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上艺术吧 关注:35贴子:368
  • 12回复贴,共1

贝多芬和他的交响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出生在莱茵河畔的小城市波恩,祖父是波恩宫廷乐队的乐长,父亲是合唱队的歌手。贝多芬的父亲由于急于想把他培养成为第二个莫扎特,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十二岁时贝多芬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并担任了管风琴师的助手,而正是在这位管风琴师的引导下,贝多芬真正扩大了艺术视野并了解熟悉了巴赫的一些优秀的钢琴作品。与此同时,管风琴师把贝多芬送到了音乐圣地维也纳,先后跟随莫扎特、海顿等人学习。虽然时间不长,但大师名家对贝多芬的艺术独立性以及独到的音乐见解的认识,让他们预感到一位即将震动全世界的伟大音乐家已经出现了。

    交响音乐是贝多芬创作中最重要的一个领域,其中占首要地位的是交响曲。贝多芬的英雄主义精神在交响曲中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

    贝多芬一生共创作了九部交响曲(最近有消息称:一位英国音乐评论家发现了贝多芬第十部交响曲的部分手稿),都完成于十九世纪初。三十岁的贝多芬开始创作第一部交响曲,全部的交响曲创作历程将近二十五年。他的九部交响曲可以比作一篇完整的大型交响叙事诗——描写英雄生活的长篇史诗,其中虽然没有故事情节贯串,但每个篇页都是对英雄生活的描绘,都揭示了英雄的活动和思想的各个侧面:英雄和他的斗争、英雄和他的内心世界、英雄和他的人民。

    《第一交响曲》(C大调作品第21号)描述的是英雄青年时代的景象,是新生力量和光辉理想的表现。《第二交响曲》(D大调作品第36号)虽然表现的还是英雄的青年时代,但已经有了行动的意志和建立功勋的渴望。《第三(英雄)交响曲》(降E大调作品第55号)体现了贝多芬理想中的英雄形象、英雄的生活和斗争,以及英雄为崇高的目的而献生的思想。《第四交响曲》(降B大调作品第60号)揭示英雄的幻想——沉溺于个人体验和感情的世界,以及在安宁环境中的休息。《第五交响曲(命运)》(C小调作品第67号)重又提出英雄斗争的意义和目的这一重大主题,英雄和人民共同通过斗争走向胜利。《第六交响曲(田园)》(F大调作品第68号)是另一个新的主题——英雄与大自然,体现出英雄对大自然的哲学式理解和大自然对人的思想感情所起的影响。《第七交响曲》(A大调作品第92号)也可以叫作英雄和人民,但在这里并没有共同斗争的描写,而是勾画节庆欢乐的心情使英雄和人民彼此交融。《第八交响曲》(F大调作品第93号)又回到那种比较平凡的日常生活印象的世界。最后的《第九交响曲(欢乐颂)》(D小调作品第125号)宣告了贝多芬理想的目的——全人类的和谐共存和友爱。

    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其所处时代的进步思想。它的英雄主义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走向胜利”加以概括。

    贝多芬晚年的生活景况十分悲凉,《第九交响曲》的巨大成功并没有给他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因为当时他已经完全失聪了。由于健康状况的恶化和现实中其他因素的折磨,贝多芬终于在1827年3月在维也纳去世。贝多芬的墓碑上,镌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 此文根据杨民望先生《世界名曲欣赏》的内容为基础整理,并有部分本人的拙见,欢迎指正。]




1楼2008-12-10 16:06回复
    坐沙发,聆听......


    2楼2008-12-10 16:34
    回复
      2025-11-16 23:17: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是一个充满崇高精神的与追求的一生,因为他是贝多芬!他来到世间的任务就是为了完成他的伟大的事业......。


      3楼2008-12-10 16:48
      回复
        终于通过审查了,欣喜!
        谢谢,小溪!


        4楼2008-12-10 20:31
        回复
          同喜哦!喜欢贝多芬的音乐,更喜欢兄长的文字!


          5楼2008-12-11 12:04
          回复
            那个奥地利诗人的题词太精彩了!谢谢波翰59让我知道这个评价!


            6楼2008-12-11 21:43
            回复
              “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走向胜利”大师的路也许和我们不一样,有人和“情儿”分手后说:真没意思。从快乐——到痛苦,这就是俗人的宿命


              7楼2008-12-11 22:20
              回复
                俗人的宿命,也就是庸常的满足。孙哥哥的话总是透着那么喜人的见地!


                8楼2008-12-12 11:23
                回复
                  2025-11-16 23:11: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理解贝多芬的深刻,虽然我不懂音乐;就如我理解山水佳丽和老孙的执著,就如我喜欢他们的行云流般的为人,自然而平


                  9楼2008-12-13 00:03
                  回复
                    音乐,需要的就是理解,这是真谛,对任何艺术形式而言,理解都是最重要的。
                    祝朋友好


                    10楼2008-12-13 11:37
                    回复
                      老于,你为什么不理解我的执着?哈哈


                      11楼2008-12-14 20:12
                      回复
                        • 219.145.110.*
                        没得就不行 
                         谁还有这本事呢
                         牛!!!


                        12楼2008-12-19 03:55
                        回复
                          生当为人


                          13楼2008-12-29 09: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