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众生,死而化魂,有归地府转世投胎者,亦有留恋红尘迟迟不去者。
此等魂魄,唤作怨灵。
怨灵怨气深重,天长地久日积月累,或化凶灵。
若成凶灵,必除之。
阳成嗑着一把蚕豆,在襄阳城繁华的集市里穿行。
“你会捉鬼?”
“啊。”
老掌柜上下打量了蓝成一眼,“嘴上没毛,能成吗?”
阳成装作没听见,笑嘻嘻地开了房跑楼上去了。
老掌柜一甩算盘。
“天字嘞,二号。”
阳成卸下包袱和佩剑,倒了茶猛灌了一气,从包袱里翻出来一个罗盘在屋里转着圈地找方位。
有人小心翼翼地敲门。
来人是个书生,瘦得迎风打晃,一把头发倒是黑黑亮亮的,用布巾绾在头上,像顶着一个乌黑油亮的大丸子。
阳成觉得好玩,盯着他发髻看。
“阁下会捉鬼?”
“嗯。”
“学生……求道长一事。”
阳成年纪小,资历浅,禁不起“道长”这个称呼,他赶紧把书生请坐下了,怕他又说出什么折他寿的敬语来。
书生坐下来,右手搁在桌面上,细瘦的手指攥了又攥。
“学生姓颜。”颜书生抬起头,大眼睛看着像想哭,“求您……镇压一个凶灵。”
冲霄楼。
时隔襄阳王谋反数百年,这栋锁过盟书大印曾重兵看守巧布八卦的楼已经破败不堪,用阳成的话说,一推门直掉渣的地方八成有凶灵。
颜书生哀哀切切地跟在他后面,每走一步都长叹一声。
“这凶灵是当年襄阳王作乱时留下的,我家先祖曾多次请人做法平息他的怨气,奈何法术之于他如泥牛入海,毫不起效用,而今已过了数百年了。”
“可伤人没有?”
“……没。”
阳成脚步一顿,“数百年的凶灵不曾伤人?”
颜书生低着头,努力了一下,憋回去挂在眼眶上的眼泪,战战兢兢地道:“就是不曾伤人,才棘手。”
阳成了然。
玄门仙家对待凶灵,从不讲度化超生,因其大多作恶成性,伤人无数,魂飞魄散死不足惜。但一个从不伤人安分守己的凶灵,就比他们难办得多。
于道义,除之不公,于天理,留之不妥。
阳成举着罗盘出神,就听那书生又道:“几百年了,我们颜家到处寻找玄门修士镇压他,或者度化也好,但来的人一听说他不曾伤人,又有几百年的道行,都婉拒了,传到我这一辈,在下无亲无故,孑然一身,多亏老掌柜可怜我,每每见玄门中人总会告知我一声,听闻道长自蜀山而来乃仙家弟子灵力充沛……”
阳成心说这人看着瘦瘦弱弱期期艾艾的怎么话那么多?都搁哪了?左耳进右耳出,没仔细听。
两人一前一后向楼内深处走去,颜书生说了一大堆可算停了,警惕地打量四周环境。
阳成比他还警惕,手托着探查凶灵位置的罗盘,上了二楼。
二楼有个天井,井内密布刀剑,阳成看了一牙酸,心说这兄弟八成是在这里被万箭穿心死得太惨才会留下的。
颜书生的表情比他还难看,就像被万箭穿心的是他。他走到天井旁边,扶着栏杆向里望,看那架势很像是马上要高吟一首怀古悲今的诗。
阳成拉住他,“这楼经久失修,小心。”
颜书生把栏杆拍遍,蹲下身来,抱头痛哭。
“白兄!你好苦哇!”
阳成一怔。
颜查散第一次见到白玉堂,是他胡闹的时候。
抹了一脸黑泥,满嘴不对味的方言,好好的一个帅小伙装乞丐,装得还很像。
颜查散其实很羡慕白玉堂。
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白玉堂是真正的,话本里,所谓潇洒的江湖人。
无功名要求,无家室所累。
而且年少多金。
颜查散觉得最后一项很重要。
陷空岛大爷的伴当跑进来,恭恭敬敬地对那个欠着人家酒楼钱还打盹的乞丐说:“五爷,大爷说了,这四十两的酒钱还完了,这一百两您先拿着,再缺写信就行。”
颜查散手里的茶碗一歪。
有钱!
