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吧 关注:22,840贴子:586,789

回复:石磊是不是就喜欢胡说八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笔者:在八十年代豫剧界开始公认“常、陈、崔、马、阎即为五大名旦,您能不能从音乐学或者其他角度来描述分析一下她们的艺术特色和成就呢?
范老师:他们搞音乐之外的,多数以文字表述的方式来总结各个艺术流派的特点,我个人认为这不够全面。对于一个声腔流派就用八个字,十几个字概括起来我始终不太赞同。
豫剧除了人们广一知的这个名旦之外,还有很多不为现代人知道却在当时也是很优秀的艺术家散落在民间。郑州电视台有个叫连晓东的主持人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收集整理了一些老艺人的资料,这些老艺人在表演和声腔方面也很有建树。
这说明什么问题,在当时包括现在舆论宣传往往造成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定这个五大名旦是在1980年粉碎四人帮后,而这些人成名呢却是在建国前后,撇开其他内容只说艺术上的事儿。
从我个人角度,我认为一些名旦都没有资格进入到这个名旦的行列。常香玉我是赞同的,她在艺术上给社会留下了很多东西。就音乐来说,常香玉最大的贡献在我看来就是她在《红》、《白》、《花〉这三个戏上塑造出来的典型的音乐形象。你看红娘啊、白素贞、黄桂英这些人物形象塑造的非常典型,这些人物怎么通过音乐表现出人物个性的,这是我学音乐的人也应该向她学习的。
你就光听那些音乐你就几乎能知道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音乐形象是不可视的,音乐形象塑造的成功对人物刻画是很有帮助的。再有就是常香玉的吐字、发声。十分的科学,称她是音乐家、声乐家、歌唱家一点都不为
过。
陈素真、桑振君、崔兰田的艺术成就我也非常赞赏,我个人的音乐成就有很大一部分都收到过桑振君音乐唱腔的影响,我作曲作品中就有很多桑振君的东西。
但不能否认的是有时候媒体的一些失实报道和舆论造势使得一些演员的艺术成就被抬高或则被忽略了,这都是客观存在的。
陈素真的确是大家,她本人和我也有些交往。陈素真领衔的天津豫剧团解散回来后一部分演员进入到了当时的新乡豫剧团和邯郸豫剧团,但陈素真还留在天津。她当时去新乡看演员时我在《地方戏艺术》编辑部工作,她当时也并不知道我是做戏曲音乐的。
首先,她在豫剧表演上的推动功不可没,再有就是她对文人文化和农民文化的交流结合上起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现在你可以到很多戏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文化。例如我今年四五月份去内黄李观岱(音)看逻戏,这个剧团的八十多岁的老演员演花脸,他的起霸和走边和现在的豫剧、京剧都不一样。而现在豫剧的起霸和走边都是陈素真那时候从京剧引进的。所以陈素真的贡献就是对先进的京剧表演艺术对豫剧的加工。
陈素真改造下的豫剧不是从艺人到艺人,而是艺人、文人以及农民的多元性加工。在陈素真他们没有介入到豫剧改革之前,豫剧一直在农村演出,他因为要接近农民的观赏,所以它大部分的东西都是农民文化。
京剧是四太徽班进京后他在北京的文化氛围下,受城市文化和观众的欣赏要求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它就发生了改
编。咱们豫剧一直就是纯粹的农民文化,他在陈素真等人对其进行改造之前可以说是土的掉渣,经陈素真一改呈现出一些市民气息,而且现在的豫剧同目前省内上演的那些一直存在农村的戏,如我刚才说的逻戏还是不一样的。
笔者;那您觉得桑振君帮崔兰田两个人在豫剧上的特点和贡献又是怎样的呢?
范老师:桑振君是地地道道的祥符调传人,她是赵清河的弟子,她本身的唱腔里加了很多河南坠子的东西,河南坠子曾经民国时期在京津一带十分有名,比如当时乔清秀一派在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可以说是最响的一个曲艺形式。桑振君因为家里有河南坠子这样的背景所以她的唱腔的确字乖韵巧,昕起来十分的上口,在音乐唱腔里也有很多河南坠子的元素,所以她在豫剧名旦六大家里也是独树一帐的。
再说马金风,马金凤从商丘到洛阳后,一些人牵强附会说她是豫西调的代表,这是不对的。她的那么多唱腔里其实豫西调十分少,《穆桂英挂帅》里大部分都是豫东调(样符调),只有“接印”一折的唱腔是豫西调。其他的很多都是套腔,很多段的音乐其实都是雷同的,典型的套腔。现在大家都是公认马金凤是豫东调的伐表,因为马金凤从商丘唱出来的,她自己说她是豫东调,但这里面也有谬误。
马金风说她在开封学习的豫东调,但开封当时是样符调的中心,马金凤的老师又是谁?是正经的样符调演员,所以这里面因为一些客观和主观因素造成的一些错论。马金凤的唱腔很多都是套腔,很多都是三两句一轮换,不像常香玉的那么多变化,所以就这一点上来说,马金风对豫剧音乐的贡献可能没有常香玉、陈素真他们那么大;但是马金凤的东西十分接近传统,她的很多戏流水板、慢板都不多,但惟独二八板特别多,这是为什么呢? 二八板原来叫个“两句调”,上下句的音乐来回唱。而桑振君则是双上句双下旬,各不相同,但马金凤的戏更像老豫剧。
阎立品呢一直塑造的是妙龄少女,她的声音造型十分有特点。但在艺术创造上,她的唱腔音乐有些支离破碎,但是相比之下我觉得还是弱一些。
咱们这样比一比的话可以大致缕一下,陈素真的东西比较综合,很能让人受启发;常香玉呢在塑造人物、刻画人物内心上有自己独到的东西;桑振君在字和韵的安排上十分讲究;崔兰田我研宄的不多,但作为十八兰之一她的西府调的韵味的确十分动人。
但十八兰也并不是都唱下五音的,当时他们在密县太乙班也就是现在郑州的杜岭街,而不是豫西调在洛阳产生,之所以造成现在理论界的混乱是多种原因的。除了一些搞理论的人不够严谨外,还有就是很多人把当时地域上的东西错当成声腔上的东西,以说传说就形成了错误的观点。
这么说吧,原来祥符调只有一种唱法,就是祥符县的唱法,后来祥符调因为流传开了,五年十年后从外面转回来之后发现商丘人唱的祥符调有商丘口音,洛阳人唱的祥符调有洛阳口音,所以语音的深入改编祥符调本省的音乐风格,才形成了后来的豫东词,豫西调。


