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吧 关注:78,272贴子:1,845,448
  • 8回复贴,共1

救命救命~~~~救命啊~功课要调查啊~大家帮帮忙~在线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已经拖了两日啦~~明天一定要交功课~~~整个小组的命运都在我手上啊~大家一定要帮帮忙啊~
我知道刘翔的FANS们都很热心的~我也非常喜欢刘翔啊~
说回正题先...

请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消费观~
例如~你消费的心理是怎样的~是从众还是求异的还是理智的~
举一些比较具体的事例~
还有~大家通常都会把钱花在哪里~
总之~有什么说什么~

在线等~谢谢~谢谢~谢谢~~


1楼2004-10-10 21:05回复
    理智的,有时会从一点众,例如服装什么的。包含理智的从众


    2楼2004-10-10 21:09
    回复
      2025-09-02 13:56: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心情好的时候,也会求异。随心情而定。至于消费,一般都是消费在吃,用,例如跟自己生活相关的电器,健身器材什么的,也喜欢旅游。现代人,都更喜欢把钱花费在提高自身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上。再就是智力投资了,因为毕竟知识是无止境的


      3楼2004-10-10 21:13
      回复
        • 61.153.253.*
        消费者的成熟是一个旅游大国走向成熟的必要条件。长期以来,国内的旅游者在旅游消费当中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这种现象在最初的几个“黄金周”中仍很明显。出游时片面追求热点旅游景点;对目的地情况和有关信息了解不多,在没有客票或住宿保证的前提下盲目出行;参加旅游团队时不和旅行社签约或对于具体的条款缺乏推敲等等。人们也许不会忘记,“黄金周”实施初期,假日旅游的火爆使趋向热点旅游景区的游客拥挤不堪,一些游客甚至由于没有订到交通客票耽误了返程,个别地方还出现了旅游者露宿街头的现象。一些没有与旅行社签约的游客,在假日旅游中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无法通过合法的渠道得到补偿。 

          教训教育了人们,中国的旅游者在经历了短短的几个“黄金周”之后,迅速成熟起来。旅游者更加理性,出行更有计划性,在随后的几个“黄金周”当中所表现出的旺季提前来临、旺季时间延长、旅游热点分散等特点,都是旅游者为避开出游高峰、提前或推后出行时间、去向温冷点旅游、变长线为短线游等理性消费行为的体现。每逢“黄金周”制定出游计划时,旅游者都懂得了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目的地信息并且提前做好各种预定。因此,假日旅游在加速消费者成熟的同时,也为假日旅游自身创造了宽松条件。 

          消费观念加速转变 

          假日旅游成为经济增长点的事实,对传统消费观念产生很大冲击,加速了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由于中国历史上长期延续的自然经济,形成了中国公民自给自足、封闭式的消费观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传统、落后的消费观念受到很大冲击,新的现代消费观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但传统消费观念根深蒂固,仍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在人们的消费行为中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随着假日旅游的兴起,旅游消费渐成时尚。 

          旅行社是靠规模效益、专业化服务创造利润空间。今年春季“黄金周”,国内游客参加旅行社组团的比重稳步增长,“要旅游,找旅行社”逐渐为旅游者所接受。随着旅行社服务质量保障能力的提高和行业信誉度的增强,国内游客切身体会到,找旅行社旅游,不但省力、省心,而且省钱。这个“三省”的概念在消费者的心目中逐步形成。因此旅游的组织化程度相应提高。随着“黄金周”均衡化程度、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安全秩序和质量效益就更有保证


        4楼2004-10-10 21:16
        回复
          • 61.153.253.*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 

            往年春节期间,在省城各大超市里购买蔬菜水果及肉食品的人很少,但今年春节期间记者发现在省城各大超市里购买蔬菜水果及肉食品的人络绎不绝。在省城一家超市,一位正在购买蔬菜的市民道出了其中原委:“往年过年前我们就买好了所有节日期间的必需品,尤其是招待客人的水果蔬菜及肉食品,但买了之后没地方搁。今年我决定现需现买,需要什么买什么,所以水果、蔬菜及肉食品都是新鲜的。” 

            现在持这种观点的市民还真不少,一位先生说:“往年过年时,为了招待亲朋好友,必须在过年前的几天就开始准备,真是累人,今年我决定提前和亲朋好友电话预约,哪一天要到我家来,我才去超市购买必需品,需要什么买什么。这不,今天我家要来几位同事,我这才去买了一些新鲜蔬菜水果及食品。”


          5楼2004-10-10 21:17
          回复
            多谢~
            希望大家可以再发表一下自己的真实感受~


            8楼2004-10-10 21:22
            回复
              • 61.153.253.*
              零点调查与远景投资合作的最新调查显示,在2210名受访人群中,贷记卡拥有率为10.2%,透支比例为4.8%。 

                从透支用途看,消费者使用贷记卡透支最主要的用途是“平时购买家庭日用品”,之后依次是“休闲娱乐”和“到外地旅游或出差”。而类似于购房、购车、家居装修等大额支出,消费者使用贷记卡透支功能的 
              比例要低很多。 

                月均透支2.1次 

                调查显示,透支功能使用者月平均透支次数为2.1次,其中65.5%的人月均透支次数在3次之内,明确表示月平均透支次数在3次以上者仅占6%。 

                透支功能使用者平均单次透支额度约为943元,有近一半的透支功能使用者单次平均透支额度在500元之内,6成的人单次平均透支额度在1000元之内,明确表示单次平均透支额度在2000元以上者仅为6%。 

                从人群特征看,透支群体相对更多地分布在23~40岁之间、个人月收入水平在1000元以上的女性中。可见,这是一个以中青年女性及职员为主的群体。非常规的即时消费行为常常会成为“透支消费”的直接动因。 

                而中年女性多数承担着家庭日常采购的责任,购物的高频度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出于应急需要的透支行为。 

                多用途透支群体相对更多地分布在女性、40岁以上、个人月收入水平在2001~3000元之间、普通职员这样一个人群中。可见,中高收入水平的中年女性职员群体有更多比例的人将透支消费用于更多的用途。 

                零点研究人员认为,中国透支消费现状预示着,在贷记卡的促销上,应该推出更多面向中青年女性的促销方式。 

                透支主要为应急 

                关于还款方式,有2/3的人“会在免息期内偿还全部透支额”,这一数据进一步地佐证了:目前消费者使用透支功能主要是满足应急之需,并非真正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借钱消费”。 

                对现有的透支服务,消费者普遍介于“比较满意”和“一般”之间。消费者最不满意的地方是“在经济上有损失(如年费、利息等)”,占不满意总数的97%。 

                受访者中,60%的人抱有“挣多少花多少”的观念,仅有7%的人赞同“借钱消费,提前享受”。与总体相比,透支功能使用人群的消费观念要前卫得多。在已经“借钱消费”的这个人群中,仍然有43.3%的人主要基于“应急”目的而“借钱”。(


              9楼2004-10-10 21:23
              回复
                谢谢~
                希望大家能再提供更多的资料~
                多谢合作~


                13楼2004-10-10 21:40
                回复
                  2025-09-02 13:50: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20.172.88.*
                  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


                  14楼2004-10-10 21: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