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吧 关注:78,554贴子:2,921,424

八卦讨论:DNA:15%是底线,多还是少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男的女的都来看看啊,中国的悲哀!!【转载】
http://dzh.mop.com/topic/readSub_5470723_0_0.html


1楼2008-11-01 12:22回复
    15%爸爸替别人养孩子


      科学让原本模糊的事情变得清晰起来。许多疑问解决了,但同时更多疑问也因此而产生了。一项最新数据表明,在一年内北京人委托专家进行亲子鉴定的检测中,有15%检测结果为排除亲子关系。也就是说,北京15%的受试爸爸在替别人养着孩子。15%意味着什么?英国生物学家的研究结果:社会中的男人戴“绿帽子”的比例与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有直接关系;中国社科院哲学博士田松表示,虽然北京受试者检测排除亲子关系的比例为15%,但这个比例并不算高。  

      DNA检测 15%受试者被排除亲子关系

      北京华大方瑞司法物证鉴定中心,全国唯一获得国家实验室资质认证的民间司法物证鉴定机构,拥有目前世界灵敏度最高、速度最快的先进DNA测序仪。

      北京华大方瑞司法物证鉴定中心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在一年时间里北京委托专家进行亲子鉴定的近600例检测中,有15%检测结果为排除亲子关系。也就是说,北京15%的受试爸爸在替别人养着孩子。这是北京市首次出现有关亲子鉴定的数字统计。

      北京华大方瑞司法物证鉴定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全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邓亚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客户委托鉴定中心进行亲子鉴定的形式分为匿名邮寄样本以及当面采样两种方式,15%的统计数据并没有包括那些匿名检测的结果。而如果将匿名检测结果也统计在内,亲子关系排除比率将更高。

      邓亚军说,对受试者检测结果的统计数据不能说明整个社会的亲子关系状况。但根据亲子鉴定专家对德国和美国等开展亲子鉴定地区检测结果的统计,15%的亲子排除比率是一个基准线。各地检测数据一般都在15%左右。


    2楼2008-11-01 12:23
    回复
      2025-09-01 19:19:2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3楼2008-11-01 12:23
      回复
        一桩强 J案抖出“15%”

          上世纪90年代初,在德国一个小镇上发生了一起强 J案。罪犯作案时没有留下任何可以让警方发现他的线索,除了留在女方身上的精斑。警方将罪犯范围锁定在小镇上后,为了找到罪犯,就对小镇所有的男子进行了DNA检测。结果除了找到罪犯以外,还发现了一个让人震惊的事实。小镇上15%的父亲抚养的都不是自己的孩子。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一个完整的社会群体进行普遍的DNA检测。因此,“15%”这个数据引起了各国专家的广泛关注。

          随着亲子鉴定业务在世界各国的开展,它的业务范围也从司法领域延伸到民间。邓亚军表示,根据对各国相关文章的检索,15%是各国亲子鉴定检测排除率一个普遍的基准。不同地区的数据都围绕这个基准起伏。  

          广州中山大学法医系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统计数据表明,在他们检测的人群中,排除亲子关系的概率曾高达30%。


        4楼2008-11-01 12:24
        回复
          非丁看了一定很闹心 目的就达到了 谁让摊们老来恶心


          5楼2008-11-01 12:25
          回复
            误差率为万亿分之一

              邓亚军向记者介绍了现代亲子鉴定的全部流程。采用世界最先进的DNA检测仪,鉴定中心将对样本进行16个基因位点的测序与分析。这样的检测手段准确率达到了万亿分之一。

              一套完整的DNA亲子鉴定包括若干严谨的程序。首先在接到客户委托后,工作人员需要采集样本。可以作为鉴定依据的样本包括血液、毛发和人体组织等。需要指出的是只有携带有效证件当面登记和现场采样的样本才具有法律效力。

              随后科研人员需要从样本中提取DNA。在经过PCR扩增将样本放大处理后,将样本送入DNA检测仪检测。DNA检测仪将对DNA片段上的16个位点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出来后,研究人员将比较不同样本之间DNA图谱的异同。如果有超过3个位点存在明显差异则可排除亲子关系。虽然DNA检测并不会给出绝对的结果,但能得出有关亲子关系是否成立的接近肯定的数据。例如,在检测报告上,接近肯定的结果会注明受试人存在亲子关系的比率为99.99%。

              提起亲子鉴定,很多人会想到古代小说上常常提到的滴血认亲。邓亚军说,其实这种方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而在这种鉴定过程中,亲子关系的血液不一定能融合,而不是亲子关系的血液常常能融合。


            6楼2008-11-01 12:26
            回复
              图片看不到挖,风中妹


              7楼2008-11-01 12:26
              回复
                专家观点

                  经济地位与“绿帽子”比例有关

                  英国生物学家罗宾·贝克在他的著作《精子战争》中指出,根据一些国家的亲子鉴定统计结果,社会中的男人戴“绿帽子”的比例与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有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那些经济状况较差或社会地位极低的男性较容易被配偶蒙骗,抚养的其实是第三者的孩子。就受到蒙骗的比例而言,地位较高的男性当中约占1%(美国与瑞士),中等阶层的男性当中占5%—6%(美国与英国),而地位较低的男性当中约占30%(英国、法国、美国)。

                  罗宾·贝克分析说,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结果,是因为那些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较高的男性容易得到女性的青睐,而他们的配偶不易与社会地位低、经济能力差的男性发生关系。


