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平顶山
我的家乡很美丽,时常进入我梦萦。可爱的小山村,有京承铁路和宽阔平坦的553县级公路在村庄两旁并行通过,连通全国各地,这是家乡父老乡亲们的骄傲。村旁还有一条县域境内最长、最有名的柳河奔流不息,那是我儿时嬉水的泳池,它给美丽的山村增添无限的生机。我的家乡很可爱,每当回到小山村,我都不由自主的四处走走,重新品味一次生我养我的乡土气息。离开的时候,都是美美的回头敬望,恋恋不舍。我的家乡很神奇,特别引人入胜的还是那高耸云端,远近闻名的平顶山,更是让人流连忘返。一年四季,那平顶山时常会有云雾缭绕,时隐时现。平顶山不但峻峭,还有美丽的传说。
美丽的平顶山,在我家乡的正北面,海拔高度1255米,是兴隆县境内名山之一,也是兴隆县与承德县之间的大界碑,在群山峻岭之中它是佼佼者。围坐平顶山周围的群峰也各有特色,有的像少林寺院的塔林;有的像文人书房的笔架;有的像朝廷宫殿的影壁;有的像出征元帅的盔甲。
平顶山挺拔俊秀,它的平顶非常夺人眼目。在那高耸云端的平顶主位上有一座不知什么时候修建的小庙,小庙的门口有幅对联,上联是:保风调雨顺;下联是:佑一方平安。横批是:天下太平。小庙的西面还有一棵像遮阳天蓬似的古松,上到平顶山的人,都虔诚的在树干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以示许愿。特别神奇的是小庙的东面有一池清泉,泉水清澈甘甜,上去的人都要美美的喝个够,还不由自主的喊出:“好水!甜啊!”人们叫它“玉井”。清泉旁边不远的地方有一畦茁壮的韭菜,葱绿诱人。小庙、清泉、韭菜、古松,四位形成一体,相依为命。天然的布局,上去的人看了都赞叹不已,真是人间仙境。住在山下有年纪的老人都说,那“玉井”的水是能治百病的仙露,人喝了它,能去百病;那畦韭菜是仙草,人吃了会长生不老。
更神奇的是,传说小庙里有一个精致的“鼔磬”,状似圆盘,中间有三个圆孔,敲打时会发出悠扬悦耳的声音,而且声音绵延持久。据说,早些年间,天气好的清晨,会听到平顶山上那只神奇“鼔磬”悠扬的声音,人们听到的时候就会:心悦神爽,邻里和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可是不尽人意的是,传说,后来有个羊倌,出于好奇,看到那只“鼔磬”好玩,就把“鼔磬”拿回了家。奇怪的是,晚上拿回来,到第二天早上,那只“鼔磬”就不见了,到平顶山上一看,那只“鼔磬”依然还在小庙里。那个羊倌也很怪异,一连拿了几次,但是,第二天早晨“鼔磬”都是不声不响的回到了小庙里。固执的羊倌不信邪,又一次把“鼔磬”拿回家,因为怕“鼔磬”再回去,就把“鼔磬”藏在坐月子的儿媳房里,而且藏的时候,不小心掉在地上摔出了纹。第二天,那只“鼔磬”真的没有再回到平顶山的小庙里。据说,是“鼔磬”进了月房屋,被冲了,仙神不要了。小庙里的“鼔磬”没有了,那棵威武挺拔的古松也渐渐枯死了。从此,平顶山周围的庄稼,就再也没有了好收成。
平顶山的背后是承德县刘杖子乡的夹马石,其北面的山谷之上好似巨龙横亘,雄伟壮观,人们称之“卧龙山”。“卧龙山”与平顶山遥相呼应。清朝年间,传说夹马石、平顶山前后要出皇上和娘娘,为了压风水,乾隆诏令在前夹马石修庙一座“永乾寺”,在“卧龙山”龙头修庙一座“卧龙寺”。并赋诗一首:
夹马石景群山围,
平顶高峰绿翠巍。
卧龙山头卧龙寺,
溪边饮水一巨龟。
笔架山中生瑞草,
金石玉井水滴垂。
影壁山前双印摆,
卧龙寺后彩凤飞。
南方虎星来朝拜,
帅旗飘动北风吹。
东西二岭金银锁,
坤水一道艮方归。
乾隆皇帝的这首诗,至今还在承德县刘杖子一带广为流传。



