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可签
7
级以上的吧
50
个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25日
漏签
0
天
大仁不仁吧
关注:
47
贴子:
3,065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游戏
5
回复贴,共
1
页
<返回大仁不仁吧
>0< 加载中...
转帖(白起拔郢对楚国的影响)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我是腐儒我怕谁
淡思浓采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公元前278年,白起拔郢之后,对郢都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致使郢都一带人口数量减少,手工业生产水平整体下降,这种影响也波及到了东迁后的楚国,这对楚国的历史命运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送TA礼物
IP属地:上海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楼
2017-05-12 14:26
回复
我是腐儒我怕谁
淡思浓采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一
郢都(今江陵)是楚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春秋时最为繁华的都市之一,桓谭《新论》曰:“楚之郢都,车毂击,民肩摩,市路相排突,号为朝衣新而暮衣弊。”战国后期,秦拔郢之后,这一带改为秦的南郡,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几乎看不到有关郢都的任何记载。这一切,应跟郢都楚秦易手、秦人对郢都的破坏有关。
公元前278年,
秦将白起率军攻陷郢都,随之对郢都展开了隳名城,杀豪杰式的破坏。秦军对郢都的破坏程度,由于没有明确的史料予以记载,我们已很难窥其一斑,但是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还是可以探寻到一些蛛丝马迹。
在纪南城遗址里,当年的楚王宫殿、手工作坊、居民区犹可辨认,但是却没有发现秦汉地层堆积,而且城内的东南角已成了一片蒿草丛生的秦汉墓地。再者,从纪南城周围的墓葬来看,楚国墓葬之后也没有秦汉墓葬。如在雨台山墓地,共发掘了**#座墓,
时代虽有早晚,但却无一例外是楚墓。又如张家山墓地,这里也发掘了几百座墓葬,楚墓占绝大多数,西汉以后的墓葬占少数,秦墓则没有发现。在别的几十处墓葬中,除凤凰山一处外,其他墓地均未发现秦的墓葬。这就是说,自从白起拔郢之后,这一带原来非常密集的居住人口陡然减少了。
楚国的制漆工业是相当发达的,有着自己独特的体系和风格。楚式漆器多半造型夸张奇特,色彩热情强烈,纹饰飞扬流动,画面诡谲莫测,处处洋溢着楚人对生命、自由的热爱,对自然的崇拜以及对天的敬畏。除此之外,楚式漆器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在它的上面是看不到文字的,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准确地将楚地的漆器和他地所产的漆器区别开来。如在凤凰山的几座西汉墓里曾经出土了一些漆器,这些漆器虽然风格与楚式漆器有些相似,但上面却清晰地标有“成市草”、“成市泡”之类的字样,成市应即成都市府的简称,说明这些漆器根本不是郢都本地产的,而是从较远的成都市府运来的。这就是说,从秦到西汉初期,本来制漆业非常发达的郢都一带,却不能制漆了,漆器还得从外地运来,这表明秦攻占郢都后,这一带的制漆业受到了严重的摧残。
除了制漆业,楚国的丝织业的情况也差不多。从马山砖瓦厂一号墓可以看出楚国的丝织业是相当发达的,其他的楚墓里,丝织品虽然保存情况不好,但多少都能见到一些残片。然而,在郢都保存较好的秦墓里,却连丝织品的影子都见不到。这就表明,当地的生产力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手工业水平下降,甚至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没有恢复过来。人口减少,生产力水平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秦人自然不会选择郢都作为南郡的治所,这由云梦秦简南郡守腾的文书最后有“别书江陵,布以邮行”两句可以得到进一步的证明。如果南郡治所在江陵(郢都),也就不需要“别书,邮行”了。因此,秦拔郢之后,郢都甚至连南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算不上了,作为一个都市,这表明它在区域范围内的作用、地位都已经显著下降。
不难想象,被秦军破坏后的郢都,到处是怎样的一片荒烟蔓草、断垣残壁的凋零景象。那么,秦人为什么对郢都如此仇恨、破坏如此严重呢?直接原因是秦拔郢时遭到了强烈的抵抗,秦人为了发泄私愤而破坏郢都;二是郢都是楚国的重地,秦人知道巩固在这里的统治极为不易,故而采取残酷的摧毁手段。事实上,南郡的反秦力量确实很活跃,甚至到了秦王嬴政时还在不停地活动,以至有《编年记》十九年的南郡备警的记载。
IP属地:上海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2楼
2017-05-12 14:26
回复
收起回复
2025-08-25 19:44:0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是腐儒我怕谁
淡思浓采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二
在以分散的个体生产为主的经济条件下,一旦人口资源遭到破坏,技术工人大量流失,生产力就不是在短期内可以恢复的,而秦国对郢都的破坏,其影响也决不会仅仅限于郢都一隅。郢都附近生产力的下降,直接原因是当地人口数量的急剧减少,尤其是那些身怀技艺的工匠的流失。依据当时的情况,郢都附近人口(自然包括众多的工匠)减少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几个:一是跟随楚国贵族,在郢都陷落之前东迁;再则就是被秦人掳掠。那么,到底哪个原因更接近事实呢?
