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仁中药吧 关注:14贴子:153
  • 0回复贴,共1

白芍、赤芍の疑问~---潍坊华仁中药有限公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白芍、赤芍的植物来源几近相同,所以这里放在一起说事。
其实,在很久很久以前,芍药就是芍药,不分白脸的曹操和红脸的关公。
直到南北朝时期,陶弘景老先生在《本草经集注》里,首次区分。但只是说,芍药呢,白的最好,红的,哎呦也不错。
真正的用药分离,是在大宋时期。
关于如何区分,朝代在变,依据也在变。有时候是花的颜色,有时候是根的颜色,有时候是产地,有时候是加工方法。
现代主流说法是:
白芍:栽培品;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
赤芍:野生品;直接晒干。
市场上,栽培品作赤芍入药、野生品作白芍入药的情况也不少。药典没有具体规定谁家养谁放养,所以没理由否定,但小编认为欠妥。
下图是 北京中医药大学 王秋玲等 所做的相关研究数据:

明显可以看出,多种含量都有明显区别。传统不是瞎传的。
【鉴别】

白芍>>
个子:
1.两端平截。
2.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光洁或有纵皱纹。
3.质坚实,不易折断。
饮片:
1.断面较平坦,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
2.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
3.气微,味微苦、酸。

赤芍>>
个子:
1.表面棕褐色,粗糙。
2.外皮易脱落。
3.质硬而脆,易折断。
饮片:
1.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
2.皮部窄,易分离。
3.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
4.气微香,为味苦、酸、涩。
【讨论】
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一书,将毛果芍药列为白芍伪品来源,头脑风暴小编查阅资料后,再次认为欠妥。
《药典》:白芍是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
《中国植物志》:毛果芍药是芍药的变种,两者区别是,心皮是否被密生软毛。
植物分类学:“变种”是“种”的下属分类。(就像“种”是“属”的下属分类)
所以,在“种”这个级别,芍药和毛果芍药是一个东西。何谓伪品。
《中华本草》:白芍为芍药科植物芍药(栽培品)及毛果芍药的根。
植物分类学:芍药科为毛梗科的亚科。
《新编中药志》:芍药,多年生草本... ...无毛或被浓密白毛。
所以,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毛果芍药本来就是白芍的药用源之一。


金昌东[1]、杭悦宇[2]等人对市场白芍调查后,均认为杭白芍源自于毛果白芍,亳白芍、川白芍、菏泽白芍意见不统一。
可见,毛果白芍在实际中的应用很多,而且由来已久。
所以基于以上原因,小编认为将毛果芍药列为白芍伪品,有欠斟酌。
参考文献:
[1]金昌东,徐国钧,金蓉鸾,等.芍药类专题研究[A].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09-110.
[2]杭悦宇,陈丙銮,黄春洪,等.传统中药白芍原植物分类鉴定及根形态解剖研究[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4,12(3):221-225.
【药典】白芍饮片
基源:本品为毛梗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
形状:本品呈类圆形的薄片。表面淡棕红色或类白色,平滑。切面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形成层环明显,可见稍隆起的经脉纹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酸。
性味归经: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用法用量:6-15g
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药典】赤芍饮片
基源:本品为毛梗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
形状:本品为类圆形切片,外表皮棕褐色。切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用法用量:6-12g
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IP属地:山东1楼2017-02-04 14:1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