我的家乡很美丽,时常进入我梦萦。可爱的小山村,有京承铁路和宽阔平坦的553县级公路在村庄两旁并行通过,连通全国各地,这是家乡父老乡亲们的骄傲。村旁还有一条县域境内最长、最有名的柳河奔流不息,那是我儿时嬉水的泳池,它给美丽的山村增添无限的生机。我的家乡很可爱,每当回到小山村,我都不由自主的四处走走,重新品味一次生我养我的乡土气息。离开的时候,都是美美的回头敬望,恋恋不舍。我的家乡很神奇,特别引人入胜的还是那高耸云端,远近闻名的平顶山,更是让人流连忘返。一年四季,那平顶山时常会有云雾缭绕,时隐时现。平顶山不但峻峭,还有美丽的传说。
美丽的平顶山,在我家乡的正北面,海拔高度1255米,是兴隆县境内名山之一,也是兴隆县与承德县之间的大界碑,在群山峻岭之中它是佼佼者。围坐平顶山周围的群峰也各有特色,有的像少林寺院的塔林;有的像文人书房的笔架;有的像朝廷宫殿的影壁;有的像出征元帅的盔甲。
平顶山挺拔俊秀,它的平顶非常夺人眼目。在那高耸云端的平顶主位上有一座不知什么时候修建的小庙,小庙的门口有幅对联,上联是:保风调雨顺;下联是:佑一方平安。横批是:天下太平。小庙的西面还有一棵像遮阳天蓬似的古松,上到平顶山的人,都虔诚的在树干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以示许愿。特别神奇的是小庙的东面有一池清泉,泉水清澈甘甜,上去的人都要美美的喝个够,还不由自主的喊出:“好水!甜啊!”人们叫它“玉井”。清泉旁边不远的地方有一畦茁壮的韭菜,葱绿诱人。小庙、清泉、韭菜、古松,四位形成一体,相依为命。天然的布局,上去的人看了都赞叹不已,真是人间仙境。住在山下有年纪的老人都说,那“玉井”的水是能治百病的仙露,人喝了它,能去百病;那畦韭菜是仙草,人吃了会长生不老。
更神奇的是,传说小庙里有一个精致的“鼔磬”,状似圆盘,中间有三个圆孔,敲打时会发出悠扬悦耳的声音,而且声音绵延持久。据说,早些年间,天气好的清晨,会听到平顶山上那只神奇“鼔磬”悠扬的声音,人们听到的时候就会:心悦神爽,邻里和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可是不尽人意的是,传说,后来有个羊倌,出于好奇,看到那只“鼔磬”好玩,就把“鼔磬”拿回了家。奇怪的是,晚上拿回来,到第二天早上,那只“鼔磬”就不见了,到平顶山上一看,那只“鼔磬”依然还在小庙里。那个羊倌也很怪异,一连拿了几次,但是,第二天早晨“鼔磬”都是不声不响的回到了小庙里。固执的羊倌不信邪,又一次把“鼔磬”拿回家,因为怕“鼔磬”再回去,就把“鼔磬”藏在坐月子的儿媳房里,而且藏的时候,不小心掉在地上摔出了纹。第二天,那只“鼔磬”真的没有再回到平顶山的小庙里。据说,是“鼔磬”进了月房屋,被冲了,仙神不要了。小庙里的“鼔磬”没有了,那棵威武挺拔的古松也渐渐枯死了。从此,平顶山周围的庄稼,就再也没有了好收成。
平顶山的背后是承德县刘杖子乡的夹马石,其北面的山谷之上好似巨龙横亘,雄伟壮观,人们称之“卧龙山”。“卧龙山”与平顶山遥相呼应。清朝年间,传说夹马石、平顶山前后要出皇上和娘娘,为了压风水,乾隆诏令在前夹马石修庙一座“永乾寺”,在“卧龙山”龙头修庙一座“卧龙寺”。并赋诗一首:
夹马石景群山围,
平顶高峰绿翠巍。
卧龙山头卧龙寺,
溪边饮水一巨龟。
笔架山中生瑞草,
金石玉井水滴垂。
影壁山前双印摆,
卧龙寺后彩凤飞。
南方虎星来朝拜,
帅旗飘动北风吹。
东西二岭金银锁,
坤水一道艮方归。
乾隆皇帝的这首诗,至今还在承德县刘杖子一带广为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