从春秋及秦国的惯例和发展生产力的角度来讲,自然掳掠的可能性更大。我们知道,在古代,经验和技术是靠工匠口耳相传的,工匠和生产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掠夺工匠远比培养工匠快得多,是提高生产力的便捷手段,因此我们经常看到
典籍里面有馈赠工匠作为贡赋的记载。秦始皇灭人之国后,喜欢“写放人家的宫室,”依样画葫芦,在这些“画葫芦”的工匠中,难免便有从他国掳获的,否则,仅仅依靠秦国本地的工匠,是无法适应秦国那样沉重而又繁苛的徭役的,那么,情况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先来看一下楚地的情况。刘和惠先生在考察了大量楚墓,分析东境楚墓的特点时曾指出:东境楚墓除大型墓葬,青铜器显见衰落。!"#楚国末年青铜器走向衰落,有其整体的社会大背景,譬如礼制的崩溃、漆器的兴起以及世俗化趋势的加强,但是礼制的崩溃也不是始于此时,漆器的兴起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为何楚国的青铜器偏偏于东迁后走向衰落了呢,这到底是必然因素所致还是有所巧合呢?
第一,按照当时的时代背景,礼制崩溃,青铜器的地位下降,其世俗化、实用性倾向加强,漆木器的地位上升。那么,楚国后期青铜器的铸造水平下降是可以理解的,相应的,方兴未艾的漆器制造水平应该十分发达才对。然而问题恰如张正明先生所言:“在战国晚期的墓葬中,看不到一流的丝织品、刺绣品和漆器。”“……丝织业,刺绣业和髹漆业,从此一蹶不振了”。依据张先生上面所言,东迁后的楚国,丝织业、刺绣业和髹漆业制造水平显著下降,这和郢都的情况大体相同。既然漆木器在生活中占据那么重要的地位,为什么漆木器的制造水平也下降了呢?这就表明,楚国青铜铸造业水平下降,很可能不仅仅是由于社会大背景的变化所致,至少这不是一个直接原因。
第二,在楚国东迁后发掘的墓葬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寿县李三堆古墓。在这座墓中,出土了大批青铜器,传说共有四千余件,但系三次盗掘,因而损失惨重。迄今留存的遗物主要为青铜礼器,幸存下来的青铜器,绝大部分收藏在今安徽省博物馆,共%"$件,这批器物系盗掘者直接上交的出土文物,没有他墓器物混入,是该墓出土文物中最为可靠的部分。与淅川下寺楚墓青铜器群及曾侯乙墓青铜器群相比,李三堆古墓中不见成套的编钟,下寺铜器中所出现的、被曾侯乙墓青铜群所发挥得淋漓尽致的镂空透雕与嵌错装饰技巧,在李三堆楚墓青铜器群中,也未见运用。而且李三堆古墓青铜器群中虽然仍有不少沿袭传统的秀丽风格的器物,其形制与春秋以来的楚式器物完全一样,但是铸造简陋,与以前相比,大为逊色。最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批青铜器物中,共有有铭铜器$&件!"#,
依据其铭文分析,在这$&件有铭铜器中,由铸客所铸的青铜器竟高达"’件,
其中就包括了后期评价极高,号称犹有王者之风,体形雄伟,仅次于司母戊大鼎的铸客大鼎。那么,铸客是什么意思呢,或者说铸客又是什么身份呢?
