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京山吧 关注:12贴子:44
  • 3回复贴,共1

道教与其他宗教相比,是什么原因使它日渐式微而不能成为当今世上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自知乎)
中国道教与印度教(包括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相比,是什么原因使他日渐式微,不能成为世界第五大宗教?
基督教信徒21亿,天主教徒11亿;
印度教徒8亿,佛教信徒3亿;
伊斯兰教信徒13亿
作者:先生义
一、佛教结合中华文化迅速融合,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和新教)积极传道,伊斯兰教以血缘传教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外来宗教文化从传入了中国以来,互相影响,佛教迅速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道教文化,大开方便之门形成了禅宗和净土宗,了解佛教的人不难看出,禅宗、净土宗完全是魏晋南北朝后,佛道儒三家合一的产物,其教义与原始佛教相去甚远,特别是净土宗开创了诵念”南无阿弥陀佛“即可往生净土的法门。随着十年动乱,宗教文化的逐渐式微,各个宗教遭受灭顶之灾。80年代后,佛教迅速抓住机会,深入民间,抓住了老百姓内心最为迫切需要的——健康、财富、婚姻、名利、死亡等问题,原本原始佛教的安般守那被舍弃了,禅宗的禅定也被淡化了,现在一提佛教,人们知道最多的就是超度、祈福。究其根本,这本是道教文化的体现。过去人们口中的“老天爷保佑”也渐渐的变成了“阿弥陀佛,菩萨保佑”,为什么?因为佛教抓住了宗教发展最根本的支柱——信众。
基督教也是一样,他们使用”毛泽东思想“的农村包围城市的办法,最初在农村积极传教,随处可见散发的教义传单,慢慢的拓展到城市边缘以及城市,姑且不论这样做合不合适,但他们同样抓住了传教的根本——信众。
伊斯兰教以血缘家庭和弯刀来传播宗教,小孩从一生下来就是伊斯兰教徒,在和平的过度只要积极地生育,就能扩大教徒数量。在动荡的过度,就通过暴力——战争和bao乱来传教。
此为外因。
二、道教高冷,道士有傲骨,传道不积极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自然包含着中国人傲骨的影子,道人的傲骨甚至更胜文人一筹,每个道人都希望清净自在,得道成仙,对于传道这些外显的事情不屑去做,那么好,道人不做,自有别的宗教做。这一做,就牢牢抓住了信众们的需求,不少人说宗教发展程度取决于当权者的扶持与否,其实不然,当权者尚且要取决于民众,更何况宗教的发展呢? 此其内部第一忧患。
三、 神仙体系纷繁复杂
道教是典型的多神教,神系纷繁复杂,神祇数量极多。“道”无形无象,而又生育天地万物。道教主要的有四大神系:正统道教神系,民间信仰神系,上古神话神系,神魔小说神系。在道教中,“神”指先天自然化生之圣,“仙”指后天修炼得道之人。人们通常将神、仙二词合用或混用。正统道教之神称为“尊神”,民间信仰之神称为“俗神”,神魔小说中虚构的神仙一般不列在道教供奉范畴之内。信众很难全部辨识。
四、群众对道教不理解
正是由于道教徒传道不积极,使得很多人想入道门,却不知道教文化到底是何如,人们一提到道士就想到影视作品和小说中精通捉鬼除妖、堪舆风水、卜卦算命的形象,须知这都是道术,并不是道法。好多影视和文艺作品甚至对道士进行恶意丑化,此其内部第二忧患。
五、道教内部不团结
道教历史源远流长,大小门派粗略统计有三百余之多,现今以全真、正一为两大主要流派,道士也分出家、在家两大群体。作为同一信仰的信徒,本应亲如手足,但是现在的现状却经常看到全真说正一无道,正一说全真无法,出家说在家无德,在家说出家无修。各派、各宫观甚至各人都存在攻击他人的情况。
