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贞吧 关注:1,557贴子:49,834
  • 12回复贴,共1

俗读《道德经》第九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楼2008-11-11 08:13回复
    自满过度,不如适可而止;锋芒毕露,难以维持锐气。金玉满堂,未必能够安居;富贵骄横,必然自取祸端。功成身退,原是自然之理


    2楼2008-11-11 08:13
    回复
      2025-09-02 19:48: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持而盈之:意为以为自己到了头、到了顶、到了极点、到了成功的巅峰,别人不能对自己怎么样、不能超越自己了。

      2、已:此处意为已经、过去、成为事实,即达到顶点、极点、顶峰之前感受到的状态。不如其已:意为不如处于顶峰之前、盛名之下来得轻松自在。

      3、揣:捶击之意。揣而锐之:意为过于突出自己的势力与能量,让自己没有了退让的余地与空间。

      4、不可长保:意为难以保持长久的势头。

      5、莫之能守:意为不能长久保持如此(金玉满堂)样子,因而必然会不再金玉满堂而体会到走下坡路(即失败、失落、挫折)的感觉。

      6、咎:过失、灾祸之意。自遗其咎:意为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给自己留下麻烦或祸害。

      7、功遂身退:意为功成名就之时,见好就收,即时退让,以保全现有的名利。古往今来、古今中外的世事人情,已经充分证明这一点:任何对名利过分贪心的表现,最后都会丧失已经获得的名利。不过,人世间最为艰难的问题在于:当名利正处于增长、上升之时,何时应当功成名就、功成身退、见好就收,却是不容易判断的“临界点”。因此,这个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相当艰难的,犹如经历过股市生涯的人一样,只有“事后诸葛亮”才“知道”何时该进、何时该退了。也许,得失有度,适可而止,知足常乐,中游即安,或许是一种不错的心态与境界吧!正如“《道德经》第五章”所言:“不若守于中”也!

      8、天之道:意为自然之理。


      3楼2008-11-11 08:14
      回复
        老几说 凤凰博报 http://blog.ifeng.com/1417385.html


        4楼2008-11-11 08:15
        回复
          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


          5楼2009-03-09 17:30
          回复
            在人身上,惟一能够持久的东西是从少年时期吸收得来的……一个人假如不从睡在摇篮里的时候开始养成人生的清洁的习惯,那是最危险不过的。


            6楼2009-06-03 10:50
            回复
              • 211.96.28.*
              学而不厌,晦人不倦,仁圣之行也。


              7楼2009-06-03 10:54
              回复
                这是老子的警世之言,我们应当牢记。


                8楼2009-10-05 08:45
                回复
                  2025-09-02 19:42: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9楼2012-03-30 21:36
                  回复



                    10楼2012-08-25 16:42
                    回复



                      11楼2012-10-26 18:30
                      回复



                        12楼2012-10-26 18:31
                        回复


                          13楼2012-11-06 20: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