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吧 关注:2,701贴子:41,408

回复:【及时甘雨】【转】浅谈各种水浒续书和同人作品中宋江形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继续更新,前面提到水浒中传中的梁山招安情节,关于招安,个人有如下观点:
在水浒中,招安是一个争议很大的话题,招安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宋江自己升官发财,还是为了报效国家?还是为了不玷污祖宗,求个好名声?还是迫不得已而招安投降?如果招安的目的不同,招安者的初心不同,即使最终的结果都是招安,那么其实价值是不一样的
上面提到残水浒,宋江把招安当做了自己升官发财的一个手段,当招安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那么就不愿意招安。而在水浒中传中,从上面的长段文字可见,宋江对于招安的心情,还是非常欣喜的。那么中传中的宋江招安的本心又是什么呢?我们也可以找出答案


IP属地:浙江16楼2017-02-02 17:20
回复
    下面是在水浒中传中,宋江活捉高俅后的一系列对话
    宋江开言道:“小可一介小吏,为杀了一个烟花女子,刺配江州,酒醉误题狂诗,险被蔡九知府在江州斩了。幸得众兄弟相救上山,权避大难。众兄弟都是含屈负冤,迫而来此。乃不蒙朝廷见谅,一再派兵来征,真使宋江等冤无伸处。今日天幸,得太尉参谋,各位将军光临敝寨,这是俺宋江弟兄们表明心迹之时。务请太尉等回去,代宋江奏明皇上,即时赦罪招安。宋江等为国尽力,虽死无怨。”高俅等听了,心中又喜又愧;喜的是听宋江口气,决不伤害性命;愧的是堂堂朝廷大将,反被盗贼所擒,身为俘虏,威风扫地。宋江又道:“太尉在此,宋江今日敬将大宋历代圣位,供在堂上。宋江率领全体头领,在圣位前宣个誓愿,请太尉和各位监视了。”说着,宋江为首,一百单七个好汉,一齐跪了下去。高俅见了历代圣位,也和各位跪了下去,听宋江宣誓。宋江朗声道:“大宋皇帝历代圣王在上,宋江等一百九人在下,宋江等为被横祸迫逼,不得已在梁山泊权时避难。倘蒙当今天子赦罪招安,誓愿尽忠报国,死无怨言。谨誓。”誓罢,宋江等拜了九拜,一齐站起。


    IP属地:浙江17楼2017-02-02 17:20
    回复
      如果我们把这段情节和水浒全传中的情节拿来比较,我们就会发现虽然都是希望招安,都是希望高俅代奏,也都是放走了高俅,但是其实还是有一些差别的。
      全传中的宋江,对高俅毕恭毕敬。中传中的宋江,不卑不亢
      全传中的宋江,只谈希望得见天日。中传中的宋江,只求招安尽忠报国
      全传中的宋江,拜高俅。中传中的宋江拜大宋历代皇帝盟誓
      中传的价值,其实远远不如水浒全传,本身也不是一部经典甚至出色的小说,但是在宋江这一人物的塑造上,中传显得比全传要高大。