网上更是存在一群人,自恃熟读道经甚至通读道藏,常以《藏》中所言指点他人,道教是在不断地发展的,我们欢迎这类学者提出意见,但如果不是实修还是不要指点他人。其实诸般修行法门甚多,谁也没办法学全,除师可言徒过外,旁人谁人有权说他人修的不对?你和他修的又不是一个法门,纵然是,每个人具体情况不一样,修行也不是复印机,怎么可能和自己的一样,更何况《太上感应篇》里写得明白:“刚强不仁,狠戾自用”“挫人所长,护己所短”“诳诸无识,谤诸同学”“逞志作威,辱人求胜”等都是恶念的表现。大家同是道祖门下,何苦纷纷攻讦?“十个道士九个傲”,但应傲在气节,争在修行,相互促进,共同扶持,而不是内斗不止,再不团结,悔之晚矣!此其内部第三忧患也。
六、缺少以振兴道教为己任的领军人物
好多修道之人入道门,却对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很迷茫,不知到底是想入道?还是想修行?还是想为道教做贡献?其实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究竟是想成为教徒还是纯粹的修行人或者教职人员?因为修行最贵“清净”二字,而宗教事务要发展,势必会牵扯俗物而难得清净,所以我一直对一心一意为教务和宗教事业发展做事的各宗教人士都非常尊敬,因为他们实际上舍弃了很多自身修行的机会,当然,处理教务本身也是一种修行,只不过更多的只能是“性命双修”中的“性”修了,常常需要处理教务到深夜,连打坐、睡子午觉的时间都没有。当然我们不能说持“无为清净”态度的修行人们不对,但是道教要发展,必须要有更多的舍己为教的领军人物的出现,他们要能协调各个宗教宗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2-07 16:32回复
    作者:George Wang
    道教分两种,一是黄老道家,是思想流派,宗教特征不明显;二是张陵创立的道教宗教,尊老子为道祖,建立了宗教体系。
    0.道教的教义不善于抓住人心理上的依赖,耶稣说你信我,末日我就拯救你,太上老君从来没说要拯救你,而是让你自救;道教宗教信众主要是相信神仙是有法力的,要善于对神仙尊崇,而这个神仙体系不是一般外国人能信得,三清四御,五帝星宿,没有几个外国人能产生真正的敬畏;道教哲学信众推崇自然之道,讲求顺天地,得道者不需要进入道教,也可以成为圣人,不得道者,日夜求神,也是凡人一个,没有想要劝更多人入伙的意思。
    1.黄老道家根植于中国古代思想之上,很有地域特色,东方哲学意味十分浓厚,理论十分抽象。
    2.老子哲学比较混沌,绵绵若存,偏玄学,表面看上去神神叨叨的,西方人的思想体系是很具体的,不大合。翻译就更难了。
    3.张道陵创立的道教系统又非常庞杂,道教典著、道教音乐、斋醮科仪等等,非中国人穷其一生都难入门。就像德云社在中国再火,也不能说给外国人听,他永远都听不懂。
    4. 玄门道教其实不轻易收弟子,尤其是龙门暗派,都是秘而不宣的。只有经过授录和高功拔职科仪,才能成为真正的道士。授录多年一次,一次一般就几十个人。道士和信众区分开,道士是少数的。道士一般不到处跑,就在道观里或者山上修行,偶尔有几个游历的,也不是去布道。
    作者:王路
    在我看来,道教的最大问题是不开放。
    道教的最后一位牛人,应该是陈撄宁(1880~1969),他传的弟子是胡海牙,胡海牙传的弟子是武国忠。武国忠就是我们现在经常在新华书店畅销书区看到的保健养生书的作者。
    陈撄宁的遗稿,被胡海牙汇编为《仙学精要》,《仙学精要》是一本不错的书,但对我们来说价值很小,因为普通人几乎不能搞懂他那一套语言体系,别说是普通人,就是道教内部人士,对于很多术语的理解,都存在着极大的争议,他里面花了很多功夫在做辨析词义的事情,到辨析到最重要的时候,他又不讲了,说这个东西不能公开。
    南怀瑾讲过一个故事,他去四川青城山拜访一个道姑,费劲千辛万苦,人家终于把秘诀告诉他了,人家给他的是一张纸,上面画一个圈,圈中间点一个点。南怀瑾一看,随手扔了,他说,这个我早就知道了,就是“守中宫”。