若说练武的不知文理诗词,可值得文生自豪一下,白玉堂却是个文武双全的,写得一手好字,风骨凛然。
颜查散想,怪道大家都迁就他,这人若是自己的弟弟,怕是要被宠上天。
后来他就真成了他的弟弟。
再后来他的死讯就砸了回来。
颜查散愣愣地发了一天的呆,一滴眼泪都流不出来。
雨墨哭的眼睛红肿得像桃子,侍立在一旁,抽抽噎噎。
颜查散忽然抬头,对面坐着的那个人,眉头紧锁,额上全是汗,一颗一颗凝着,很像泪珠。
阳成抽出剑,一直逼到颜查散的喉咙口。
“妖孽!诱我至此,有何居心!”
颜查散蹲在地上,大眼睛刚哭完水汪汪的,阳成的剑尖捅不下去,扎在他那一点皮肤上,森森剑气冻透了这个鬼魂。
“我是孤魂野鬼,白兄却还被束缚在这里,我求你,镇压他也好,驱赶他也好,别让他继续留在这里,生不得生,死不得死。”
阳成从业数年,头一次碰到鬼来求他捉鬼的事,他咬了咬牙,收剑归鞘:“那你先走吧,赶紧去投胎。”
颜查散站起身,拍拍衣摆的灰,一揖到地,“多谢。”
一缕青烟就在颜书生的头顶飘了出去,那后生踉跄了一下,揉揉头:“我怎么在这儿?”
阳成扶住他,书生连连致谢,上下一打量蓝成,脸色一变:“阁下是玄门中人?”
“正是。”
颜书生面上出了点轻蔑的意思,一拍袍袖要向外走,阳成一把拉住他:“你可知这里是什么地方?”
“荒山野庙,我怎么得知?”
阳成四下看了看,果然,刚刚还挂满蛛网的冲霄楼已然变作了挂满蛛网的破庙,而庙外却是荒郊野岭,方才门外分明是僻静街巷。
这是一个幻境,从阳成入城开始。
颜查散能造出这样一座城,怕是耗尽了他所有的修为,就为诱自己来此,再得知冲霄楼的消息。
想想也是,几百年都过去了,一栋木制小楼,怎会还如此结实?
阳成见那书生还要走,便又问道:“你先祖可曾传下家训,要你们请人镇压冲霄楼内冤魂?”
颜书生沉默,片刻后道:“是。”
“为何不请?”
“往事而已,何必在意,更何况‘子不语怪力乱神’我一届儒生,如何去信所谓崂山道士?”
阳成的脸色很难看。
几百年都过去了,物非人也非,谁还在乎当年的事?只怕在后代听来,三侠五义也不过是话本中的章回罢了。
阳成放开那书生,自己原地转了几圈,一脚踏破八卦迷魂阵。
原来早有高手在此封下阵法,冲霄楼还在,只是被隐于这层层阵法之后。
那楼里的凶灵,便一同被封住了。
数百年来,囚于一隅,不得日月精华滋养,徒然消耗自身魂魄,求天不应,叫地不灵。
罪大恶极,也不过得罚如此。
阳成冲进迷障里,手中仙剑剑身盈盈发光,照亮眼前的道路。
他转了几个拐角,眼前豁然开朗。
“网子里有了人了!”
“放箭!”
……
“禀王爷,看这百宝囊,这网中之人定是白玉堂。”
“扎得这般血肉模糊,真是可惜了他‘锦毛’之名。”
……
死得越是痛苦的人,怨念越重,有些甚至已成实体,往往压得前来镇压或是清除他们的玄门中人口吐鲜血。
阳成撑着阴气踏进天井,那网子还坠着,里面密密麻麻的全是弓箭。
网下吊着一把断剑,断口齐整,不像外力所为,更像是这剑自己断了自己。
那剑的另一半躺在地上,顺着它看上去,就是那凶灵。
阳成看清他容貌,吃了一惊。
但凡凶灵,虽不至青面獠牙,但也瞳孔泛白,面布黑丝,十分阴郁。
这凶灵面色如常,仿佛带着血色一般,神情更是十分平静。
莫不是已经成仙了?
