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吧 关注:238贴子:7,394
梅花——花中君子

学名:Prunus mume
英名:Mumeplant Japanese Apricot 
别名:春梅、干枝梅、红绿梅 
科名:蔷薇科 
形态特征:株高约10m,干呈褐紫色,多纵驳纹。小枝呈绿色。叶片广卵形至卵形,边缘具细锯齿。花每节1~2朵,无梗或具短梗,原种呈淡粉红或白色,栽培品种则有紫、红、彩斑至淡黄等花色,于早春先叶而开。 梅花可分为系、类、型。如真梅系、杏梅系、樱 李梅系等。系下分类,类下分型。



1楼2005-10-15 20:33回复
    产地与习性:梅花原产中国,野梅首先演化成果梅观赏梅系果梅的一个分支。野梅在中国分布的次中心有4个,即川东、鄂西山区;鄂东南、赣东北、皖浙山区;两广、赣南山区和闽、台北区。为落叶乔木。梅喜温暖气候,花期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梅喜空气湿度较大,但花期忌暴雨。梅在年雨量1000mm或稍多地区可生长良好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瘠薄。阳性树种,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为长寿树种。长江流域花期12月至翌年3月。

    繁殖与栽培:常用嫁接法繁殖,砧木多用梅、桃、杏、山杏和山桃。梅花露地栽培,应于阳坡或半阳坡地段,株距3~5m。通常在生长期间施3次肥,即在秋季至初冬施肥,如饼肥堆肥、厩肥等;在含苞前施速效性肥;在新梢停止生长后(6月底至7月初),适当控制水分并施肥,促进花芽分化。 
    梅花适作盆景栽培。将地栽培数年后的植株上盆。盆土宜软松肥沃,栽前栽后均要整形和修剪。 
    常见病害有穿孔病、炭疽病、白粉病、枯枝流胶病、干腐流胶病等。 

    应用:在园林、绿地、庭园、风景区,可孤植、丛植、群植等;也可屋前、坡上、石际、路边自然配植。若用常绿乔木或深色建筑作背景,更可衬托出梅花玉洁冰清之美。如松、竹、梅相搭配,苍松是背景,修竹是客景,梅花是主景。古代强调"梅花绕屋"、"登楼观梅"等,均是为了获得最佳的观赏效果。另外,梅花可布置成梅岭、梅峰、梅园、梅溪、梅径、梅坞等。


    2楼2005-10-15 20:34
    回复
      2025-08-24 03:10: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梅花原产于我国,主要以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栽培为盛。喜温暖而稍湿润的气候,
      宜在阳光充足、通风凉爽处生长,其性畏涝,能耐旱。
       梅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梅花也属世界著名的观赏花木,尤以风韵美著称,每当冬末春初,疏花点点,清香远溢。其枝干挺秀,花色雅丽,傲雪经霜,清香扑鼻。它的神、姿、色、态、香均属上乘,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与松、竹、菊合为“四君子”,深受中国人喜爱。观赏梅花兴起于汉初,到南北朝、隋唐时代,赏梅、咏梅、艺梅之风益盛。宋代是中国历史上艺梅的兴盛时期,宋时咏梅的诗词、书画佳作甚多。中国古代和现代都有许多画家专攻梅花。


      4楼2005-10-15 20:40
      回复
        梅花、梅果可入药,梅花冲水可代茶。梅果素有“健康食品”之称,可加工成各
        式干果,不胜枚举


        5楼2005-10-15 20:41
        回复
          邮票上的梅花图案都是名人绘画作品,姿态颜色各异。

          (梅花(小型张))


          6楼2005-10-15 20:42
          回复
            “绿萼”。展现梅花高洁之风骨。
            “垂枝”。给人侧映清泉之感。
            “龙游”。仿佛出水之态。
            “朱砂”。似在枝头欢笑。
            “洒金”。淡红洁白总相宜。
            “杏梅”。是梅与杏杂交而生


            7楼2005-10-15 20:47
            回复
              古往今来咏花的诗词歌赋,以梅为题者最多,或咏其风韵独胜,或吟其神形俱清,或赞其标格秀雅,或颂其节操凝重。

              赠范晔 
              陆凯 南朝 宋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8楼2005-10-15 20:51
              回复
                山园小梅 
                林和靖 唐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9楼2005-10-15 20:54
                回复
                  2025-08-24 03:04: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下面这首诗想必大家都很熟吧!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


                  10楼2005-10-15 20:55
                  回复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 香杳难随驿使来


                    11楼2005-10-16 13:46
                    回复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12楼2005-10-16 14:41
                      回复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13楼2005-10-16 14:47
                        回复
                          梅花绝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15楼2005-10-16 14:49
                          回复
                            梅花绝句(之三)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16楼2005-10-16 14:51
                            回复
                              2025-08-24 02:58: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17楼2005-10-16 14: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