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轶在说------访《生活》“当家小生”
转载中国电视报 作者:熊曦
在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里朱轶算是比较另类的,外表绝对不够出众,声音也远不及那些得天独厚的“金嗓子”们,可就是那么一个圆圆脸、小小眼、话说快了甚至有点口吃的家伙已然成为经济频道《生活》栏目的“当家小生”了。总结他的特质,最突出的便是:能说。
1998年还在家乡武汉读大学的朱轶参加了市里的首届司仪大赛,学过相声的他玩儿似的就拿了第一名。不久湖北卫视推出了一档新的综艺栏目,导演看中了这个其貌不扬却特别能说的“金牌司仪”,于是朱轶靠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正式走上荧屏。
后来还同时兼任三个不同栏目的主持人。2000年,央视经济频道改版,当时《生活》栏目的制片人,看到朱轶在湖北卫视“上蹿下跳”的表现,便邀请他到栏目组试镜。
初到央视,开朗随和的朱轶很快在“龙行天下”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他很喜欢外景主持的位置,身心愉悦地穿行在名山大川之间,那份自然流露的快乐心情也感染了不少电视机前的观众。不过在福建山区的一次经历颇为惊险:“我们乘坐的一辆桑塔纳在盘山路上为了躲避违章超行的另一辆小车,突然翻到了路边两米深的沟里!我坐在边上赶紧先爬了出去,然后开始救坐在里面的摄像师,谁知他先把相机递了出来,让我赶紧拍下这个场面,我就浑身是泥地拍呀拍。
掌勺《满汉全席》
2001年,《生活》推出了《满汉全席》烹饪大赛,朱轶化身“大料”,给这档节目调配出一种别样的味道:不是那么一本正经,介绍起菜品渊源、营养做法以及烹饪中的掌故却又头头是道。在许多人看来,他那不甚苗条的身材恰好有点美食家的模样,真是与这档节目挺合适的。
对此朱轶自信地说:“原来我就是爱吃之人,对锅碗瓢盆很有感情;参加《满汉全席》的厨师基本上又都是称得上中国烹饪大师的人,还有很多与之相关的专家,经常和他们交流,说话全得是烹饪方面的术语,所以我的解说绝对专业。一道菜端上来,尝一尝就能知道个大概了,像这道牛肉……”他指着面前的菜就地取材现身说法:“原本是道广东菜,将牛肉切成丁,用刀拍松了……这样入口才酥软……裹上面粉放入滚油炸到金黄,捞出来再放入温油里炸熟……一定要炸两次,保证外焦里嫩……现在菜里又用辣椒做配料,因此这是一道混合了粤菜风格的川菜。”不过号称“专业烹饪解说人”的朱轶对于烹饪的心得言简意赅:“关键是调料,买对了调料,即便是稍微处理的食材,放进去简单地炒一炒都能有意想不到的好味道。”
朱轶全新“说计”
《满汉全席》里“调昧”4年多后,朱轶在《生活》中有了新的阵地——《朱轶说计》。只见他一身黑衣站在黑色的背景前,灯光勾勒的身影若隐若现,不动声色的表情配上波澜不惊且略带调侃讽刺的语气,和以往的形象大相径庭。
然而这个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单元,的确是为朱轶量身制造,在评说的形态里最大限度突出了个人特色,夹叙夹议,亦庄亦谐,目光经常神经质地飘向某个角落或是时不常地从怀里掏出道具的举动都极具戏剧性,说到兴头上的戛然而止,让人意犹未尽之余充满期待。
工作之余,朱轶最大的爱好就是摄影,自称是资深业余玩家,在经常出没的摄影论坛上,他的网名便是“嘴劲”:“‘非典’期间我戴着大口罩在地铁里偷拍卖盗版光盘的小贩,一个同样戴口罩的大妈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你是朱轶吧?’”