四周的怨气沉沉地压过来,阳成锤了锤胸口。
该死,以貌取人,不对,取鬼了。
“哪家小子?”
“蜀山捉鬼的。”
白衣凶灵扯出一个笑容来。
“有趣有趣。”
他似乎很爱笑,在活着的时候。
笑起来,必定是张狂的,肆意的,无所畏惧的。
白衣凶灵拍拍他盘坐其上的棺材,“来来。”
阳成摸了摸下巴,一旋身坐了上去。
“有胆量,你是第一个敢坐上来的。”
阳成和他并肩坐着,他身上的气息就一丝一缕地飘过来,竟是清苦的甜香味。
艾蒿。
艾蒿驱邪,这凶灵却身藏艾蒿。蓝成诧异地看着他。
白衣凶灵想起来什么,伸手自怀中摸了片刻,取出四个油纸包的青团来。
“想必外面是清明了吧,吃个青团。”
阳成半信半疑地接过来,捧在手里,看着他。
白衣凶灵笑道:“吃吧,我不害人。”
阳成鬼使神差地咬了一口下去,眼前一阵恍惚。
金华白家。
没有哪个大侠文人不是从拖着鼻涕光屁股的小孩长过来的。
白玉堂就是。
白夫人在房里叫了两三个时辰,白老爷在房外来回转了两三个时辰。
门里门外地就听夫妇俩吵。
“保大人!”
“保孩子!”
白老爷一拳砸在门框上,“给我保大人!”
白夫人已经没力气喊了,满头大汗地躺着。
江宁女不知道从哪窜了出来,手上拿着俩根银针,径直往白夫人小腹扎去。
众人还没来得及反应,江宁女已经拎着孩子的脚把他提了起来。
那孩子不会哭,江宁女拍了他两下脚心,又狠狠拧了他屁股一把。
白玉堂,这个今后在江湖上可谓是掀起过一阵风浪的锦毛鼠,就这么没面子地,哭了。
白锦堂攥着给弟弟或者妹妹挑的小木人,看着白老爷替白夫人擦汗,江宁女替白玉堂洗澡,忽然一握拳。
他有弟弟了。
白玉堂很小很小的时候,和成年后的玉树临风是一点边都沾不上的,刚下生的婴儿通红着脸,皮肤满是褶皱,眼睛闭得死紧。
白锦堂扒在床边看他,伸手去摸他的小拳头。
婴儿的皮肤很嫩,白锦堂只觉得自己像触到了一块湿嫩嫩的豆腐,一摸上去,还会颤。
白玉堂忽然睁开眼睛,眸子黑亮黑亮,竟是透着寒气。
婴儿这个时候是看不见的,他只是转了转眼珠,瞳孔里没有聚焦,便又缓缓合上了。
白玉堂睡了,白锦堂却捂着胸口后退了好几步。
“娘亲,弟弟眼睛真亮。”
白夫人没说话,皱着眉看着沉睡中的白玉堂,眼神复杂。
白家西席的夫子捻着那几缕山羊胡,“春草如有意,罗生玉堂阴。”
白玉堂这个名字可以有很多解释,无不是富贵,奢华。
天赐的优秀。
白老爷连连摇头,白玉堂生于江南鱼米之乡,父母健在兄长宠爱,再加上这么个名字,吉祥到了头,怕他夭折。
白锦堂拉着白玉堂,理直气壮地跟父亲辩解:“玉堂就值得这些,肯定值得!”
白玉堂彼时尚不知名字为何物,拿着哥哥送的小木人,跟在白锦堂身后发呆。
成年后的白玉堂偶然在金华曲折的小巷中徘徊,锦缎白靴踏着青石板微微作响,有孩童在他身边笑闹着跑过去,玩着白玉堂不懂的游戏。
白玉堂看着孩子们的背影,想起那个有点傻乎乎的哥哥。
白玉堂的童年和旁人不同,刚懂事时就被西席按在座位上读书,稍大一点来了师父总算是躲开了老夫子的唠叨,但这师父一边捉弄他一边教武艺,他的日子很舒心白玉堂的却不那么痛快,奶娘也在那个时候搬出了白家,让当时还不太自立的白玉堂好生不快。
再后来,就是白家那场极大的变故。
于是对于白玉堂来说十六岁以前的日子简直想推倒重来,有趣的事屈指可数。
除了白锦堂。
在外人眼里,白锦堂可以用所有形容少年英才的词语来形容。舞勺之年的男孩玩命地蹿个,穿上剪裁合体的衣袍,已经有那么点玉面郎君的意思了,这时候他再拉着刚到他腰际的白玉堂上街,可就会惹得这位小祖宗不开心了。迎面碰上熟人总要说一句,你这弟弟怎么还这么点?
