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9,830贴子:10,079,883
  • 3回复贴,共1

漫谈红楼之我见我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八十回红楼梦,细细品读!
一、石头记缘起
中国人对石头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最著名的古典小说中,四部有两部的主角是石头化身而来的(西游与红楼)。
漂亮的石头就是玉,玉在传统代表中国人对正面人物的象征:君子,从这个角度来看,作者们喜欢用石头作为书中主要人物的原身,也就可以理解了。
虽然这两部作品的主角都是由石头化身而来,但是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在西游记中,石头长在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的山顶上,先天就有些与众不同,按书中的记载,那石头高三丈六尺五寸高,符合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之数;周围二丈四尺,符合传统日历的二十四节气。石头上面又有九窍八孔,符合九宫八卦的道家之数。总之,这块石头的来历不凡!而后来又经过天真地秀,日精月华,表示后天的培养也不错,所以石猴不只通灵,也注定要又一番大作为。
但红楼梦的石头就不一样了,它虽然也有不凡的出身,是女娲为了补天所炼的石头,也确实有了灵性与神通,能够自来自去,可大可小,但与石猴最大的不同是它不得入选补天,而是被弃用的,所以精神状态两者有很大的不同。石猴是积极主动,乐观入世,整体的表现就是很会搞事;而红楼石头因见众石俱得入选,独自己无才(其实非无才,只是时运不济)无法补天,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不见容于这浊世,这是红楼梦主角的基本设定。
大家在看红楼梦时会认为书中有一股很浓的出世味道,其实纵观红楼整部书,对佛道并无好感,作者想表达的是在当时的环境下(末世),有特殊想法与才能的人是无法见容于俗世的,有艺术气息的人更会被视为是异类,正是这种悲哀,构成红楼梦对传统中国主流思想的重大挑战。


IP属地:中国台湾1楼2017-03-08 10:07回复
    顽石自有开窍日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7-03-08 10:20
    回复
      2025-10-24 04:52: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所以红楼梦有趣而且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在这里,它虽然写的是作者某种程度的自传,但是决不是一般意义上成功人士的自传。曹公有才,但是他的禀性让他在家族没落之后无法靠自己的才能谋生,沦落到“举家食粥酒常奢”的地步。他瞧不起当时的官场文化,厌恶科举制度与八股文,但现实中也必然要为自己无法为家人谋得温饱感到自责吧!他看不起当时的男人,特别是富贵家族的男人,以及结了婚的女人,因为他们代表的世俗追求将无可避免的要与他所厌恶的利欲熏心、伪善、钻营等性格沾上了边,所以他只能以他所喜爱的女儿为主角,在世俗的环境下,展现她们的真,展现自己的爱。但曹雪芹毕竟是个伟大的创作者,他知道伟大的作品需要来自于深刻的内容与生活反映,所以他的“女儿国”并不虚幻,也不是乌托邦,而是很真实的长在世俗的环境里,所以红楼一书虽然是用贾雨村言(假语村言)说出,但内层确是扎实的甄士隐(真事隐),这就是红楼梦伟大的两面手法,真真假假,读者爱不释手,欲罢不能。
      理解了这些初衷后,再来看红楼就会更有感觉。


      IP属地:中国台湾3楼2017-03-08 10:36
      回复
        为了避免被大家误解写书的初衷,曹雪芹特别在开卷的第一回就石头记一书的缘起再做了一番详尽的说明。他首先提到,作者经历了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说此“石头记”一书。了解曹雪芹家族的人当然知道,曹家在雪芹年幼及之前,是声势赫赫的家族,祖母孙氏是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曹寅是康熙的伴读及御前侍卫,祖孙三代(曹玺、曹寅、曹颙、曹頫)单任江宁织造凡五十八年,所以曹雪芹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又因为是遗腹子,得到祖母李氏(曹寅妻子,即书中贾母的原型)的溺爱,所以对比于后来的落败,确实可以说是自己历经了一番梦幻,也更证明了红楼梦一书的所本就是曹家的经历,而非一些考据学者所说的是在影射那些历史人物的说法。
        “通灵”也就是石头的公案,只是作者所借,也就是作者自己编造的一个故事,藉由它来演绎出红楼梦一书,作者之所以这样做大概有几个原因:首先此书虽然有所本,但毕竟其题材是小说而不是传记,也绝非百分之百按照真实的事情来写,所以藉由石头通灵这个荒诞不经的故事来起头,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其次,石头有才能却不得入选补天,与曹雪芹的经历相符,能曲折的反应自己的心情,就如同传统的诗能够言志(诗言志,歌咏言!),小说也是如此;最后还有一个重点是,清朝文字狱盛行,红楼梦一书的主要观点已经跟主流社会不同,而且又写了曹家的事(虽然有改装过),但如果能够把它变成像神话故事一般,还是比较保险,所以藉石头通灵来展开,是合理的选择。


        IP属地:中国台湾4楼2017-03-09 13: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