      IP属地:浙江18楼2017-02-02 17:20
      回复
        3)封官受赏后
        在水浒全传中,宋江封官受赏后,先是荣归故里,后是风光上任,也属正常,但在中传封官受赏之后,梁山众人有一顿临别酒宴,宋江又有如下一番话
        各人团团坐下了,宋江亲自斟酒。饮过了三杯,宋江把着盏道:“这一席酒,是俺们的分别酒。小可有一言,众兄弟听了。”众人齐道:“愿听大哥吩咐。”宋江道:“小可不才,也曾读过诗书,深明做人道理。弟兄们在梁山上面时,端的无拘无束,十分快活。小可也是一个人,难道辨不出来,却要巴巴的受招安,来受上司的拘束。惹得今日各弟兄东分西散,各奔前程。比了在梁山时,果然像是走进了地狱。但是做人的道理,并不在那梁山上面,正是在这地狱之中。俺们前去赴任的地方,那一处不是地狱。这地狱中,有着无量数的苦百姓,却待俺们去救他。俺们要去救他,不得不做这个官,做了这个官,才有权力去救他。这就是做官的职守,也就是救民的职守。那职守:第一,须勤政亲民;第二,须廉洁不苟;第三,须服从法令。第一件,是对于应办的公事,要巴结;对于管下的百姓,要亲爱。第二件,是除了应得的官俸以外,一文也不可苟取;公家进出的饷银,一文也不可不明白。第三件,这身子既经献给了国家,一举一动,都要奉了国家的法令行去,国家要你到水里去,火里去,你不可顾了生命不去干。即使国家要你死,你也只有引颈就戮,捧鸩狂饮。俺们上任以后,倘如犯了第一件,就唤做污吏;犯了第二件,唤做贪官;犯了第三件,那是反逆了。俺们从前在梁山泊时,最恨的是那般贪官污吏,大逆不道。如今论到自己,若是做将去,也是贪官污吏,大逆不道,不惟对不起国家,出了大批的饷银养俺们;并也对不起沙场上,白丢了性命的几十个好兄弟。小可在世一日,必一日巴巴的望着各位,做个好官。倘有风声吹来,不论那一位兄弟,犯着了这三件中的一件,小可必自刎了,以谢天下百姓。这是小可的临别话,兄弟们听得进么?”众人听了,肃然起敬


        IP属地:浙江19楼2017-02-02 17:21
        回复
          而当燕青劝宋江,卢俊义归隐,以免奸臣陷害的时候,宋江又有以下话语
           ”宋江听了道:“贤弟的话,怕不是道理。奸臣们尽管在背后暗算俺们,俺们只要忠国爱民,始终没有错处,他也奈何不得。况而生死由天,谁也作不来主。贤弟,你还是安心上任。”卢俊义道:“贤弟,你不知圣人入世之法。圣人入世,往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只以行道为主,那顾身家性命。即使身遭横祸,也是杀身成仁。贤弟,你还是安心上任。”燕青见二人意志坚决,只得点头称是。三人当夜言定,次日离京赴任。
           


          IP属地:浙江20楼2017-02-02 17:21
          回复
            此处的宋江,是否是愚忠?我认为其实并不是,中传中的宋江并不怕死,也不贪图名利,宋江说【俺们前去赴任的地方,那一处不是地狱。这地狱中,有着无量数的苦百姓,却待俺们去救他。俺们要去救他,不得不做这个官,做了这个官,才有权力去救他。这就是做官的职守,也就是救民的职守。】
            我想这就是宋江要做官的真正原因,做官为救民,我想这才是做官的最高境界。如果只是江湖好汉,杀一两个贪官,只能惩恶,但是恶未必惩得尽,更难救民水火,所以我认为宋江说的还是有道理的。
            如卢俊义所说,即使身遭横祸,也是杀身成仁,中传中的宋江和卢俊义,其实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水浒中传中的宋江,属于上等人物


            IP属地:浙江21楼2017-02-02 17:22
            回复
              三、张恨水水浒新传中的宋江形象
              先简单介绍一下张恨水水浒新传,《水浒新传》是中国现代著名鸳鸯蝴蝶派通俗小说家张恨水所作的一部小说。本书是《水浒传》金圣叹腰斩本(70回本)的续书。创作于抗日战争期间,1943年由重庆建中出版社发行单行本。全书讲述梁山好汉大聚义后协助宋朝朝廷抗击金国入侵的故事。全书共六十八回。(百科)
              如果简单评价一下张恨水水浒新传这部书,我想应该是慷慨壮烈,荡气回肠。金人入侵,国难当头,梁山好汉和金人血战到底,保家卫国,不愧于忠义之名,更不愧好汉之名。前书中被忽略的泼皮张三李四等人,也保家卫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还是值得读者感动的。不过结局比较仓促,一坛毒酒让主力尽存的梁山好汉大部分退场这个片段,其实可以继续斟酌。


