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热心的把京华发给了起点的这位编辑,以下是他的回复,看完了实在是让人长叹一声不知该说些什么。
1.关于主角
方弃作为主角存在感比较弱,其实方弃作为一个串联全书的人,已经有了位置和布局,如果在关键时刻有一些更好的表现和中间能更加深刻的描写一些人物光辉,相信对于作者来说并不难,因为作者对次要人物的描写很令人惊叹。
主人公是一篇小说的中心,整本书都是围绕其展开,带动剧情的发展,是一本书的灵魂所在。以及主人公的悲欢和剧情发展对读者的代入感和共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信作者非常明白这个道理,如果没有特别的特殊意义来故意弱化主人公,作为小说,尤其网络小说的及其重要的因素不应该如此淡化。
即使是《史上第一混乱》里的小强也有着及其强烈的性格和关键时刻的出彩,以及他和次要人物相得益彰发生的一切。
2.无关紧要的剧情和人物太多,或者说有了,但是没有在关键时刻起到作用,或者说应该出现,但篇幅太长,或者说有的出现的太突兀不合理
以下为举例:
A.老张作为开篇人物的出场,不仅抢了主角在前三章的重要篇幅,甚至在性格上,都比主角的性格表现的强烈,他的去世和去往阳间也占了很长的几章。但在后面居然没有体现出大的作用(本来是期待他这种上过朝鲜战场并且当过干部,对“前程”极为敏感的人有着相应的发挥,能成为主角的左膀右臂,有着极为对应经历和性格的表现)
另:单论开头的话,不建议其他人比主角更鲜明,出场更久。新的读者很难分清一开始谁是主角,而且故事进入的太慢,容易打开就弃书。
B.方弃好不容易骗的了功法,却最后也没发生什么作用,如果无作用,不建议突然来这样一段,拖慢剧情的发展。作为百万字以上的书,到中期可以这样写,但开篇前几十万要段段精炼。而且就算是中期来这样一段以及其他类似,也会被认为留下了伏笔。不然也难见期待和爆发,而是处处水。
C. 会幻术的小姑娘和会幻术的道人篇幅太长,突兀,且无明显作用,只是最后末尾提了一下。
D.保安和他死去的妈妈的事情,挺有意思,但实在看不出对主线剧情发展起的作用以及特别存在的必要。
以上类似的例子不多再说。这个问题在后两卷远远比之前的问题严重。
3.细节和次要人物的事情太多,影响了细节。致使主要剧情太过简单。文章阅读起来很多地方是感情澎湃,描写很见功力的。但如果把每卷几万字,几十万字的剧情概括一下,却只有寥寥几句,转折和矛盾冲突都很少。而且有的人物和剧情居然的有点突兀,甚至阻挠了整体剧情的发展。
下面概括第一卷剧情:老张死,方弃带阴间在阳间办事处,未成年木族出事情,半夏出场(帮助方弃办事情,其实办的很少),各木族讲事情,沈听雷的故事,沈仙居出场。海棠妖出场。最后决战,大反转一个。前面出场的各木族作用没有,方弃作用没有,沈听雷作用没有。反派(姑且叫她)最后自己把自己磨死了。这样的剧情实在是有些简单的,矛盾,冲突,以及各方势力之间的平衡和表现,最后大决战,大家睁眼看“反派表演”结束。七万字不应该呈现的这么少的。
第二卷:日本比刀,无人,找人,找不到,找到,赢。只有找不到这里算是剧情的一个曲折,剩下的只能算剧情的细节,细节很丰富,但整体比较平淡,像平原里令人欣喜的小水洼小河小溪,但缺乏平原到高山到大海这样的感觉。
第三卷:不再举例。
4.故事原因太过简单,并且重复,地点的发生比较单调。
第一卷和第三卷都是为了爱情,都是想得到白云观的东西(或者说都和白云观有关),缺少一种多样性。体裁和推动故事的原动力上有些单调。
另1.2,3卷的故事虽然是独立的,但更应该在独立之外又衔接有升华有更广阔的感觉,缺少更上一层楼的感觉,不管在故事的复杂程度上还是在领域的扩大上还是在其他上面。放在一本长篇书里不是很适合。
书真的有很多的优点(非客套话),可以看到是很有功力的,就不一一罗列了。但可能缺乏大纲的罗列,细纲的合理安排,及其读者化身为作者上容易看不清自己故事的发展和逻辑,造成了一些明显的缺点。
