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 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①
这就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唯一标准吗?从理论上说是唯一标准。因为除了实 践标准外,再找不到一种标准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但在操作的层面呢?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 的唯一标准显然会遇到许多问题。 例如,某一理论提出后,由于它太超前,远离当时的实践水平,因此无法用实践来检验。在 这种情况下,如果仅用实践标准来检验,得出的肯定是否定的结果。这样就可能使许多日后 将被证明是正确的理论失去存在的机会,甚至永远失去存在的机会。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学术界应当有宽容精神,即应当允许暂时还无法用实践检验的理 论存在。但如果没有任何存在的理由,不仅学术界,就是理论提出者本人也会惶恐不安。这 就需要有一些辅助性的标准来检验真理,如逻辑的标准、美的标准等。
这就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唯一标准吗?从理论上说是唯一标准。因为除了实 践标准外,再找不到一种标准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但在操作的层面呢?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 的唯一标准显然会遇到许多问题。 例如,某一理论提出后,由于它太超前,远离当时的实践水平,因此无法用实践来检验。在 这种情况下,如果仅用实践标准来检验,得出的肯定是否定的结果。这样就可能使许多日后 将被证明是正确的理论失去存在的机会,甚至永远失去存在的机会。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学术界应当有宽容精神,即应当允许暂时还无法用实践检验的理 论存在。但如果没有任何存在的理由,不仅学术界,就是理论提出者本人也会惶恐不安。这 就需要有一些辅助性的标准来检验真理,如逻辑的标准、美的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