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描写】
佳作: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安妮·赖斯《夜访吸血鬼》、谷崎润一郎《痴人之爱》
细节描写是个很微妙的东西【笑】是区别于环境和人物的另一种分类,通过这两种表达出来。细节描写重在“细”,但分寸很难把握= =太少就不够具体生动,画面感不强,太多又会让读者心生厌烦【就因为这个我没把《人间失格》看完= =】多用于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不说废话了【笑】咱们来看看怎么写。
1、画面
写手先在脑袋里把要写的画面构思完整,像放电影一样。如果你自己的画面模糊不清,那就赶紧加以完善,否则你还指望读者看明白吗【笑】实在不行就从相关影视作品或就现实生活场景构思一下。
2、顺序
好了现在你有画面了【笑】下面像看图说话一样把它转化成文字,那么顺序就很重要喽【笑】你不能上上下下几个来回地写,想到哪写到哪,东一出西一出【笑】否则只余屏幕前一脸懵X的读者。下面引一段安妮·赖斯《夜访吸血鬼》中的景物描写:
——“那之前见过的日出我都记不得了,但这一次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阳光慢慢爬上落地长窗的窗顶,网眼窗帘透进淡淡的白光;窗外的树叶,在曙光的映照下,片片闪烁。然后,阳光从窗户照进了房间,把窗帘的网眼撒满石板地,撒满妹妹的全身。妹妹还在睡着,脸上盖着披巾,上面布满花纹的影子。她似乎感到有些热, 用手拨了拨披巾,依然熟睡着。这时阳光照到了她的眼睛上,她不由得闭紧了眼睛。阳光在她头枕胳膊伏着的桌上反着光,水罐里的水在阳光照耀下更显得波光粼粼。我能感觉到阳光照在我放在被外的手上,又慢慢移到我的脸上。我躺在床上,想着吸血鬼对我说的那些话,然后毅然告别了阳光,去变作一个吸血鬼。那是… 我的最后一次日出。”
这段里的大顺序是时间的推太阳升起,小顺序是阳光的移动。
如果不能有逻辑地一气呵成,可以一个一个小场景地写,然后再找合适的顺序穿插在一起。具体顺序可请教中学语文教师或参考中学语文课本【笑】
3、语言
1)、段落
细节描写的段落不宜太长太多,想想看,让你用一个放大镜去观察画面的每个角落,一会还行,一直看会很累,产生审美疲劳感。可以在叙述和宏观的描写中加入一两段。建议细节描写单分一段,突出你工笔刻画的这一部分【笑】
P. S:电脑和手机发文我都建议先用一些文字处理软件预览一下阅读效果,安用的是wps和印象笔记【笑】
2)、句子
建议长短句相间,富于节奏感变化,短句让读者潜入下个长句前喘口气。很多修饰语的句子应当在适当的位置用逗号间隔开,尤其考虑到手机阅读,长难句简直是上刑【怒摔手机,笑】
3)、措辞
措辞绝对是细节描写中最重要的部分√否则不能称之为细节描写【笑】
①修辞手法【本来想单分一大栏还是算了OTZ】
比喻。这是在我们的文中经常用的手法,看似简单其实很有门道。眸若晨星肌肤胜雪早就烂大街了,我们要的是新颖又生动的比喻【笑】
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形容白流苏皮肤白皙时用的是“剥了皮的杏仁”,安妮·赖斯在《吸血鬼阿曼德》中形容阿曼德的金红头发时用的是“熔化了的琥珀拉出的曼妙丝线”。这两个比喻都很奇特,反正我是想不出来【笑】但是很生动,第一个立刻就能想到皮肤带点微黄的那种乳白色,第二个可以想象出头发丝又细又亮、半透明的形态。
比喻中可以引申出类比,不仅可以形容物,还可以形容感受。引一句谷崎润一郎《各有所好》中的比喻:
——至今他还记得,冷风从漂亮的衣服底襟和袖口像薄荷一样沁入身体,那种寒意犹如赏梅时节的天气,虽然砭人肌骨,却清爽舒畅。
虽然要新颖但不要过分标新立异= =用于喻体的事物一定要直观形象。记得《格言》上有一期奇葩文集合中“他像肚子被桌角撞了以后喝了一碗小米粥一样舒服”= =这个……很舒服吗【笑】
拟人。我们平时写文用到拟人的机会不多,我会在景物描写部分里进一步加以阐述。
排比。可用但慎用,稍有失手就会变成小学生作文。建议与比喻联用。
反复。用的比较少,多表达强烈情感,可以用相同语言不同标点,表达感情由平淡到激烈的渐进过程。
其他如果还有想起来的我再补充,也欢迎大家在下面提示。
②一个小技巧
写出你要写的东西的名字、领属等等。
比如“一只夜莺在窗外歌唱”和“一只鸟在窗外歌唱”,哪个效果更好?
写衣服,可以写出它的布料名称;写花写树,也写出名称,这样更加精确,细节描写效果更好。虽然这个在海贼的世界里难了点,但我们可以写“来自X海X岛的酒”“出自世界顶级设计师帕帕克之手的T恤”【笑】这方面的发挥空间也很大,编的合理一点就行
细节描写就这么多啦,下次我会更新外貌描写~【好大的坑O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