刘玉堂先生在其《楚国经济史》中曾经引用刘节、徐中舒
文,认为铸客乃是在楚国手工业作坊中做工的外国工匠。
!(#
我们知道,勒刻铭文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人负其责,”便于出现不合格产品时追究责任的,并不是铸客才有的专利。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信息,这批铜器很大一部分是出自非楚国籍的工匠之手。
第三,楚人对外国工匠过分的信任似乎不合常理。故宫博物院所藏楚“室客(”腹部,有“楚王室客为之”的铭文,底部有铭文“室客”二字。据收购者介绍,这件器物出土于寿县。既然是寿县出土的器物,且是为王室所造,那多半是楚国东迁后的遗物。郝本性认为,“室”在此与“铸”字意义相近,“客
IP属地:上海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3楼
2017-05-12 14:27
回复
收起回复
我是腐儒我怕谁
淡思浓采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室”与“铸客”应当是同一种工人的不同称呼。
!)#
此客室也应该是在楚国工作的外国工匠,而从客室前冠以楚王二字分析,此客室已能进入王室,直接为宫廷铸造器物了。楚国的铸造技术原本是极为发达的,现在居然请外国工匠来直接为王室铸造器物,且铸造的水平并不见得高明,这岂不让人感到奇
怪。更有甚者,《古玺汇编》*"&"著录楚
“铸巽客玺”一枚,!+#
郑超先生认为,铸巽客也即铸钱客,是主管铸造蚁鼻钱的技术
官吏,与楚国铜器铭文中的铸客相似,
!&#
也是外国在楚手工业作坊工作的技术工匠。其时,民间的私营手工业主可以四处经营,参与异国的手工业生产,但是堂而皇之的作为技术人员直接参与关系国计民生的铸钱业,却让人费解。
在战国后期,一方面是楚国手工业生产水平的下降,另一方面却是秦国手工业某些领域风格的转变,在众多的秦文化遗物中,都可以看到楚文化的因子。
秦人文物上的装饰,原本多以简单的蟠螭纹和蟠虺纹为主,但是到了战国晚期,却出现了丰富多彩而又变化多端的云纹、菱形纹、几何纹、龙凤纹等,如咸阳秦宫遗址出土的壁画、瓦当、空心砖以及秦始皇陵出土的铜车马、秦俑上面的纹样,这些纹样都比较生动活泼,一扫前期呆滞沉默的气氛。有的学者指出:“龙凤纹空心砖在这一阶段出现,这种纹样可能是从楚国学来的。……烙印有表明其产地的咸市,咸亭等文字的漆器,其纹样,带有楚的风韵,……这一时期秦国的图案花纹与
楚国器物上的图案花纹相比,显然吸收了楚文化的因素。”
!%#
秦国工匠在对这些图案的运用上,技巧娴熟,游刃有余,在完全借鉴的基础上又有大胆的创新,显然非对楚文化有着很深的了解者莫能为,最奇怪的是这一过程和楚国手工业水平下降几乎是同步的,这便不能不引起我们进一步的深思。
综合以上几点现象,我们大致可以推测,楚国东境手工业水平整体下降,外国工匠极受重视,可以大量参与楚国的青铜器生产,这很可能是因为楚国的工匠人手不够或者说一流工匠匮乏。这也就是说,郢都的大批工匠极有可能没有东迁,而是在郢都沦陷时被秦国掳掠一空了,而它的影响一直波及到了东迁后的楚国,成为楚国后期手工业生产水平下降的一个直接原因。
郢都的陷落,对楚国造成的影响是沉重而深远的。其中,最大的影响就是楚人士气的低落和楚人手工业风格的变化以及上文所言的手工业整体水平的下降。
从事后的角度来讲,放弃郢都对楚国来说无疑是个无法挽回的错误,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楚人的灭亡是从郢都陷落开始的。
IP属地:上海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4楼
2017-05-12 14:27
回复
收起回复
我是腐儒我怕谁
淡思浓采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
又是楚粉的渣文,毫无逻辑的胡扯八道!白起拔的是鄢郢(宜城),决蛮水是淹不到荆州城(载郢)的!庄硚暴的才是载郢(荆州),如果白起拔郢是(公元前278年) 的事情,那么在他之前的“庄硚暴郢”才是导致载郢衰败的罪魁祸首!庄硚暴郢类似于“火烧长沙”“扒花园口”式的坚壁清野。事情的真相只能是:楚人庄硚带领的残兵败将,在秦军还没来时,就把载郢洗劫一空,又带着残部逃到云南去了!楚粉的逻辑和地理都是厨子教的?胡说八道不打草稿!
IP属地:上海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5楼
2017-05-12 14:28
回复
收起回复
我是腐儒我怕谁
淡思浓采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到处是颠倒黑白、罔顾事实的的邪说!连起码的常识都不顾。楚国兵痞搞焦土抗战,反而把责任推给秦国!为什么南漳现在还有武安镇呢?现存的三道河长渠,就是用白起攻楚所挖战渠改建的,事实证明白起所拔的是宜城的鄢郢,而不是荆州的载郢(纪郢)。
IP属地:上海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6楼
2017-05-12 14:29
回复
收起回复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热议榜
1
极端女权持刀害男童,大哥一招制服
1614510
2
石墩子吧又爆火,百万神人猛侵入
1182678
3
我被绿了,老婆出轨和姐夫有一腿
922544
4
集美又作妖?鲁迅抽烟被投诉
669384
5
明日方舟xMujica爆料,六星祥子实锤?
469456
6
富到漏油,电竞杯被石油佬拿下
342025
7
京语病发作,吴京跳楼梗成笑柄
264600
8
林诗栋不敌莫雷加德,让老外夺冠了
197409
9
yyds!孙颖莎斩获瑞典大满贯
133056
10
B费罚丢点球遭群嘲:滚去沙特
98440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