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走投有路无路这件事很难界定,但我觉得辩题里的走投无路应该不是特指骗子吧,因为你被一个骗子骗了不能说明你蠢不蠢,这取决于骗子的智商啊。如果骗子穿个校服跪在地上还拿个粉笔写个求五块钱回家,你还啪啪往下扔钱,那你真的有点蠢,如果他设计了各种套路,把自己描绘的特别凄惨,你不忍心捐了钱,那我觉得不是你蠢,是骗子太聪明了嘛。所以,辩题里的走投无路应该是指他们有别的办法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前提是他们确实遇到了困难。
捐款其实是一个特别感性的行为。它就是感情用事,就是不计回报的一件事。而你不会去计较他的效率。打个比方,我之前在店里有个老奶奶掺着个眼睛看不见的老爷爷到一个小吃店里乞讨,那时候天特别热,你知道福州的夏天那都40度,外面地板上都能煎鸡蛋的天气,然后店老板看到了就说出去出去别影响我们做生意,他们就只能出去了,拄着拐杖走的特别慢,我就追出去给了他们20块钱,看着他们走在那个炽热的太阳下,一步一步,如果我要计较这个走投无路有路谁更需要帮助,我得留着这钱审视一下,但我当时就没忍住,就觉得心疼他们。是,他们可能也有别的办法,那他们就不值得我们帮助了么。比尔盖茨坐公车的时候身上没带钱,你拿了一块钱给他,就是蠢么?我觉得不是。这就是帮助,不在于他真的有多惨,而是他需要帮忙,而你愿意,你情我愿,你也不在意帮了他到底能怎么样。罗老师说这是消费了一把自我感觉良好的情绪,我或许没觉得自己多么伟大,但我确实也为自己的恻隐之心买了单。如晶说专业的事情留给专业的机构嘛,我觉得行善这件事不是你往机构里投了钱就完事的,它会出现在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你的朋友圈你的微博你的去上班的路上,我不是说你遇到了你都得捐钱,如果你不忍,你捐钱,你也没觉得我帮了他我得看到什么结果。我连结果都不在意你跟我谈效率,才是真的蠢。
最后,讲一个小故事,春秋战国的时候,齐宣王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就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说:‘准备用它的血来涂在钟上行祭。’齐宣王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那人问道:‘那么既然这样要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
仁爱之心有时候没有什么意义,行善的行为出自于我们愿意,愿意就没什么蠢不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