                8楼2008-11-01 12:27
                回复
                  2025-09-01 19:13:2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5%是忍受的限度

                    中国社科院哲学博士田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15%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数据。田松说,虽然北京受试者检测排除亲子关系的比例为15%,但这个比例并不算高。因为要求进行亲子鉴定的人都是对亲子关系产生怀疑的人。15%恰恰说明在这些怀疑中,仅仅有15%是成立的,而有85%的怀疑不成立。

                    田松表示,更具有社会意义的是对一个社会群体整体进行普遍DNA亲子鉴定的数据。德国小镇的数据以及随后在世界其他地区发现的类似数据都接近15%,似乎表明,15%大概是一个人们对亲子怀疑能够忍受的限度。


                  9楼2008-11-01 12:27
                  回复
                    没怀疑的也许是太粗心,或者太自信,或者自欺欺人


                    旁白


                    10楼2008-11-01 12:29
                    回复
                      案例2 一个孩子两个候选爸爸

                        一个年轻孕妇带着自己和一个男子的血液样本来到鉴定中心,要求给肚子里的孩子做亲子鉴定。结果显示为非亲子。得知结果后,这个年轻妈妈对专家说,我明天再带一个样本来。检测出的结果仍然为排除。这次得到结果后,她喃喃地说了一句,这下我知道谁是孩子的爸爸了。

                        案例3 听信谣言后悔莫及

                        2002年5月,伊春市南岔区某单位的李某因与妻子王某感情不和离婚,女儿随母亲生活。2004年的一天,李某偶然从别处听到孩子不是自己亲生的传言后,心中开始疑神疑鬼,对孩子的身份产生了怀疑,后来更坚信自己的判断,遂向法院提起诉讼。在李某的一再要求下,南岔区法院按照法律程序,让黑龙江省公安厅技术鉴定中心对李某、王某和孩子进行了DNA血缘关系鉴定。经过鉴定,明确认定李某系孩子的亲生父亲。看到鉴定结果出来后,李某傻眼了,发现自己原先的猜疑是错误的,马上撤诉,李某后悔不迭,恨自己轻信传言,无端猜疑,不但伤害了前妻、孩子的自尊和感情,还为此付出了5000多元相关费用的代价。


                      12楼2008-11-01 12:30
                      回复
                        太奇怪了?戴绿帽还继续生活在一起,只要孩子是自己的就可以接受,太奇怪了


                        13楼2008-11-01 12:32
                        回复
                          以上是2005年以前的数据





                          -



                          -


                          14楼2008-11-01 12:35
                          回复
                            http://club.chinaren.com/71384086.html

                            亲子鉴定查出两成多非亲生 


                            核心提示 


                            丈夫怀疑妻子不忠,带着未成年的孩子悄悄去做亲子鉴定,这些以前只能在电影里看到的片断,开始在我们身边频繁上演。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精神(以下简称《决定》),为方便群众的检测需求,从去年10月13日开始,国内以往“对公不对私”的亲子鉴定的大门向私人放开。一时间,各鉴定机构承接的私人鉴定业务量以惊人的比例往上飙升。 


                            数字 红杏出墙率22.6% 


                            2006年6月30日,中科院北京基因组司法物证鉴定中心,市民赵先生拿到一纸亲子鉴定报告后开始失声痛哭。原来,和他先前猜疑的一样,鉴定结果证明,养了8年的儿子不是他自己亲生的。邓亚军主任告诉记者,这种被鉴定结果“击倒”的事件在该中心并不罕见。近年来,随着鉴定门槛的取消,越来越多的父亲带着孩子来到这里,而鉴定结果也让他们在拿到报告的一瞬间“很受伤”。 


                            邓亚军告诉记者,去年一年,做了3000例左右的亲子鉴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对私亲子鉴定大门洞开后承接的。这个数量超过了之前鉴定数量的总和。更让记者感到惊讶的是,在这3000例亲子鉴定里,最后有近680例被“排除”。“排除”是医学界用于亲子鉴定的一个专用术语,“通俗地讲,就是在这3000对父子或父女中,有680个孩子不是他们的父亲所亲生的。”这个比率达到22.6%。


                            15楼2008-11-01 12:36
                            回复
                              2025-09-01 19:07:2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预计 农村的比率会更高 


                              在《决定》放开之前,中科院北京基因组司法物证鉴定中心的亲子鉴定排除率基本维持在15%左右,对于22.6%的高比率,该中心主任邓亚军并不感到意外。以前,做亲子鉴定必须拿到法院或检察院等机关的许可,也就是只被用于牵涉到法律纠纷的一些案件的处理。国家取消亲子鉴定的门槛后,亲子鉴定对老百姓突然间变得不再遥远,只需1000元左右的花费,再提供一些诸如血液、毛发等送检物,一周之内,一例鉴定就可完成。邓亚军表示,目前做亲子鉴定的主流还是城市里的白领等收入较高的人群。 


                              按照邓亚军的说法,如果亲子鉴定的收费能降低到一定程度,“比如每例收费200元至300元”,那么,广大的农村“市场”将被激活,而这些人将会是个非常巨大的群体。在邓亚军和她同事做过的一些农村例子来看,排除率“有点惊人”,邓亚军告诉记者,根据粗略统计,她们做过的农村父子的亲子鉴定案例中,排除率接近50%


                              16楼2008-11-01 12: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