由于时间较紧,工作比较忙。所以写的比较粗糙,也许有的说的太主观,仅代表个人看法。
1.关于主角
方弃作为主角存在感比较弱,其实方弃作为一个串联全书的人,已经有了位置和布局,如果在关键时刻有一些更好的表现和中间能更加深刻的描写一些人物光辉,相信对于作者来说并不难,因为作者对次要人物的描写很令人惊叹。
主人公是一篇小说的中心,整本书都是围绕其展开,带动剧情的发展,是一本书的灵魂所在。以及主人公的悲欢和剧情发展对读者的代入感和共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信作者非常明白这个道理,如果没有特别的特殊意义来故意弱化主人公,作为小说,尤其网络小说的及其重要的因素不应该如此淡化。
即使是《史上第一混乱》里的小强也有着及其强烈的性格和关键时刻的出彩,以及他和次要人物相得益彰发生的一切。
2.无关紧要的剧情和人物太多,或者说有了,但是没有在关键时刻起到作用,或者说应该出现,但篇幅太长,或者说有的出现的太突兀不合理
以下为举例:
A.老张作为开篇人物的出场,不仅抢了主角在前三章的重要篇幅,甚至在性格上,都比主角的性格表现的强烈,他的去世和去往阳间也占了很长的几章。但在后面居然没有体现出大的作用(本来是期待他这种上过朝鲜战场并且当过干部,对“前程”极为敏感的人有着相应的发挥,能成为主角的左膀右臂,有着极为对应经历和性格的表现)
另:单论开头的话,不建议其他人比主角更鲜明,出场更久。新的读者很难分清一开始谁是主角,而且故事进入的太慢,容易打开就弃书。
B.方弃好不容易骗的了功法,却最后也没发生什么作用,如果无作用,不建议突然来这样一段,拖慢剧情的发展。作为百万字以上的书,到中期可以这样写,但开篇前几十万要段段精炼。而且就算是中期来这样一段以及其他类似,也会被认为留下了伏笔。不然也难见期待和爆发,而是处处水。
C. 会幻术的小姑娘和会幻术的道人篇幅太长,突兀,且无明显作用,只是最后末尾提了一下。
D.保安和他死去的妈妈的事情,挺有意思,但实在看不出对主线剧情发展起的作用以及特别存在的必要。
以上类似的例子不多再说。这个问题在后两卷远远比之前的问题严重。
3.细节和次要人物的事情太多,影响了细节。致使主要剧情太过简单。文章阅读起来很多地方是感情澎湃,描写很见功力的。但如果把每卷几万字,几十万字的剧情概括一下,却只有寥寥几句,转折和矛盾冲突都很少。而且有的人物和剧情居然的有点突兀,甚至阻挠了整体剧情的发展。
下面概括第一卷剧情:老张死,方弃带阴间在阳间办事处,未成年木族出事情,半夏出场(帮助方弃办事情,其实办的很少),各木族讲事情,沈听雷的故事,沈仙居出场。海棠妖出场。最后决战,大反转一个。前面出场的各木族作用没有,方弃作用没有,沈听雷作用没有。反派(姑且叫她)最后自己把自己磨死了。这样的剧情实在是有些简单的,矛盾,冲突,以及各方势力之间的平衡和表现,最后大决战,大家睁眼看“反派表演”结束。七万字不应该呈现的这么少的。
第二卷:日本比刀,无人,找人,找不到,找到,赢。只有找不到这里算是剧情的一个曲折,剩下的只能算剧情的细节,细节很丰富,但整体比较平淡,像平原里令人欣喜的小水洼小河小溪,但缺乏平原到高山到大海这样的感觉。
第三卷:不再举例。
4.故事原因太过简单,并且重复,地点的发生比较单调。
第一卷和第三卷都是为了爱情,都是想得到白云观的东西(或者说都和白云观有关),缺少一种多样性。体裁和推动故事的原动力上有些单调。
另1.2,3卷的故事虽然是独立的,但更应该在独立之外又衔接有升华有更广阔的感觉,缺少更上一层楼的感觉,不管在故事的复杂程度上还是在领域的扩大上还是在其他上面。放在一本长篇书里不是很适合。
书真的有很多的优点(非客套话),可以看到是很有功力的,就不一一罗列了。但可能缺乏大纲的罗列,细纲的合理安排,及其读者化身为作者上容易看不清自己故事的发展和逻辑,造成了一些明显的缺点。
由于时间较紧,工作比较忙。所以写的比较粗糙,也许有的说的太主观,仅代表个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