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吧 关注:726,999贴子:9,669,720
  • 11回复贴,共1

【读书疑问】《中医药法~是否贻笑古、今、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医药法~九死一生、九窍全通~还差“一窍不通”……只要文明延续~中医药必有辉煌……贫穷思饱富,饱富思淫欲,淫欲必伤残,伤残求“养、治”……只有中医药才是“知生、顺生、养生、治生”的学问……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的学问……
正所谓:生长壮老已~生长化生藏~升降浮沉~生升不息……
《无“证”中医坚守记》
医道有训:踏入医门,终身不二!
医之为道,不穷其一生难得其要!
我是中医药人~“道”地的传统中医人~
在中医药的道路上~“是非善恶、五味杂陈”~我们最清楚~也永远不会忘记~愿每一位“中医药人”都能挑起中医药的大旗~摇喊到死!(无愧于前贤,无悔于后者)
公孙冲脉胃心胸,三里配穴腹痛停
这是一位孩子,目测十三四岁左右~在父母的陪同下,出现在了我的面前……面容痛苦,双手紧按肚脐小腹……
他的父亲说:小孩肚子痛~麻烦你们给治治……听朋友说去年肚子痛在你们这里给治好的,到现在没犯过~说你们这里治病挺管……
此时旁边孩子的母亲焦躁的看着我们~正所谓:……天下父母心阿……在此时让人备感入心……我招呼着孩子坐下,询问痛多久了?孩子说痛好久了……这时的母亲插话说:哎呀~痛了好几年了~动不动就肚子痛~县医院、市医院、省医院都查了~说淋巴结什么的……这时的父亲插话说:前几天刚从省医院回来~县医院和市医院都查不出来~所以去哩省哩~说没什么大毛病,就是有轻微的淋巴皆肿大什么的,我不清楚啥?拿里药也不管用,孩子还是痛~昨天碰到朋友介绍说你们这里治的好,今天就找来了……
我沉静的问孩子及其父母:肚子痛也呕吐吗?孩子母亲说吐,吐饭吐水的……看着孩子痛苦不堪的表情~此时的我脑海里第一涌现的就是“全息疗法”~第二掌骨侧全息疗法,且又属阳明经~我抓起孩子的手,在脾胃的点上用大拇指来回揉、按、掐,并询问孩子痛的轻了吗?孩子轻轻的说:轻点了~没之前那么痛了……然后我给孩子说躺床上吧……孩子起身躺在了床上……我温馨的问孩子:扎过针吗?此时我拿出针具(这是当地“某”部门压制我的要“器”阿)~用夹子夹出两根一点五寸的银针让孩子看(本以为孩子会害怕~毕竟怕这小针的人可是大有人在,特别是孩子)问:害怕吗?没想到又一次出乎我的意料~孩子坚定的说不怕……我看着孩子心想可能是肚子久痛已经让孩子不畏惧这轻微的针痒之感了吧……
我让孩子把裤子卷到露出“足三里”的位置~我用手点按着~同时也揉按“公孙”穴……正所谓:公孙冲脉胃心胸,一针便止九种痛;三里合穴治六腑,下针便觉云雾清……我拿起已经经过消毒的针,一手掐按着公孙~正所谓善用针着信其左,必有掐按荡散之功~然后迅速刺入公孙穴一寸左右,行针问孩子麻胀吗?孩子点头说麻……之后又以同样的手法刺入足三里~行针但觉针感已至~便询问还痛吗?孩子一脸惊奇和呆萌,自己寻思了一会说:不痛了~不痛了……此时孩子的父母露出轻松的笑容……
就这样留针半小时左右,行针四次起了针~孩子穿上鞋走出门吐了两三口黄浊苦汁,并轻松的走回来~完全跟没病过一样……父母交过钱迫切的说:要是早知道你这里,也不用东奔西跑了~花那么多冤枉钱,孩子还遭罪……我沉静的给孩子的父母说:痛那么久了~不一定一次就针好~要是在疼就在来针两回……就这样一家人欢快的走了~连说着谢谢……
一晃半年过去了~孩子一家人在没来过……
针道~易陈而难入~粗守关,上守机~粗守形,上守神~意到气到沉疴起~如风吹云必有立竿见影之效~用针贵在调经“气”,贵专不贵多~针多必乱经气,耗真气而伤元气……那些所谓的创新“针”法……你们懂“针”了吗?《灵枢》九卷这样的有趣故事书~你们没读过吧……《中医药法》很重要~不还是“人”去执行……哎~窑子店都开在谁眼皮底下呢……中医药法都已经这样了~相关部门得逞了……请人类永远记住~“证”不会治病……会调理疾病的是“人”!(我相信每一位坚守在中医药事业的人都和我一样:穷经皓首,无暇交友……当今时代什么最危险?无证行医最危险……然而~踏入医门,终身不二)
是谁局部一“桶”针~现代如此玄而神!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5-01 14:33回复
    。现在有挺多人被淫欲带来的症状所困。。我就是其中一个。。以后得有更多吧。。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7-05-01 15:29
    回复
      2025-09-02 01:22: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只有中医药才是“知生、顺生、养生、治生”的学问!是这么个理!
      踏入医门,终身不二!嗯,有道理,不过那是指虚心善学者,自傲又不善学者,都学成了二货了,还不自知呢...呵呵...
      医之为道,不穷其一生难得其要!不哇...这吧里有人自称读三天伤寒就通了,认为仲景之书也不过如此,怎么可能用一生呢?!...是仲景是弱智,还是三天通伤寒是弱智?这还得真的看人的脑袋里水量的程度来决定...
      我是“道”地的传统中医人~这个最难...走纯中医路!难那!...
      个人观点:中医呢,自古来自于民间,鱼儿离不开水,鱼悦水中,水也活着,鱼也活着,鱼因水养久则能化龙,水因能育鱼而生生不息,两得相彰,互为依存,中医的生命就在于此!谁也离不开谁,中医离开民间,衰亡难免,中医全盘西化,死路一条


      4楼2017-09-03 09:29
      回复
        您好,如看到我留言可回复一下吗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8-06-21 23:58
        收起回复
          搂主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8-06-21 23:59
          回复
            在吗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8-06-21 23:59
            回复
              来一波医书
              凑下热闹


              IP属地:湖北9楼2018-06-22 22: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