              IP属地:浙江22楼2017-02-02 17:22
              回复
                张恨水新传中宋江形象的分析评价
                对于张新传中的宋江,我想从以下问题展开分析
                1)慷慨赴难
                在张新传中,北宋灭亡,金人走狗范琼,威胁宋江,如果杀掉监国太子,或拥立张邦昌政权,那么可以交还宋江兵权,虽然只有数千人马,但是这数千人马,很可能是未来抗金的重要力量。如果宋江不答应,兵马可能会被遣散,众兄弟有性命之忧,宋江此时,进退两难。张新传中,宋江最后抉择如下
                 宋江执了李逵手低声道:"于今哥哥命在倾刻,无多话可说。我问你,兄弟,你愿意作个半截汉子活下去呢?还是要作个顶天立地男儿,与哥哥同死?"李逵道:"哥哥怎来问我,俺死也死在哥哥一处。"宋江道:"恁地便好,兄弟,我们此来,着了人家道儿,他要哥哥去杀太子,又要哥哥向金人称臣。"李逵道:"俺铁牛一生,只服得两个人,一个是哥哥。因哥哥说,张叔夜相公,是天下少有好男子,你降了他,俺也降了他,再也休想俺降第三个人,休说是番狗。铁牛虽没带得扳斧来,俺两只空拳也打出这鸟相府。怕甚鸟,哥哥随我来。"说着,抽身便要向外走,宋江扯住他道:"兄弟,你又来莽撞。休道你箭伤未好,不能厮拼。便是能厮拼,这里重门叠户,他们层层有人把守,如何杀得出去?况是我们道路不熟,我两人又知道向哪里走?便是奔回了白莲寺,这张邦昌和金兵勾通一气,关起城门来,必须将我兄弟在城内一网打尽。不如你我一死,那些在白莲寺兄弟,见你我未回,却好另作打算。"李逵道:"有甚打算,他们必依旧关起城来,将他们围困着杀了。"宋江道:"我且立下一个遗嘱,哀求张邦昌。明知他未必便依,我等略尽人事而已。"说着,便在怀里取出一颗红珠子来,向李逵道:"这叫鹤顶红,自围城以来,愚兄便藏在身上,现今用着他了。"说着,斟了一盏酒,将红珠放入酒内,端起盏子来,将手颠了几下。取出红珠在手,因道:"兄弟,大丈夫不死在奸贼之手,你吃这盏酒。"李逵向宋江跪了一跪,起来接着洒盏道:"铁牛拜别哥哥,哥哥叫俺死,必是当死,俺在鬼门关上,等着哥哥。"说毕,两手捧起酒盏来,向口里一倾,喝锝点滴无余,挺了胸脯,向宋江照了一照杯。宋江泪如雨下,点了点头。接过酒盏,放入红珠,又斟了一盏酒,自已端起来喝了。见案上纸笔现成,便放下酒盏,摊开一张纸,立在案前,提笔写道:
                  宋江不负祖宗,不负大宋,不负张叔夜相公,不负众结义兄弟,亦不欲负张邦昌、范琼两公也。今一死以谢天下,伏乞垂怜白莲寺江所部被围兄弟,尚无过失,请将其徒手遣散,各觅生路,实为德便。大宋靖康二年二月宋江绝笔。
                  写完,回头看李逵时,他大吼一声,倒在地上。宋江且不理他,向窗口朝外跪着拜了四拜道:"宋江委屈就死,意在救援友人于万一,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跪拜起来,见书案前有一交椅,便端坐其上。那外边候消息的范琼,等了许久,不见里面响动,便推门进来,见李逵睡在地上,宋江伏在案上,没了一些声息,大吃一惊。走向桌边,先看到宋江那张绝笔,压在砚底下。再看案上酒盏,里面放了一颗弹子大红珠,他便十分明白了。


                IP属地:浙江23楼2017-02-02 17:23
                回复
                  宋江若杀太子,投顺张邦昌,则对宋不忠,对众兄弟和张叔夜不义。宋江若不从,自身难保,众兄弟也有危险,兵马也将被遣散甚至被困杀。宋江无可选择,只有一死,但希望以自己之死换众兄弟性命。宋江之死,虽然壮烈,但最后终究未能救得众位兄弟。可悲可怜,但终究全宋之中,尽兄弟之义
                  相比较全传和中传的结局,宋江死于国难,则更加壮烈,金人入侵,宋江率旧部坚决抵抗,誓死不降,最后杀人成仁。张新传中的宋江,不仅忠于赵宋王朝,更是满怀民族大义。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张新传中的宋江,无疑是上等人物