在白玉堂眼里,白锦堂就是一个标准的,傻,大,个。
这个想法一直持续到很多年以后,那人一瘸一拐地跑来,拉住他的手,深深地弯下腰喘气,只念叨着玉堂我终于找到你了。
白玉堂任由哥哥脏污的双手拽紧他的袖口,泪流满面。
“哥。”
阳成“哇”地一声醒过来,吐掉了嘴里的青团。
“你你你!!!”
“原来我还有个哥。”白衣凶灵一脸严肃地盯着阳成看。
“你给我下毒!”
“我说了我不害人。”
“那刚才那做梦一样的东西是怎么回事?”
白衣凶灵一摊手,“你们玄门中人应该比我清楚。”
阳成瞪着他,倒是也说不出话了。
他的确懂这是什么,白衣凶灵被困在此数百年,魂魄消耗严重,记忆飘散而出,许是曾有人给他供奉过青团,青团里的艾蒿吸走了这些记忆,如同一个匣子装敛着它们,而凶灵自身无处储存吃下的食物,只能对着它们,对着自己缺失的记忆,束手无策。
白衣凶灵盘腿坐在棺材上,手上托着另三个青团。
“你……还敢吃吗?”
“你还要看?万一接下来的是不好的记忆怎么办?”
“我都死了几百年了,好与坏,有什么分别吗?”
白衣凶灵又笑了,云淡风轻。
阳成知道,他活着的时候绝没有这样的洒脱。
必定是一个潇洒却不豁达的人,因为豁达的人绝不会像他死得这么早,这么快。
阳成想到他父亲的顾虑,一个人活得太顺遂,容貌太完美,真的会招来老天的妒忌。
第二个青团捧在手里,糯米已经有些发硬,阳成咽了口唾沫,一口咬了下去。
此等魂魄,唤作怨灵。
怨灵怨气深重,天长地久日积月累,或化凶灵。
若成凶灵,必除之。
阳成嗑着一把蚕豆,在襄阳城繁华的集市里穿行。
“你会捉鬼?”
“啊。”
老掌柜上下打量了蓝成一眼,“嘴上没毛,能成吗?”
阳成装作没听见,笑嘻嘻地开了房跑楼上去了。
老掌柜一甩算盘。
“天字嘞,二号。”
阳成卸下包袱和佩剑,倒了茶猛灌了一气,从包袱里翻出来一个罗盘在屋里转着圈地找方位。
有人小心翼翼地敲门。
来人是个书生,瘦得迎风打晃,一把头发倒是黑黑亮亮的,用布巾绾在头上,像顶着一个乌黑油亮的大丸子。
阳成觉得好玩,盯着他发髻看。
“阁下会捉鬼?”
“嗯。”
“学生……求道长一事。”
阳成年纪小,资历浅,禁不起“道长”这个称呼,他赶紧把书生请坐下了,怕他又说出什么折他寿的敬语来。
书生坐下来,右手搁在桌面上,细瘦的手指攥了又攥。
“学生姓颜。”颜书生抬起头,大眼睛看着像想哭,“求您……镇压一个凶灵。”
冲霄楼。
时隔襄阳王谋反数百年,这栋锁过盟书大印曾重兵看守巧布八卦的楼已经破败不堪,用阳成的话说,一推门直掉渣的地方八成有凶灵。
颜书生哀哀切切地跟在他后面,每走一步都长叹一声。
“这凶灵是当年襄阳王作乱时留下的,我家先祖曾多次请人做法平息他的怨气,奈何法术之于他如泥牛入海,毫不起效用,而今已过了数百年了。”
“可伤人没有?”
“……没。”
阳成脚步一顿,“数百年的凶灵不曾伤人?”