生活中的朱轶和电视上的样子差不太多,快言快语,一贯的朱氏幽默。我突然想到,这个采访取什么题目好呢?莫不如用《朱轶在说》最合适了。
转载中国电视报 作者:熊曦
在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里朱轶算是比较另类的,外表绝对不够出众,声音也远不及那些得天独厚的“金嗓子”们,可就是那么一个圆圆脸、小小眼、话说快了甚至有点口吃的家伙已然成为经济频道《生活》栏目的“当家小生”了。总结他的特质,最突出的便是:能说。
1998年还在家乡武汉读大学的朱轶参加了市里的首届司仪大赛,学过相声的他玩儿似的就拿了第一名。不久湖北卫视推出了一档新的综艺栏目,导演看中了这个其貌不扬却特别能说的“金牌司仪”,于是朱轶靠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正式走上荧屏。
后来还同时兼任三个不同栏目的主持人。2000年,央视经济频道改版,当时《生活》栏目的制片人,看到朱轶在湖北卫视“上蹿下跳”的表现,便邀请他到栏目组试镜。
初到央视,开朗随和的朱轶很快在“龙行天下”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他很喜欢外景主持的位置,身心愉悦地穿行在名山大川之间,那份自然流露的快乐心情也感染了不少电视机前的观众。不过在福建山区的一次经历颇为惊险:“我们乘坐的一辆桑塔纳在盘山路上为了躲避违章超行的另一辆小车,突然翻到了路边两米深的沟里!我坐在边上赶紧先爬了出去,然后开始救坐在里面的摄像师,谁知他先把相机递了出来,让我赶紧拍下这个场面,我就浑身是泥地拍呀拍。
掌勺《满汉全席》
2001年,《生活》推出了《满汉全席》烹饪大赛,朱轶化身“大料”,给这档节目调配出一种别样的味道:不是那么一本正经,介绍起菜品渊源、营养做法以及烹饪中的掌故却又头头是道。在许多人看来,他那不甚苗条的身材恰好有点美食家的模样,真是与这档节目挺合适的。
对此朱轶自信地说:“原来我就是爱吃之人,对锅碗瓢盆很有感情;参加《满汉全席》的厨师基本上又都是称得上中国烹饪大师的人,还有很多与之相关的专家,经常和他们交流,说话全得是烹饪方面的术语,所以我的解说绝对专业。一道菜端上来,尝一尝就能知道个大概了,像这道牛肉……”他指着面前的菜就地取材现身说法:“原本是道广东菜,将牛肉切成丁,用刀拍松了……这样入口才酥软……裹上面粉放入滚油炸到金黄,捞出来再放入温油里炸熟……一定要炸两次,保证外焦里嫩……现在菜里又用辣椒做配料,因此这是一道混合了粤菜风格的川菜。”不过号称“专业烹饪解说人”的朱轶对于烹饪的心得言简意赅:“关键是调料,买对了调料,即便是稍微处理的食材,放进去简单地炒一炒都能有意想不到的好味道。”
朱轶全新“说计”
《满汉全席》里“调昧”4年多后,朱轶在《生活》中有了新的阵地——《朱轶说计》。只见他一身黑衣站在黑色的背景前,灯光勾勒的身影若隐若现,不动声色的表情配上波澜不惊且略带调侃讽刺的语气,和以往的形象大相径庭。
然而这个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单元,的确是为朱轶量身制造,在评说的形态里最大限度突出了个人特色,夹叙夹议,亦庄亦谐,目光经常神经质地飘向某个角落或是时不常地从怀里掏出道具的举动都极具戏剧性,说到兴头上的戛然而止,让人意犹未尽之余充满期待。
工作之余,朱轶最大的爱好就是摄影,自称是资深业余玩家,在经常出没的摄影论坛上,他的网名便是“嘴劲”:“‘非典’期间我戴着大口罩在地铁里偷拍卖盗版光盘的小贩,一个同样戴口罩的大妈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你是朱轶吧?’”
生活中的朱轶和电视上的样子差不太多,快言快语,一贯的朱氏幽默。我突然想到,这个采访取什么题目好呢?莫不如用《朱轶在说》最合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