                  IP属地:浙江24楼2017-02-02 17:23
                  回复
                    2)梁山招安
                    说完了宋江的结局,再来看看梁山招安
                    卢俊义道:“当日不才归顺山寨之时,哥哥曾言,暂避水泊,等候朝廷招安。数月来,屡遭权奸阻碍,兄长意思有变更否?”这时,几榻上,明晃晃点了手膀一枝巨烛,插在铜烛台上,有两三尺高,照见卢俊义两目注视,脸上带了几分惶恐。宋江手按几沿,挺胸正色道:“据水泊决非我辈终身事业。虽蔡、高嫉妒我们,我们并不舍却招安这条路子。员外此问,必有所谓。”卢俊义道:“兄长此言,可谓我兄弟一百零八人之福。小弟和军师,亦是知得兄长尊意。才敢冒死办得一件大事。”因就把在海州作战,以及自己被擒各位头领投降的事,从头至尾,备细说了。宋江在烛影摇红下垂头拈须,静静听着,并不置一词。卢俊义说罢,站起来,又向宋江拜下去。宋江立刻起身,将他搀起来,因道:“员外放心。宋江有言在先,等待朝廷招安,皇天后士,实鉴此心。众兄弟聚义山寨,都是四方豪杰,料宋江何人,敢狡诈欺骗,自误误人。久闻张知州是一位文武全才的英雄人物,有这种人招安我们,也正是我们一条好出路。员外与宋江谊同骨肉,必然详审利害,才肯投降,宋某决无二意。明日在忠义堂上大会,便当各头领宣布此事。


                    IP属地:浙江25楼2017-02-02 17:23
                    回复
                      想比水浒全传中的招安一节,张新传中的招安似乎显得被动一些,同时也参考了一些史实,张叔夜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从宋江的言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张新传中宋江内心还是希望招安的,而不是走投无路被迫招安。
                      值得注意的是,在张新传中,蔡攸高俅等奸臣也提出过,以盗制盗,以贼制贼的方法,让宋江招安,去征讨江南方腊,这个计划也被宋江等人看破。对此宋江又是这么说的:若要我等前去平方腊,须是朝廷和我们筹足兵器与粮草。用人行军,我们都得便宜行事.只是怕高俅见我们识破了他的计,老羞成怒,却又另来奈何我们?
                      由此可见,张新传中的宋江,并不排斥招安,也不是被迫招安,而是被奸臣掣肘,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


                      IP属地:浙江26楼2017-02-02 17:26
                      回复
                        3)歃血武圣堂
                        歃血武圣堂是张新传中最燃最高潮的段落之一,对宋江的描绘刻画也比较突出,原文如下
                        宋江道:"各位弟兄,听我宋江一言。想当年我弟兄一百八人,聚义水泊粱山,幸得侯蒙知府为朝廷进言于先,叔夜相公收抚我们于后,朝廷不加谴责,还教我们各得官职,上得朝廷俸禄,下分百姓脂膏。六七年以来,我们虽有少数弟兄,在河北、东京曾略立功绩,连宋江在内,多数弟兄,却是寸恩未报。我们所恨者蔡京、童贯、王黼、高俅这些奸党,朝廷也一一贬谪诛戮。我们所求的是建功立业,不埋没一身本领,朝廷也早给我们官职。我们对国家尚有甚话说?我们弟兄,海内知名,生平佩服的是忠良,打的是强霸。在路上见了不平,兀谁不前去相助,也不枉了天下人说我们一声好汉。于今金兵数次犯我中原,两番围我京师。我白赔了许多金银缎匹妇女牛马,死了河朔千百万百姓,向金邦赔了不少小心,求和的王公卿相,兀自作押未回。金人一点不领我情,昨日翻了脸,不交还我幽燕十六州,今日翻了脸要我割中山、太原三郡,明日翻了脸,益发要夺尽我黄河以北之地。再向我说话时,势必囊括我整个中原。天下事之不平,那里有过于此?金人若不是强霸,兀谁是强霸?难道见了这种不平,遇到这种强霸却罢了不成?所以张总管相公这番率师勤王,愚兄便请缨作个前驱。所幸连次大捷,不负张相公知遇之恩。但我们一日不杀到东京城下,便解不得围,兀自被金兵拦住在这里,这两次胜仗,却依然无用。现今金兵尚有两三万之众,麇集在朱仙镇,挡住我奔往东京大路。我们若不把朱仙镇夺来,便去不得东京。要夺朱仙镇,那里有两三万金兵,我们却须出一身血汗。但愚兄自想,我弟兄皆百战之身,果然出得一身血汗,却也不怕朱仙镇金兵是天神下降,也能杀他个落花流水。因此,愚兄今日权备这杯薄酒,约了众家兄弟来说明此事。也好教我们作一个好男子到底。
                        这一段话,把宋江平生的志向全部说出,宋江不愧忠义男子汉