颜书生低着头,努力了一下,憋回去挂在眼眶上的眼泪,战战兢兢地道:“就是不曾伤人,才棘手。”
阳成了然。
玄门仙家对待凶灵,从不讲度化超生,因其大多作恶成性,伤人无数,魂飞魄散死不足惜。但一个从不伤人安分守己的凶灵,就比他们难办得多。
于道义,除之不公,于天理,留之不妥。
阳成举着罗盘出神,就听那书生又道:“几百年了,我们颜家到处寻找玄门修士镇压他,或者度化也好,但来的人一听说他不曾伤人,又有几百年的道行,都婉拒了,传到我这一辈,在下无亲无故,孑然一身,多亏老掌柜可怜我,每每见玄门中人总会告知我一声,听闻道长自蜀山而来乃仙家弟子灵力充沛……”
阳成心说这人看着瘦瘦弱弱期期艾艾的怎么话那么多?都搁哪了?左耳进右耳出,没仔细听。
两人一前一后向楼内深处走去,颜书生说了一大堆可算停了,警惕地打量四周环境。
阳成比他还警惕,手托着探查凶灵位置的罗盘,上了二楼。
二楼有个天井,井内密布刀剑,阳成看了一牙酸,心说这兄弟八成是在这里被万箭穿心死得太惨才会留下的。
颜书生的表情比他还难看,就像被万箭穿心的是他。他走到天井旁边,扶着栏杆向里望,看那架势很像是马上要高吟一首怀古悲今的诗。
阳成拉住他,“这楼经久失修,小心。”
颜书生把栏杆拍遍,蹲下身来,抱头痛哭。
“白兄!你好苦哇!”
阳成一怔。
颜查散第一次见到白玉堂,是他胡闹的时候。
抹了一脸黑泥,满嘴不对味的方言,好好的一个帅小伙装乞丐,装得还很像。
颜查散其实很羡慕白玉堂。
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白玉堂是真正的,话本里,所谓潇洒的江湖人。
无功名要求,无家室所累。
而且年少多金。
颜查散觉得最后一项很重要。
陷空岛大爷的伴当跑进来,恭恭敬敬地对那个欠着人家酒楼钱还打盹的乞丐说:“五爷,大爷说了,这四十两的酒钱还完了,这一百两您先拿着,再缺写信就行。”
颜查散手里的茶碗一歪。
有钱!
若说练武的不知文理诗词,可值得文生自豪一下,白玉堂却是个文武双全的,写得一手好字,风骨凛然。
颜查散想,怪道大家都迁就他,这人若是自己的弟弟,怕是要被宠上天。
后来他就真成了他的弟弟。
再后来他的死讯就砸了回来。
颜查散愣愣地发了一天的呆,一滴眼泪都流不出来。
雨墨哭的眼睛红肿得像桃子,侍立在一旁,抽抽噎噎。
颜查散忽然抬头,对面坐着的那个人,眉头紧锁,额上全是汗,一颗一颗凝着,很像泪珠。
阳成抽出剑,一直逼到颜查散的喉咙口。
“妖孽!诱我至此,有何居心!”
颜查散蹲在地上,大眼睛刚哭完水汪汪的,阳成的剑尖捅不下去,扎在他那一点皮肤上,森森剑气冻透了这个鬼魂。
“我是孤魂野鬼,白兄却还被束缚在这里,我求你,镇压他也好,驱赶他也好,别让他继续留在这里,生不得生,死不得死。”
阳成从业数年,头一次碰到鬼来求他捉鬼的事,他咬了咬牙,收剑归鞘:“那你先走吧,赶紧去投胎。”
颜查散站起身,拍拍衣摆的灰,一揖到地,“多谢。”
一缕青烟就在颜书生的头顶飘了出去,那后生踉跄了一下,揉揉头:“我怎么在这儿?”
阳成扶住他,书生连连致谢,上下一打量蓝成,脸色一变:“阁下是玄门中人?”
“正是。”
颜书生面上出了点轻蔑的意思,一拍袍袖要向外走,阳成一把拉住他:“你可知这里是什么地方?”
“荒山野庙,我怎么得知?”
阳成四下看了看,果然,刚刚还挂满蛛网的冲霄楼已然变作了挂满蛛网的破庙,而庙外却是荒郊野岭,方才门外分明是僻静街巷。
这是一个幻境,从阳成入城开始。
颜查散能造出这样一座城,怕是耗尽了他所有的修为,就为诱自己来此,再得知冲霄楼的消息。
想想也是,几百年都过去了,一栋木制小楼,怎会还如此结实?
