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06日漏签0天
途牛吧 关注:745,605贴子:499,073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下一页 尾页
  • 24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途牛吧
>0< 加载中...

【途牛去旅游】三月邂逅川沙老街·精彩掠影.如梦如幻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途牛旅游网🐾
  • 亮了瞎了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邂逅川沙老街
说说这次旅行

邂逅川沙老街:百年的低吟

洒却雨珠的红叶

川沙,上海市区周边最古老的集镇、县城之一。最早被称为“八团镇”,因沿海滩地而盛产食盐。明嘉靖年间设川沙堡,清乾隆年间改松江董漕同知,为海防清军同知。清嘉庆十年设上海县高昌乡滨海地区置川沙厅,辛亥革命后设置县公署,民国16年(1927年)改为县。1958年由江苏省划归上海市。1992年政府撤销川沙县成川沙新镇,隶属浦东新区。 明清时代川沙城及周边位置图


  • 途牛旅游网🐾
  • 亮了瞎了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黄炎培故居

位于川沙新镇兰芬堂74弄1-8号的内史第,这里曾是民国宋氏家族的诞生地,著名学者黄炎培、胡适等近代名人也曾在此居住,现为黄炎培故居。

“内史第”精致的雕花仪门,飞檐翘角,正面有象征晚清建筑风格的“凤戏牡丹”、“状元游街”等砖雕图案,中间镶有“华堂映日”四字,仪门背后有“凤戏牡丹”图、下有“德厚春秋”四字。这是典型的晚清建筑设计风格;门楼两旁为“状元游京城”、“状元献宝”砖雕图案。

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内阁中书沈树镛所建的内史第。沈树镛是位收藏家,将计汉碑、六朝造像、唐石、宋石等众多文物精品藏于这里。清光绪十六年(1890),宋嘉树(宋氏三姐妹之父)任川沙地方的牧师,他与倪桂珍(宋氏三姐妹之母)居住于此,据考证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皆诞生于此。俞平伯之父俞樾曾感叹内史第“文物古迹,富甲东南”;黄炎培曾说过“浦东文化在川沙,川沙文化在内史第”,内史第是川沙最富人文底蕴的所在。

川沙中市街36号-38号,宋庆龄的外祖家,宋庆龄曾在此地接受启蒙教育。

走累了,随便找一家咖啡馆小憩。

抑或在“古雅斎”泡上一壶清茶。

当然最诱人的,还是在“面对面”面馆点上一碗最爱吃的鳝丝面。

吃完面,在面店隔着冬日的玻璃窗,一边欣赏冬日的落叶一边发呆。

等待在冬日的午后。
透过面馆二楼的窗棂,仿佛可以听到冬日已枯黄的梧桐叶在离别之际低吟,这样的场景在中市街也许已经百余次。


2025-08-06 22:13: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途牛旅游网🐾
  • 亮了瞎了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叩开历史的门环,瞬间穿越回百多年前,黄炎培老先生空谷足音、宋氏姐妹童真的歌唱、胡适母子寄篱胡万和茶庄的惆怅,仿佛在周遭一一浮现。

踱步初冬蒙蒙细雨中的川沙老街,感慨万千——他承载着太多的记忆和情感:曾经的繁华和温暖,伤感与散淡,风起于青萍之末,消散在一缕轻风。

初冬的细雨中,摇曳的红枫百年来仿佛仍在聆听宋氏姐妹的吟唱。


  • 途牛旅游网🐾
  • 亮了瞎了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交通及路线
随着至浦东机场地铁二号线东延伸段的开通,从上海市区前往偏远川沙的交通变得非常便利。乘坐地铁二号线川沙站下,当然自驾也是不错的选择。
出了地铁站,先遇上川沙公园。出了公园步行即可到达川沙老街。川沙老街并非一条街,而是一个街区。路线安排可以从南市街进去绕一周或是中间横穿从中市街出来(中市街沿街四十二弄向北约50米即可捡到耶稣圣心天主堂,沿街还有一些特色茶室、咖啡厅以及面对面面馆,这家面馆非常不错,隆重推荐),再参观旧川沙城护城河、古城墙公园、内史第(含宋氏纪念馆、黄炎培故居)和川沙营造馆,老街总体规模并不大,加上休息时间一天足够逛完。
川沙老街街区景点标注图及建议路线见下图:

总体路线图街区图及推荐路线



  • 途牛旅游网🐾
  • 亮了瞎了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中市街·青萍之末
在昔地方交通行政,仅仅限于河渠、道路与人力舟车而已。川沙以邻近上海故,在清季即有邮电之设置。嗣以地方之发达,人事之要求,乃设交通局。自上川铁道通行,遂成绝有力之交通主干,四乡公路、邻区航运,相继而兴。邦人君子,对于交通公益,发生浓厚之兴趣,有集令骤资,分年兴筑者。一时私人筑路建桥,蔚成风气。循是以进,若干年后,蕞尔川沙,当有较速之发展。但地方教育与生产,必须同时相伴进行,确立基础。否则交通利器,适足为大都市不良风气与外国输入之珍奇作前驱耳。”——黄炎培《川沙县志》
民国时期黄炎培主纂的《川沙县志》是举国公认的名志。黄炎培在上述《川沙县志》关于川沙交通的规划,既显示其卓越的政务才能,也说明川沙在民国时期相当繁华。

明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地区受到倭寇侵扰,川沙因其处于东海之滨更是倭患严重,百姓苦不堪言。在明朝政府军在当地抗倭不力的形势下,川沙儒经太学生乔镗招募乡勇,训练兵术,率300余兵士在川沙以东的潘家桥阻击倭寇,并在嘉定县丞张潮的配合下聚歼700余名倭寇。乔镗也因此被明朝赐五品衔。但后来乔镗却因遭遇诽谤,含冤死去。其子乔木发奋读书于隆庆二年(1568年)考中进士,官至井陉兵备道,成为隆庆至万历年间的名臣。乔镗因子显贵,获赠赐奉政大夫、福建参政。

川沙百姓在川沙城西门建起了一座仰德祠,并在川沙城中心树起了石牌楼,后因乔木、乔拱璧父子接连考中进士,在此又建造了“父子进士坊”,上刻阴文“文武为宪”。抗战期间,“文武为宪”匾额被侵华日军掠走,据说匾额上记载有乔氏父子的抗倭事迹。


初冬的老街,宁谧祥和。

川沙老街街区多保留木质结构及清朝和民国时期建筑风貌。


中市街上的“遇见幸福”甜品站


  • 途牛旅游网🐾
  • 亮了瞎了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宋庆龄母亲倪桂珍出生地是川沙中市街36-38号,这里也成为宋氏姐妹接受启蒙教育的地方。

解放前川沙钱庄旧址。

中市街“一粟陶瓷”陶瓷店。

中市街咖啡店铭牌。

风干的香肠。

中市街以牌楼桥为中心,东西约长300米,东面至东城壕路。

南市街的路牌。

南市街的建筑均呈明清风格。全长约130米,宽约4米,为特色书画、礼品、古玩一条街。

旧民丰酒酱南货商店。

丁家花园坐落于北市街、新川路口,大会堂对面,建于1935年,是典型的石库门建筑,曾是建国后第一个川沙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修缮后的丁家花园作为“川沙历史文化陈列馆”,向公众开放。川沙营造馆就设于此。


  • 途牛旅游网🐾
  • 亮了瞎了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面对面”面馆·不如偶遇

中午时分,在中市街找到了位于川沙镇中市街59号的“面对面”面馆。

怎么也联想不到,如此古朴文艺装饰风格的木质建筑能和面馆联系在一起。

不多说了,上实拍图

鼎鲜面镇楼,他家的招牌面。

梭子蟹面,老板说他家用的梭子蟹比外面足足多1~2两,货真料足。

鲜美的黄鱼面

笔者最爱的爆炒鳝丝面。

将牛肉煮得酥烂的台式牛肉面


富有江南韵味的雨伞。面馆的装饰虽然简单,但是非常精心。


  • 途牛旅游网🐾
  • 亮了瞎了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吃完面上二楼泡壶茶,约上朋友蹲坐在暖暖的木屋一起聊聊天,大概是冬日下雨的午后最惬意的事情。


透过玻璃望着窗外的梧桐和对家屋顶的青瓦。

国风风格妆点的店堂。


我(右)和“面对面”掌柜赵先生(左)。赵先生夫妇两人去年双双辞职,为共同创业而开设了这爿“面对面”面馆,夫妇倆非常热情。“混搭小店、用心慢慢经营,努力营造舒适、愿意在这里同朋友们面对面聊天和吃饭”是赵宁夫妇开创这爿小店的初衷,总体感觉这家店充满恬静而温馨的氛围。

古雅斎是利用中市街原有建筑改造而成的茶室,还兼做茶壶茶具生意。


茶室的大门非常考究,木质铁环,富有明清时代韵味。


2025-08-06 22:07: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途牛旅游网🐾
  • 亮了瞎了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一进大门就看见达摩坐化的雕塑。

满墙陈列的铸铁壶。

铸铁壶



铸铁壶、瓷杯、木质茶海,彰显中国古韵茶道艺术。

在幽暗的灯光下,茶具显得非常古朴有韵味。

已明清风格的窗棂作为墙面装饰的茶室。

茶店一角

摆放茶具的木架。


  • 途牛旅游网🐾
  • 亮了瞎了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透过窗格看到的天井水缸。这种水缸除了装饰外,其存储的水还能作为消防应急用水。

