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温兆伦与《魔刀侠情》 作者:弥勒法师
弥勒法师11月23日首发于天香周刊Aspirin剧评组
对于古老的武侠电视剧的回忆,要追溯到1977年刘松仁版本的《陆小凤》与1979年郑少秋主演的《楚留香》,而1983年的《霍元甲》是我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的香港电视剧,最近我在看《魔刀侠情》的时候,一直在想,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这些电视剧如此的好看,具有如此吸引我的魅力呢。
《魔刀侠情》拍摄于1993年,与梁朝伟在无线TVB的代表作《绝代双骄》几乎同属一个年代,男主角是擅长扮演反派,有千面小生之称的温兆伦。最近我成为老温的拥护者,套用朋友的话说,整整比他追星追晚了十年。言尽其实,在老温最为辉煌的九十年代初期,我确实没能赶上众多喜爱他的人潮。昨晚整理抽屉的时候,找到少年时代的笔记本,上面写满了文字涂鸦,整整半本,记录了当时喜爱的东西,我很好奇,也很兴奋,一页一页的翻看,没想到,里面赫然有着温兆伦的名字。记忆里,我从来不是他的拥趸。这让我非常地吃惊。我仔细地想,也没想到自己在过去漫长的追星过程中曾经跟随在他的身后,哪怕只是短短的一瞬。
但我现在已经被他精湛的演技折服了。虽然之前我几乎看过他出演的所有电视剧,包括最为有名的《我本善良》和客串三分钟的《夕阳天使》,但真正让我了解到他与众不同的魅力的却是一部名不见经传的小制作,《魔刀侠情》。
电视剧不曾在黄金时间播出,按照现在的说法是成了仓底,过了十多年后再回头来看,网络中流传的版本,由其中的第四集开始——很显然出于温兆伦粉丝的手笔,前三集讲述老温父辈的恩怨,做种BT的人,断然的删掉了没有老温出现的故事。
温兆伦一出现,我就吃了一惊。
我看过他的一些古装戏剧。《笑八仙》、《鹿鼎记》、《武林幸运星》,还有《群星会》。
扮相不如时装俊俏。
《我本善良》里的潇洒,《今生无悔》里的高傲,都让人记忆尤新。
我错了,我真的错了。该说演员的可塑性强还是该说人物造型太重要?在我看到《魔刀侠情》里聂抗天出现的一刹那,屏住了呼吸。我从来没想到一个男人可以这样的漂亮。眉目俊秀。气质温文。如果说他和《逆水寒》里的钟汉良造型相似,不知赞誉了的是他还是他。之前见过聂抗天的图片,在某个朋友的签名档里,下面写着一行诗句,“宁同万死碎绮翼,不思云间两分张”,温兆伦有些凌乱的发和微皱的眉头,竟然很美。
我喜欢这样的男人,《小李飞刀》中关礼杰的李寻欢,《逆水寒》里张智霖的戚少商,《射雕英雄传》里苗乔伟的杨康,有落拓感和贵族气,气质淡然,《魔刀侠情》里温兆伦的聂抗天也可进入我心中帅哥的排行榜了。实际上我并不想夸赞他美丽,老温的好演技有口皆碑,但我也没觉得他有多好看,我认为的美男子,应该象郑嘉颖那样玉树临风,没想到一部《魔刀侠情》的几个镜头就已经彻底的颠覆了我的审美观,或者说,在这个戏剧里,温兆伦显示出与其他戏剧中不同的气质,恰恰,这种情怀是我所欣赏和喜爱的——《魔刀侠情》里他只换了两套戏服,转录自录象带的画面混浊不清,很多场景,我甚至看不清楚人物的表情,但我却从中看到了久违的热情,对情感的追求和对安稳生活的渴望。
写这篇的目的,并不是想唤起朋友们对温兆伦曾经的热爱,平心而论,《魔刀侠情》在十多年前或者十多年后的现在,都不算是一套异常成功的戏剧,它远远不及武侠颠峰之作1983年的《神雕侠侣》,与几乎同一时代的1988年的《绝代双骄》、1991年的《怒剑啸狂沙》、1993年的《九阴真经》相比,也失之情节跌宕,但它有一种很质朴的情怀,男主角的情感选择,正邪之间的徘徊和不确定,让剧中人物个性丰满,不再是脸谱化的好与坏。它甚至能让人感受到它的悲伤顿足,当一个人背负着所谓宿命,以及夹杂在情感纠葛之间的那种痛苦和不安,层次分明,清晰可见。
如果你有一些喜欢温兆伦,哪怕那么一丁点的心动,我就推荐你找来看看,如果你能忍受住画面的恍惚,我能保证,在那些光线昏黄的图案背后,温兆伦的双眼要比以往更加的清澈和明亮,他的血脉清晰可见,伸手即触,十八集的故事里,他的悲欢离合,辗转反侧,抬手顿足间都牵引着心跳的加速和呼吸的急促,况且里面还有年轻的张兆辉和两个同样美丽的蔡少芬与洪欣,青春无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