                        IP属地:浙江27楼2017-02-02 17:26
                        回复
                          此外,张新传中的宋江也知武事,他分析出金兵全仗马匹冲杀,除此便不足道。除了藤牌短刀队和钩镰枪而外,还要编个长斧队。此项长斧队,须用视死如归的好男子作将领,带了兵士们,专一向敌人马头前面去砍杀马腿,虽使金兵刀搁来颈上,却也不去理会。
                          4)张新水中的感人段落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个情节外,张新水中,还有一些感人的部分,可以摘录如下


                          IP属地:浙江28楼2017-02-02 17:27
                          回复
                            例1、武松身负重伤,将死之时的这一段,除了表现出武松的英雄气概外,宋江和武松的兄弟之情,描绘的也非常感人
                            宋江听了军士们报道,一马便奔入寺后殿里来,口里不住问人道:"我那武二兄弟,现在何处?"军士说在僧房里,他兀自拿着马鞭,向僧房里来。见武松浑身血裹了战衣,坐在禅床沿上。两个兵士,抬了一瓮酒放在面前,大碗舀递给他。他一手送了酒到口边,只管吃。宋江抖簌了身体跑向前道:"我那好兄弟,你怎地只管吃酒,不将息了?"武松将手上酒碗一丢,突地站了起来,强笑道:"哥哥,我咬着牙等你来。"宋江道:"兄弟,你应该将息,酒吃不得。"武松道:"哥哥,我一生只醉这一次了,你倒不教我醉?"宋江听说,心如刀绞,见他左臂不在,衣神半截,血裹了一团,不觉泪如雨下。武松道:"哥哥,你哭怎地?我武二是好男子,死也不屈。我死了,你胡乱将我埋了便罢,让我墓门朝东,我好望着山东。"宋江垂泪道:"兄弟,你若有个好歹,我将铁郎那厮心肝祭你。"武松摇头道:"不可,两军交锋,为将的各为其国杀敌,我杀不得他,他便杀我,有甚错处?于今我捉了他,应当向朝廷献俘。哥哥,闲言休道,你待我愚重如山,情逾骨肉,武二再不能保哥哥为国增光了,就此拜别哥哥。"说着,跪了下去。宋江放声大哭,抛了手中马鞭,对跪下去,扯了武松右臂,将他扶起。武松喘着气道:"你能不能同武二同吃一碗永别酒?"宋江哽咽了道:"兄弟,你自保重,休吃酒。"武松喘气愈加急促,断续地道:"武二血流太多,不济事了。"宋江看到,立刻另取一只碗,舀了一碗酒来。因道:"兄弟,你就在我手上吃一口。"武松点头。宋江两手捧了碗送到他面前,武松低头,就手吃了半碗,将眼望了宋江。宋江会意,便把那半碗站着吃了。武松含笑点头,忽然大叫一声道:"哥哥,武二去也!"向下一坐,坐在床沿上,两目圆睁,气喘一停,真个去也!
                            例2、朱仙镇血战之后,宋江在大营看望重伤的头领