    所以,道教的弟子,可以说90%以上的精力,都花在了“厘清基本概念”上面。师父千辛万苦寻访到了一点秘诀,不会轻易授徒,徒弟也如此,道教是个非常封闭的系统。自然而然就日渐式微了。
    道教是最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宗教,其最大特色就是此岸性极为明显,这既是其长期存在的根基,也是其兴盛不起来的原因。因为道教之修炼,追求的最终点是在此岸此世即长生久视,羽化成仙,需要长期专注的避世修炼,而佛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皆为彼岸宗教,对普通百姓来说,只要这辈子信仰虔诚,不为非作歹,再积点功德就可以来世享福报或上天堂、登极乐,且方便法门极多,诱惑力比较大,获得“成果”不那么艰难。最重要的是,道教的成仙,是就在今生,所以成不成的了、能不能让人相信其可以成,这些问题都格外艰难,久而久之,怀疑者就多了,宋代道教从外丹修炼转为内丹,不就是因为吃外丹吃死的太多了让人无法保持信任么~~而佛教天主教的说法,都是死后如何如何,这个谁能看到?谁能证明?无法证伪,自然没有直接把柄,也就更容易让老百姓相信咯。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2-07 16:34
    回复
      2025-08-25 01:32: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作者:周説
      1、道教是中国固有的宗教,仅在华人范围内流行,在外语人群中难以寻找生存土壤。
      想要在世界范围内向不同国家民族推广的宗教,在传播地都需要很大程度的妥协和本土化,基督教从中东向欧洲乃至之后向全世界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了天主,东正,新教三大宗以及其内若干的小宗,虽然笼统为基督教,但是宗教内部自己都能为了一句经义打得死去活来。佛教在传入中国和日本的过程中也各自产生了非常多本土化的改变,比如中国人熟知的佛教里面的神仙,哪吒,孙悟空,观音等,要么变成中国人,要么要么先在中国学习道术,啊,当然最惨还是被变性。道教并不如此,道教的仙人,大多都是中国古代修道(成仙)的道士。神则是具有各种美德被帝王加封的古人,如关公,杨戬,岳飞等等。从文化上来讲,道教拜的神仙是尊敬先贤,而要推广到海外,想让外国人了解这些神仙究竟做了什么,为什么要尊敬他,就不是那么好言说。
      2、作为宗教的一种,从目的论上,道教不具备便宜法门。
      任何一个宗教内部都具有许多宗派,修持方法各有不同,但是最终目的一致,为了达到推广宗教,获取更多信徒的目的,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创造便宜法门,比如我们说基督教就是为了死后上天堂,基督教作为一神系宗教,信耶稣既得永生,你犯了错,在神父面前把你的罪孽说出来,神就会宽恕你,还有更快捷的方法,买赎罪券。另一方面的佛教,我们看现在佛教徒这么多,但普通大众对佛教的认识大多还是因为净土宗,如果是统计戒律宗或者密宗弟子数量,就少得多了,慧远创了念“阿弥陀佛”四字就可以往生净土的方便法门,自然遍地开花了。
      民间信仰并不等于皈依,单纯只说相信神明,可能大部分中国人都会去庙里道观上香磕头,但是这大部分人中也有很多分不清神仙和菩萨的区别。其他宗教皆是修死后修来生,而道教则是修今生,这太难了,你死之后上没上天堂,下辈子是否荣华富贵这没人知道,可是能不能练出法术成不成仙,就是可见的结果,世人见过的神仙又没有几个。本身就很难拿出让人信服的证据,而修炼的方法又这么费时费力,百日筑基,十月怀胎,三年哺乳,九年面壁。大家都这么忙,每天吃饭前念个佛号做个祷告,周末做做礼拜上上香也就好了。你要我天天打坐行功,实在太难。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2-07 16:3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