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我和我的许多同学都是沾了“扩招”的光才有机会读大学的。但是,我和我们都抱怨不已:如果不是高考发挥不好,如果不是志愿填报不当,怎么说也不至于被“扩招”进这么所“三流大学”。
这样的心态一直持续于第一个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一天,系里举办讲座,主讲人张教授据说还是我们的师兄,现在是某名牌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讲座的主题是“如何度过我的大学?”
张教授开门见山:听说你们有80%的人对自己的学校不满意。是的,你们中的不少人,因为高考发挥失常,没有进北大、清华之类的一流学府,又有不少人,因为志愿填报不当,被省重点大学拉下马,最终进了这所名不见经传的“三流学府”。我为各位感到委屈、不公平!
顿时,台下掌声雷动,幸好没有把破旧不堪的会堂震倒。张教授微笑着示意大家静下来,说来也怪,本来平日里不怎么听话的学生,一下子都听了张教授的话,会堂比凌晨两点钟的宿舍还要静。张教授接着演讲:但是,各位,你们既然读的是这所大学,就说明你们只配的上这所大学,这是由你们的能力和智力等综合因素决定的!
怎么不想想,人家高考怎么不发挥失常?人家填志愿怎么就填不失误?为什么就是你发挥失常?为什么就你们填失误?
如果进这所学校,是你们人生的一次失败。那么,你们不想法于解决已成定局的失败带来的问题,而是千方百计地为自己的失败找理由、找借口,这样,我不仅感觉你们的弱智、无能,还感觉你们虚伪,你们是群懦夫,没有勇气面对现实!你们的人格一定存在严重的缺陷!坐在你们前面做报告,我感到可耻!
说到这儿,张教授一甩演讲稿,头也不回就走了。讲座不到五分钟就结束了。
台下的学生,没有一个鼓掌的,没有一个起哄的,没有一个起身走的,直到管理员来锁门,大伙儿才惨兮兮地离去。
春节结束,同学们拖拖拉拉回到了学校,按惯例,正式上课前一天晚上要开个班会,等班长打开教室门,我们都傻眼了——黑板上方多了一幅字:“我们是群懦夫?”
这之后的3年时间,再没有人提高考的事,绝大多数的同学都准备考研,个别因为家庭原因不考研的,也都在拼命的学习,拼命的拿证书。3年来,每次开班会班长都会带大家齐声、大声朗读三遍黑板上方的条幅:“我们是群懦夫?”
终于,考研成绩出来了,我们班共60人,有51人报考,上线51人!余下9人,去年年底就相中了满意的“婆家”。
大学临近毕业,大家一致要求辅导员再请张教授来做报告。张教授来了。报告依旧很短,张教授只引用了一句西谚:“没有失败的成功者,只有成功的失败者;没有失败。只有失败者。”
PS:呵呵 ``貌似我们一个学期完了``没有这样的教授来给我们讲授这样的一节课```幸好``现在网络信息发达``让我也算是经历了一次这样的课```但是心里在想``如果是亲身的体验``该是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