊喜地看到了他塑造截然不同角色的能力!从铁道边上他率众人蜂拥而上的霸气,到台球厅里他手握球杆看似很轻但准确有力地点击在对手的肩膀上时的不屑、略带凶气,他都完成得非常细腻准确,丝毫没有表演的痕迹,宛如他就是那个倔强的青春叛逆的人!
大家都知道,窦骁在加拿大长大。因为文化的差异,山楂树初期的豆豆接受采访的时候甚至连大段长句子说起来都困难,很多成语都难于理解。然而,《六人晚餐》中,丁成功抢回晓蓝遗失的项链并热烈拥吻的那段戏,居然是豆豆参与修改的!是的,这里不需要大段的台词,两个早已春心萌动的青年不需要语言,只需要一个契机就能达到感情上的升华,这里窦骁的表演也非常自然,眼神的变化生动、准确,演出了丁成功的炽热、勇敢和霸气!
最令人唏嘘的是窦骁和吴刚老师的对手戏。患上老年痴呆症的丁伯刚用一生傍身的钳工手艺给记忆中16岁的儿子丁成功亲手制作了生日礼物,这个过程中的窦骁像个孝顺的儿子,听话又隐忍,明明表情平静,可是你却能看到他逐渐红了的眼圈、眼睛里逐渐积起的泪水和悲伤、极力压抑住的情绪,这是最高级的表演!看到这里,我真的泪水夺眶而出。好的表演不是打动自己,而是打动观众、带动观众的情绪,窦骁做到了!我为他的成长激动!
山楂树之后,窦骁经历了一些波折,但他从未停止对自己演艺事业的追求,而且为了角色从来不怕吃苦;他勇于尝试各类角色,进行各种经验的磨砺和积累。今天,像丁成功一样,在七年的坚守和孜孜以求之后,窦骁创造了自己演绎生涯中一个极有分量的角色和作品,祝福豆豆!你的未来值得期待,而我依然会一路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