达摩木画:茶室的禅宗文化。


  • 途牛旅游网🐾
  • 亮了瞎了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耶稣圣心堂·半世的执着
川沙镇耶稣圣心天主堂在上海小有名气,虽然比不上佘山天主教堂有名,但历史同样悠久。这座教堂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早在清咸丰六年(1856年),法籍神甫费致和来川沙城厢镇,购得财神庙地基,拟建造天主教堂却因故未成,后由法籍神甫康治泰兴工建成,定名为“耶稣主心堂”。后本堂神甫黄重裳之亲戚,海门郁兰生先生示愿独资改建大堂,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五月二十四行奠基礼,是年冬季竣工,十二年十日行落成礼典,且更名为“耶稣圣心堂”。教堂的建设周期超过半个世纪。
耶稣圣心堂占地面积5040平方米,其中主教堂占地575.49平方米,整幢建筑显得简洁、庄重、敦实。

建筑呈上下两层,平面呈拉丁十字式。外形为单钟塔哥特式建筑。钟楼位于主立面入口上部,顶端为尖锥形塔尖,内悬铜钟三只。

教堂外墙为青、红两色相间砌成的清水墙,门窗均为尖券。“文革”期间,天主堂内部设施悉遭破坏,直至1982年圣诞节举行重启礼典。1998年,在堂外新建了玄义玫瑰圣母亭一座。教堂外的玄义玫瑰圣母亭。


  • 途牛旅游网🐾
  • 亮了瞎了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古城墙公园·不屈的御寇河

川沙古城墙公园位于新川路171号观澜小学(原为黄炎培创办的“川沙小学堂”)内,始建于明代,现仅存东南一角。公园内有魁星阁、岳碑阁、笔塔等建筑。


川沙古城墙遗址。

川沙古城墙建于1557年,是为抵御倭寇入侵而建。明朝嘉靖年间,骚乱川沙的倭寇大都聚集在川沙洼,经由水路,由洼口登岸侵犯。在川沙儒经太学生乔镗提议下,川沙沿老护塘东侧开凿一河道,以阻挡倭寇的入侵。政府很快采纳了乔镗的建议,并让他领衔开河。不多久河道顺利竣工,北自九团黄家湾起,蜿蜒流至一团(今南江大团镇),长90余里,人称“御寇河”、“备难河”。乔镗后又带领当地乡亲父老,历时3个月筑起了川沙城墙。目前古城墙尚留60余米,占地约2000平方米。城墙上有一座岳碑亭(区级文物),亭内保存着拓刻岳飞手迹的石碑。该手迹是岳飞勉励友人振作抗敌的一首七绝。

城墙上另有魁星阁、文笔塔等建筑,掩映于古木繁花中。在古城墙的东面,沿小路往南,可见古城墙全貌。


古城墙下的野花野草。

古城墙公园与观澜小学一墙之隔,隔墙上悬挂宣传川沙历史文化的诗句。


  • 途牛旅游网🐾
  • 亮了瞎了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古城墙高约9米。墙砖由于年代久远已布满了青苔。砖大小各不一致是川沙古城墙最独特的地方。这是因为当年城墙完全由川沙百姓为抵御倭寇入侵自发修建,所以城砖并没有统一的规格。当年凭借此城墙,川沙人民曾成功击退倭寇侵袭。

古城墙的铁炮,历经百年仍作为一种象征守护着川沙城。

古城墙炮台,通过垛口可以监视墙外。


  • 途牛旅游网🐾
  • 亮了瞎了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雨中的城墙垛口

沿着石阶来到古城墙上面,在魁星阁的东面,两棵百年老树神奇地“缠绕”在一起,生长在城墙炮台的边缘,这两棵古树被园林专家誉为“上海地区不可多得的天然盆景”。

古城墙借地势沿地形而伸

护城河上的百年古桥。


2025-08-06 22:01: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途牛旅游网🐾
  • 亮了瞎了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川沙营造馆一营造业溯源

川沙营造馆的主题有三主题一:一把泥刀走天下——川沙营造业溯源主题二:”浦东鲁班“一代宗师——近代上海营造业领袖杨斯盛主题三:筑造 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名建筑与营造企业家以视频、实物、史料等较全面地展示了川沙营造业的形成、发展的历史、在上海市建筑界的地位及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

主题一:一把泥刀走天下

主题二:”浦东鲁班“一代宗师

主题三:筑造 远东第一大都市

鲁班像及生平简介。


川沙营造业简介。

王松云生平。

晚晴、民国时期川沙地图。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下一页 尾页
  • 24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途牛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