IP属地:河南20楼2017-04-06 08:17
收起回复
    石磊先生为豫剧发展与传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你们这些诋毁他的为豫剧做了什么?只会骂人吧!他说的对不对时间会给出答案的。


    IP属地:河南21楼2017-04-06 08:48
    回复
      2025-09-04 09:26:0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说的就是石磊之流!!


      22楼2017-04-06 09:54
      回复
        石磊如此大放厥词,目的或者说潜台词只有一个:就是想所有演员都能拜在他的门下,演唱他所改编的剧本,然后就能成家成派!


        23楼2017-04-06 09:58
        回复
          常派可能唱桃花庵,桑振君唱秦雪梅等剧目比较早,但是现在桃花庵崔派最受欢迎,秦雪梅以闫派最为受大众欢迎,说明了什么?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7-04-06 11:33
          回复
            媚俗低俗庸俗之辈


            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7-04-06 19:41
            回复
              作家田中禾认为经田汉修改的崔派对花枪是失败的!
              王:豫剧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剧目《对花枪》,崔兰田有心把该剧排成电影,就请田汉修改剧本,修改后的剧本文学性提高了,雅是雅了,可是失掉了豫剧浓郁的生活气息,观众不喜欢,上演了没几场就演不下去了,田汉的改编是失败的。
              田:《锁麟囊》被当做“程(砚秋)派”代表作,这个剧本其实很糟糕,它的唱词过于雕琢。这是文人的局限性,爱掉书袋子,爱用典故。田汉修改的《对花枪》,他改掉的恰好是民间智慧。我们看待民间的东西,有一个很重要的价值取舍,有时你看它非常俗,但它是大雅,有些地方你把它改雅了,反而把最鲜活生动的东西改掉了。比如“那个窗台高我的个子低”、“众位英雄跪在地”等,非常俏皮、生动活泼,是民间艺术的生命力,是不可以随便改动的。梅兰芳最经典的“海岛冰轮初转腾”,空洞无物,陈词滥调,情景脱节。而《玉堂春》中“苏三离了洪洞县”,唱词朴素通俗,简约流畅,只有八句,有情有景,有叙事,有交待,蕴含的信息量、故事量很大,是非常凝练的戏曲语言。和它相比,“海岛冰轮”就是典型的文字垃圾。《樊梨花征西》(又名《三上关》),“鼓打五更鸡叫明,从东方升起来个太阳星,那么那么大,那么那么红,滴滴滴滴溜,溜溜溜溜滴,滴滴溜溜溜溜滴滴升在那半空中。”这是民间智慧从生活中发现和提炼出的最富有诗意的意境。太阳升起地平线,给人的感觉真是滴滴溜溜粘粘连连。这是民间语言中很宝贵的东西,我在长篇小说《匪首》中借用这个意境,来描写太阳升起。《桃花庵》陈妙善的唱段:“陈妙善在庵中悲悲哀哀,终日里止不住泪湿胸怀。……”也是非常精彩的唱段,“俺二人初见面目中流爱,悄悄地他随我到桃花庵来。”句句用韵,顺溜上口,叙述故事简练生动,把男女之间的情爱刻画得细腻传神。


              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17-04-07 08:27
              收起回复
                能成派者主要是唱腔吧,同一剧目不同派演有不同的韵味。


                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7-04-08 20:42
                回复
                  2025-09-04 09:20:0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17-06-19 02:00
                  回复
                    石磊是个什么东西?有奶便是娘,还吃娘骂娘的货,当年陈大师在世的时候它像影子一样贴上陈大师,其实不是真正的追随陈派而是对陈派的一些艺术精华虎视耽耽,伺机据为已有,怎奈陈大师的艺术地位和一些正义的资深弟子的管控下一真不敢出手,现在眼见一些正义的陈派老艺术离世,这个晏鼠终于露出了真实面目,采闬下作手段将陆派的剧目改头换面掛上自己的名号什么新古典主义,就是糟粕之作!


                    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7-06-19 08:19
                    回复
                      小儿说话太轻狂。马的帅旦是开创性戏曲行当,阎的闺门旦独步豫剧界,桑结合坠子的唱法也是独领风骚的。这几位都有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有自己的曲目和传人。流派更不是自封的,是经过时间、观众和市场考验的。流派不会因为哪一个人去倡导就能形成,也不会某个人的否定而不存在。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33楼2017-06-19 08:52
                      回复
                        石磊就是石头,啥球也不懂!


                        IP属地:湖北34楼2017-07-04 17: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