阳成见那书生还要走,便又问道:“你先祖可曾传下家训,要你们请人镇压冲霄楼内冤魂?”
颜书生沉默,片刻后道:“是。”
“为何不请?”
“往事而已,何必在意,更何况‘子不语怪力乱神’我一届儒生,如何去信所谓崂山道士?”
阳成的脸色很难看。
几百年都过去了,物非人也非,谁还在乎当年的事?只怕在后代听来,三侠五义也不过是话本中的章回罢了。
阳成放开那书生,自己原地转了几圈,一脚踏破八卦迷魂阵。
原来早有高手在此封下阵法,冲霄楼还在,只是被隐于这层层阵法之后。
那楼里的凶灵,便一同被封住了。
数百年来,囚于一隅,不得日月精华滋养,徒然消耗自身魂魄,求天不应,叫地不灵。
罪大恶极,也不过得罚如此。
阳成冲进迷障里,手中仙剑剑身盈盈发光,照亮眼前的道路。
他转了几个拐角,眼前豁然开朗。
“网子里有了人了!”
“放箭!”
……
“禀王爷,看这百宝囊,这网中之人定是白玉堂。”
“扎得这般血肉模糊,真是可惜了他‘锦毛’之名。”
……
死得越是痛苦的人,怨念越重,有些甚至已成实体,往往压得前来镇压或是清除他们的玄门中人口吐鲜血。
阳成撑着阴气踏进天井,那网子还坠着,里面密密麻麻的全是弓箭。
网下吊着一把断剑,断口齐整,不像外力所为,更像是这剑自己断了自己。
那剑的另一半躺在地上,顺着它看上去,就是那凶灵。
阳成看清他容貌,吃了一惊。
但凡凶灵,虽不至青面獠牙,但也瞳孔泛白,面布黑丝,十分阴郁。
这凶灵面色如常,仿佛带着血色一般,神情更是十分平静。
莫不是已经成仙了?
四周的怨气沉沉地压过来,阳成锤了锤胸口。
该死,以貌取人,不对,取鬼了。
“哪家小子?”
“蜀山捉鬼的。”
白衣凶灵扯出一个笑容来。
“有趣有趣。”
他似乎很爱笑,在活着的时候。
笑起来,必定是张狂的,肆意的,无所畏惧的。
白衣凶灵拍拍他盘坐其上的棺材,“来来。”
阳成摸了摸下巴,一旋身坐了上去。
“有胆量,你是第一个敢坐上来的。”
阳成和他并肩坐着,他身上的气息就一丝一缕地飘过来,竟是清苦的甜香味。
艾蒿。
艾蒿驱邪,这凶灵却身藏艾蒿。蓝成诧异地看着他。
白衣凶灵想起来什么,伸手自怀中摸了片刻,取出四个油纸包的青团来。
“想必外面是清明了吧,吃个青团。”
阳成半信半疑地接过来,捧在手里,看着他。
白衣凶灵笑道:“吃吧,我不害人。”
阳成鬼使神差地咬了一口下去,眼前一阵恍惚。
金华白家。
没有哪个大侠文人不是从拖着鼻涕光屁股的小孩长过来的。
白玉堂就是。
白夫人在房里叫了两三个时辰,白老爷在房外来回转了两三个时辰。
门里门外地就听夫妇俩吵。
“保大人!”
“保孩子!”
白老爷一拳砸在门框上,“给我保大人!”
