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洞天福地吧 关注:375贴子:1,241
  • 5回复贴,共1

第四大洞天~华山~三元极真之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华山,为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西岳,位于陕西省华阴县南,海拔约二千二百公尺,广十里,属秦岭东段。《水经注》谓:“远而望之若花状”,“西方为华山,少阴用事,万物生华,故日华”,故名“华山”。又因其西有少华山,亦称太华山。
华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截至2013年华山共有72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都龙庙、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著名的道教高人。
  风景秀丽的华山,不仅是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也是道教有名的“洞天福地”。华山怪百林立,逮洞遍布,据《云笈七签·洞天福地记》云,华山西元洞,又名三元极真洞天,为十大洞天中之第四洞天。《华岳志》称它”天地高大,日月星辰,风云草木与外无异官阙楼台尽是七宝所成,旁生紫林芳花,五髓金精,乃洞天之境。”
五岳之中,西岳华山因邻近汉唐都城长安,故长期备受尊崇。东汉时就传说西岳神君能兴云雨,产万物,通精气,有益于人,朝庭祭祀,礼同三公。纬书称华山神姓浩名郁狩。
《云笈七签》称,少昊为白帝,治西岳,上应井鬼之精,下镇秦之分野。华山神服白袍,戴太初冠,佩开天通真印,乘白龙,领仙官玉女四千馀人。职掌五金陶铸坑治, 兼羽禽飞鸟之事。“称华山神眼白袍,戴太初九流之冠,佩开天通真之印,乘白龙,领仙官王女四千一百人。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4-07 14:01回复
    华山道教简史
    华山作为人们崇敬和谒拜神祗的场所由来已久,一直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据《华山经》云:华山“白帝少昊司之,百神之所冢也。盘古死,委厥足巨灵掌以通河曲。轩辕氏莅止,乃会神祗。”相传尧、舜及周武王都曾巡狩华山,《庄子·天地篇》中“华封三祝”就是讲尧巡狩华山,华封人祝其寿、富、多男子的故事。《尚书》中则有舜巡狩西岳华山的记载。
    华山历来也是道教徒向往的修炼之地,早在道教形成以前,它的前身“方仙道”、“黄老道”时期,就有很多著名的神仙家们在华山隐居修道。如古代神仙冯夷、青鸟公、毛女、赤斧、古丈夫、箫史,弄玉、三茅真人等等,都是在华山成仙得道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记有茅山道祖师茅盈的曾祖茅潆于秦始皇三十一年九月庚子,在华山白日昇天的故事。
      汉魏六朝以后,天师道兴起,来华山隐居修炼的道士更多了,其中最著名的有北魏世祖时的道士,新天师道的创始人寇谦之。
      北周武帝时,有道士焦道广,据记载:曾独居华山云台峰,避粒餐霞。
    唐代道教最为兴盛,唐高祖、唐太宗等曾亲临华山拜岳。唐睿宗的女儿金仙公主曾在华山修道,唐玄宗为她在山脚下和大上方修了仙姑观、白云宫。玄宗封华山为“金天王”,并敕建了高五丈、宽丈余的华山石碑。唐、五代时的著名道士钟离权、吕岩、刘操也都游历过华山,或在华山隐居修道。
      至宋,由于陈抟与华山的关系,使华山在道教史上的地位更加突出。陈抟是道教的学者,又是道教的祖师,他的思想对后来的道教都有很大影响,他在道教史上是有一定地位的。陈抟居华山先后约四十余年,他的主要著作《指玄篇》、《钓潭集》、《无极图》、《先天图》等等均在华山写成。至今华山仍留不少和他有关的遗迹,如玉泉院、希夷洞、云台观、希夷峡、下棋亭等等。他的弟子贾得升、张无梦及再传弟子陈景元都是宋代有名的道士。
     金元时,王重阳创建全真道派。自全真派兴起时起,华山即是全真道场。王重阳的弟子王处一、谭处端、郝大通都在华山长期居住过。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4-07 14:03
    回复
      2025-08-27 04:03: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嘉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敬》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4-07 20:23
      回复
        小洞天,西岳华山洞(总仙洞天,极真洞天)周回三百里,在陕西华阴县,真人惠车子主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2-16 22:22
        收起回复
          在下欲求仙师指点,敢问道友,我应该静修待缘,还是走访名山?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8-29 21: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