                            宋扛草草安排定了,便和卢俊义、吴用来民房里,探望重伤弟兄。李衮、项充因使用盾牌,滚入连环马阵里,被马蹄踏了胸脯,肺部受有重伤,已奄奄一息,不能言语。李立小腹上中了一枪尖,现今虽是用药敷治了,却也昏迷了两眼,睡在床铺上。宋江站立在面前,连连叫了几声。李立睁开眼看到宋江,便将身子起了一起。宋江两手轻轻按住了他,教他睡下,因道:"兄弟,你好好将息了。虽是受了伤,却喜杀得金兵大败。"李立闭了一下眼,重又睁开来。喘了气道:"三位兄长在此,小弟已不济事了。想当初在揭阳岭作私商时,专作伤天害理之事,却不是报应?"宋江道:"愚兄已是言过,我等昔日犯过错,正不止贤弟一人。我们现在为中原父老出一身血汗,杀退国家敌人,却也可以将功折罪。"李立道:"正是如此。小弟想着,于今一刀一枪,死在战场上,反是得其死所,却不是皇天厚待了我们。小弟这般死去,死得闭眼。"说着,他咽下那口气,真个闭上眼了。宋江点点头,叹了口气。依次向各间卧室里去探重伤兄弟。阮小七和宋万正是对榻睡在一间房里。阮小七看到宋江等进来,便由被里伸出两手来,拖住拳拱了两拱。吴用近前道: "七郎伤在何处?且好好将息了。"阮小七道:"先生,记得石碣村里相约,去见晁盖兄长时,不是一梦?"宋江道:"贤弟且休思往日,将身体将息得好了,再为国家立功。"阮小七道: "弟被马蹄踏了小腹,背上又中了一箭,怕是不济事了。小弟一个打鱼人,享受了一二十年,现今又替国家打了个大胜仗,好男子也不枉此一生,倒是未曾辜负了这腔热血。"吴用再三用好言安慰,回头来看宋万,也是昏迷不醒。再看其余弟兄,多半昏卧床上,难于言语。吴用和朱贵也是最初相聚弟兄,到他病榻前,自不龟想起前事。朱贵将头高卧在枕上,头上蒙了块帕子,正是头也受伤了。也睁了眼望着宋江道:"小弟不负兄长……"说着,兀自喘气。宋江不敢落泪,忍着掉过脸去。朱贵向吴用道:"于今死了,落个正果,也教天下后世看个榜样。"吴用道:"朱兄言之极当。"说毕,不敢多扰病人,自出来再去访看轻伤弟兄。
                            此时的宋江等人,想法都是为中原父老出一身血汗,杀退国家敌人,却也可以将功折罪。
                            例3.、东京城保卫战时候,宋江连得噩耗,心如刀割。但今日一战,早知凶多吉少,却也忍住眼泪,自握佩刀,站在南薰门的垛上,教吕方、郭盛二人站在身旁,只管擂鼓助战。预备此城门不守时,便拔刀自刎。


                            IP属地:浙江29楼2017-02-02 17:27
                            回复
                              因为特殊的写作时代背景,和小说中特殊的历史背景。张新传中的宋江的任务不再仅仅是替天行道和简单的南征北战,而是担负起了保家卫国的重任。相比于全传中不温不火,几乎一马平川的征辽。张新传使得宋江等人更加无愧于民族英雄这一称呼,形象更加光辉。
                              虽然在众兄弟不断阵亡的过程中,张新传的宋江也曾有过迷茫彷徨,但是这并不能给张新传中高大光辉的宋江形象带来影响。
                              同水浒中传一样,张新传中的宋江同样是上等人物,而当同人作品的作者要将宋江这一人物塑造的光辉伟大时,首先要去除宋江身上疑似的阴险,腹黑一面,相比残水浒和褚新传中的宋江形象,中传和张新传中的宋江阴险腹黑的成分以及基本消除殆尽。宋江完全变得正直和大义凛然。


                              IP属地:浙江30楼2017-02-02 17: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