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分析一下厉的性格特点.胜男从小家中早惨变,性格就趋于偏激.加上孟神通伙同西门牧野血洗厉家,二十年间竟无一侠义人士来主持公道,使得厉早就对所谓的侠义道彻底绝望,多得是愤世嫉俗.比如厉金二人在云家救落难少女,厉的原因竟是: 那是为了要讨你的欢喜啊!再如厉对那些虚伪的武林人士向来没有好感,拔乌天朗的胡子等等.但胜男并非没有人性的恶魔,试问除了她杀两位老人之外,还有什么罪行?如同无名岛上的厉盼归母子一样,性格中更多的是真挚.
再说厉杀人的前前后后,厉受伤后与金逃出京城,落脚在一乡村小店,两位老人很是善良,热情招待他们.厉金二人刚好遇到谷之华的两位师兄白英杰与路英豪,金急于想得到谷的消息,于是骗厉说去打探二人的身份,结果救下白路二人,并得知谷的消息.此时却拿不定主意,回到店中,店主已死,厉也失踪.做一下分析,厉识破金的谎言,跟踪金,得知金的意图,于是为了先下手为强,阻止谷金二人再续前缘,不惜杀人灭口,提前赶去襄阳见谷.再分析一下当时厉的心理状态.当时厉身上有伤,加上其性格特点,很容易走极端.尤其金与厉谷二人关系极为微妙和复杂,尽管厉金二人心中对彼此的感情其实已是不可能再改变了,但在社会的观念下,二人都明白多半要以悲剧收场.金对与厉来说,是溺水者的救命稻草,哪怕一点点都不肯松,为了这份感情,厉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何况情人眼中是容不得沙子的,任何人阻挡她去捍卫她的感情,她都要毁灭掉他(他).这无疑是厉的性格悲剧. 其三,厉后来对金承认杀人,并表示极为不屑.我认为这是偏激,试想当时厉谷交锋,估计厉已是眼中都可以冒出火来了,再加上金厉二人口头交锋时,厉素来喜欢摆些歪理,气得金死去活来.这句话也应该是厉的一句气话.
做以上分析的目的并不是为厉胜男开脱杀人的罪过,只是要说明厉杀害二老,绝非某些人说的,纯粹是杀人解气,甚至是取乐.这是她性格缺欠导致的结果,以致为之付出生命和爱情的代价.
还有一点要说的是,厉杀两位老人的这一情节很重要.古希腊悲剧必须要有悲剧人物走到进退两难的境地,以致达到最后的高潮.厉杀人这一情节,显然是这样的安排,否则的话,金如何心安理得地离厉而去,厉又如何去做最后也是最激烈的抗争.但这一情节显然有漏洞,厉其实没有必要去杀人,即使这样很符合厉以往狠绝的作风.厉可以有很多其他温和的法子来骗过金,更重要的是厉很了解金的心思,厉杀害两个无辜老人无疑是在这场情战的最关键时刻扒自己的墙脚,以厉的聪明,做这种事简直太弱智了吧.无论是从整个人物的性格还是风格上讲,这件事中的厉胜男不是个疯子也是个白痴.这相当程度上破坏了人物的统一性,只是因为梁先生这个两难的境地设置的很不妥当,有些难以自圆其说.还想请各位来探讨一下.
再说厉杀人的前前后后,厉受伤后与金逃出京城,落脚在一乡村小店,两位老人很是善良,热情招待他们.厉金二人刚好遇到谷之华的两位师兄白英杰与路英豪,金急于想得到谷的消息,于是骗厉说去打探二人的身份,结果救下白路二人,并得知谷的消息.此时却拿不定主意,回到店中,店主已死,厉也失踪.做一下分析,厉识破金的谎言,跟踪金,得知金的意图,于是为了先下手为强,阻止谷金二人再续前缘,不惜杀人灭口,提前赶去襄阳见谷.再分析一下当时厉的心理状态.当时厉身上有伤,加上其性格特点,很容易走极端.尤其金与厉谷二人关系极为微妙和复杂,尽管厉金二人心中对彼此的感情其实已是不可能再改变了,但在社会的观念下,二人都明白多半要以悲剧收场.金对与厉来说,是溺水者的救命稻草,哪怕一点点都不肯松,为了这份感情,厉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何况情人眼中是容不得沙子的,任何人阻挡她去捍卫她的感情,她都要毁灭掉他(他).这无疑是厉的性格悲剧. 其三,厉后来对金承认杀人,并表示极为不屑.我认为这是偏激,试想当时厉谷交锋,估计厉已是眼中都可以冒出火来了,再加上金厉二人口头交锋时,厉素来喜欢摆些歪理,气得金死去活来.这句话也应该是厉的一句气话.
做以上分析的目的并不是为厉胜男开脱杀人的罪过,只是要说明厉杀害二老,绝非某些人说的,纯粹是杀人解气,甚至是取乐.这是她性格缺欠导致的结果,以致为之付出生命和爱情的代价.
还有一点要说的是,厉杀两位老人的这一情节很重要.古希腊悲剧必须要有悲剧人物走到进退两难的境地,以致达到最后的高潮.厉杀人这一情节,显然是这样的安排,否则的话,金如何心安理得地离厉而去,厉又如何去做最后也是最激烈的抗争.但这一情节显然有漏洞,厉其实没有必要去杀人,即使这样很符合厉以往狠绝的作风.厉可以有很多其他温和的法子来骗过金,更重要的是厉很了解金的心思,厉杀害两个无辜老人无疑是在这场情战的最关键时刻扒自己的墙脚,以厉的聪明,做这种事简直太弱智了吧.无论是从整个人物的性格还是风格上讲,这件事中的厉胜男不是个疯子也是个白痴.这相当程度上破坏了人物的统一性,只是因为梁先生这个两难的境地设置的很不妥当,有些难以自圆其说.还想请各位来探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