白夫人已经没力气喊了,满头大汗地躺着。
江宁女不知道从哪窜了出来,手上拿着俩根银针,径直往白夫人小腹扎去。
众人还没来得及反应,江宁女已经拎着孩子的脚把他提了起来。
那孩子不会哭,江宁女拍了他两下脚心,又狠狠拧了他屁股一把。
白玉堂,这个今后在江湖上可谓是掀起过一阵风浪的锦毛鼠,就这么没面子地,哭了。
白锦堂攥着给弟弟或者妹妹挑的小木人,看着白老爷替白夫人擦汗,江宁女替白玉堂洗澡,忽然一握拳。
他有弟弟了。
白玉堂很小很小的时候,和成年后的玉树临风是一点边都沾不上的,刚下生的婴儿通红着脸,皮肤满是褶皱,眼睛闭得死紧。
白锦堂扒在床边看他,伸手去摸他的小拳头。
婴儿的皮肤很嫩,白锦堂只觉得自己像触到了一块湿嫩嫩的豆腐,一摸上去,还会颤。
白玉堂忽然睁开眼睛,眸子黑亮黑亮,竟是透着寒气。
婴儿这个时候是看不见的,他只是转了转眼珠,瞳孔里没有聚焦,便又缓缓合上了。
白玉堂睡了,白锦堂却捂着胸口后退了好几步。
“娘亲,弟弟眼睛真亮。”
白夫人没说话,皱着眉看着沉睡中的白玉堂,眼神复杂。
白家西席的夫子捻着那几缕山羊胡,“春草如有意,罗生玉堂阴。”
白玉堂这个名字可以有很多解释,无不是富贵,奢华。
天赐的优秀。
白老爷连连摇头,白玉堂生于江南鱼米之乡,父母健在兄长宠爱,再加上这么个名字,吉祥到了头,怕他夭折。
白锦堂拉着白玉堂,理直气壮地跟父亲辩解:“玉堂就值得这些,肯定值得!”
白玉堂彼时尚不知名字为何物,拿着哥哥送的小木人,跟在白锦堂身后发呆。
成年后的白玉堂偶然在金华曲折的小巷中徘徊,锦缎白靴踏着青石板微微作响,有孩童在他身边笑闹着跑过去,玩着白玉堂不懂的游戏。
白玉堂看着孩子们的背影,想起那个有点傻乎乎的哥哥。
白玉堂的童年和旁人不同,刚懂事时就被西席按在座位上读书,稍大一点来了师父总算是躲开了老夫子的唠叨,但这师父一边捉弄他一边教武艺,他的日子很舒心白玉堂的却不那么痛快,奶娘也在那个时候搬出了白家,让当时还不太自立的白玉堂好生不快。
再后来,就是白家那场极大的变故。
于是对于白玉堂来说十六岁以前的日子简直想推倒重来,有趣的事屈指可数。
除了白锦堂。
在外人眼里,白锦堂可以用所有形容少年英才的词语来形容。舞勺之年的男孩玩命地蹿个,穿上剪裁合体的衣袍,已经有那么点玉面郎君的意思了,这时候他再拉着刚到他腰际的白玉堂上街,可就会惹得这位小祖宗不开心了。迎面碰上熟人总要说一句,你这弟弟怎么还这么点?
在白玉堂眼里,白锦堂就是一个标准的,傻,大,个。
这个想法一直持续到很多年以后,那人一瘸一拐地跑来,拉住他的手,深深地弯下腰喘气,只念叨着玉堂我终于找到你了。
白玉堂任由哥哥脏污的双手拽紧他的袖口,泪流满面。
“哥。”
阳成“哇”地一声醒过来,吐掉了嘴里的青团。
“你你你!!!”
“原来我还有个哥。”白衣凶灵一脸严肃地盯着阳成看。
“你给我下毒!”
“我说了我不害人。”
“那刚才那做梦一样的东西是怎么回事?”
白衣凶灵一摊手,“你们玄门中人应该比我清楚。”
阳成瞪着他,倒是也说不出话了。
他的确懂这是什么,白衣凶灵被困在此数百年,魂魄消耗严重,记忆飘散而出,许是曾有人给他供奉过青团,青团里的艾蒿吸走了这些记忆,如同一个匣子装敛着它们,而凶灵自身无处储存吃下的食物,只能对着它们,对着自己缺失的记忆,束手无策。
白衣凶灵盘腿坐在棺材上,手上托着另三个青团。
“你……还敢吃吗?”
“你还要看?万一接下来的是不好的记忆怎么办?”
“我都死了几百年了,好与坏,有什么分别吗?”
白衣凶灵又笑了,云淡风轻。
阳成知道,他活着的时候绝没有这样的洒脱。
必定是一个潇洒却不豁达的人,因为豁达的人绝不会像他死得这么早,这么快。
阳成想到他父亲的顾虑,一个人活得太顺遂,容貌太完美,真的会招来老天的妒忌。
第二个青团捧在手里,糯米已经有些发硬,阳成咽了口唾沫,一口咬了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