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9月05日漏签0天
周星驰吧 关注:1,127,364贴子:10,021,151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7回复贴,共1页
<<返回周星驰吧
>0< 加载中...

【星文化】《西游伏妖篇》全解:周星驰的半部佛经与一部西游记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wangjtgd
  • 活跃吧友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wangjtgd
  • 活跃吧友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周星驰与徐克合作的《西游伏妖篇》上映第四天了,口碑呈现两极分化,一部分人非常喜欢,认为这部戏延续了周星驰的风格,外加徐克的动作加持,属于难得的精品;还有一部分人为,人设看不懂,各部分故事的联系弱,单线推进,演员演技差,所以属于烂片。
出现这种结果完全可以理解,同样一部《红楼梦》,经学家、道学家、商人、文人看到的境界不尽相同。很难说哪个对,哪个错,艺术本身有无数种解读的可能,所以才有艺术的广博。但有一个问题需要做一些详细分析:
很多批评者批判的武器包括糟蹋原著、无厘头改编、毫无逻辑、看不懂等,本文就是写给这类观众的。周星驰是较难理解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往往一开始受批评,慢慢才成为经典。要想理解《西游伏妖篇》中星爷到底想要表达什么,至少要理解下面几个信息。
首先是周星驰创作的是什么故事,这个故事背后有怎样的合理逻辑,以及周星驰对故事中重要角色设定的理论与现实基础。其次要理解,周星驰对《西游记》及佛学的认识。不了解这两点的人,即便是看懂了,多半属于看了个热闹。
故事的逻辑
从《大话西游》到《西游降魔篇》再到《西游伏妖篇》,周星驰的思想一以贯之但表现形式又有所不同。除了《西游降魔篇》故事线最为清晰外,另外两部故事线都比较复杂,看一遍肯定看不懂,这就是为什么当年看《大话西游》想笑,今天再看就想哭。
看《西游伏妖篇》就如一开始看《大话西游》一样,除了好笑外,很难理清楚周星驰到底要表达什么。有人认为,《伏妖》的故事线太简单,但前后又衔接不上。其实,《伏妖》的故事线并不简单,也不是只有一条线,但故事的内核一直没有改变。
这三部电影有明显的逻辑承继关系,如果用通俗的话来说,三部戏都是讲爱情的,但对爱情的理解又有三个不同的层次。《大话西游》的内核是讲男女之欲,主题是爱是一种信仰,爱的最高境界不是得到而是放下。紫霞仙子对至尊宝的爱,超越了相貌、种族、财富、生死;至尊宝对紫霞的爱,超越了相守、白头、天涯此时。因为爱所以信仰,因为信仰放弃信仰。
《西游降魔篇》的内核是讲众生之爱,突出的主题是,爱是一种修行。众生皆苦,舍小爱而全大爱并非真正的大爱,小爱即大爱。传统观念认为,爱与修行是二元对立的,周星驰的创新是,将它们发展到互为彼此,有了一元融通性。玄奘深陷情爱却一直想否定,因为这与修行冲突。经历了生死、看破了众生之苦之后,玄奘在段小姐临终前发现,男女之欲并非修行的对立,而是修行本身。
《西游伏妖篇》认同爱与修行合一的前提下,又有了新的发展。它的内核是讲爱的解脱,也就是白骨精临终前的那句“情关”,突出的主题是众生可渡。玄奘带着爱的执念与三个徒弟一起上路,尽管一路吃斋念佛,但他内心无法挥去对段小姐的思念。这种执念在玄奘夜里抱着孙悟空、亲他脖子部分已经展现无遗。他本身带着执念去渡众生反而使自己难以解脱。蜘蛛精他要渡,白骨精他也要渡,他坚信众生皆可得渡,结果大恶终被惩,小善才可渡。看到小善灰化的时候,唐僧突然醒悟,虽说众生皆可渡,并非众生都能渡,欲渡人先渡己。自己还在段小姐的情丝中打着千千万万个结,又如何渡小善呢?玄奘在小善即将灰化的时候,找到了自己执念的解脱,也就是爱的解脱。
那么《伏妖》究竟是如何组织故事的呢?整个故事有两条主线相互交织,第一条是唐僧与孙悟空的感情,从师徒到仇敌,从仇敌到兄弟,从兄弟到亲密战友,从战友回到师徒。第二条是唐僧与段小姐的感情,从思念到执念,从执念到妄念,从妄念到解脱。两条线相互交织,将故事推向高潮,进而结束。同时还有一条辅线和一条暗线。辅线是八戒、沙僧在团队中与唐僧、悟空关系的变化层次,暗线是九宫真人为唐僧师徒设的环环相扣的大局。
围绕这两条主线和一条辅线、一条暗线,整个故事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从马戏团到灭了蜘蛛精,主要是围绕唐僧与孙悟空关系的恶化展开的。表现形式是,孙悟空不服唐僧管教,唐僧用紧箍咒对他进行侮辱性的管束,这种管束让孙悟空对唐僧起了杀心。进入蜘蛛精的地盘时,唐僧与八戒明显是情丝未断,这点让孙悟空很看不起。不过,所谓杀心仅仅停留在想法上,降服蜘蛛精的过程中,孙悟空站在唐僧这边。唐僧依然想渡蜘蛛精,结果孙悟空将其打死了。唐僧众生可渡的理念与孙悟空妖魔必死的理念产生了冲突。
第二个层次是从孙悟空要杀唐僧到唐僧下跪。孙悟空要杀唐僧,却因为一道光而误以为唐僧真的会如来神掌,所以就没有动手。随后唐僧师徒陷入了九宫真人布的局之中。九宫真人的目的是消灭取经人,摧毁取经工程。布局的特点是,离间唐僧师徒,最终各个击破。第一步是利用红孩儿激化唐僧与孙悟空的关系。离间的效果很明显,唐僧与孙悟空关系急剧恶化。结果却不是九宫真人期望的——唐僧自虐反省,获得孙悟空的原谅。
第三个层次是从打败红孩儿到白骨精承认身份。九宫真人的第二步是,派红孩儿与孙悟空大战,结果红孩儿战败。于是,九宫真人放出精心培训过的白骨精,将白骨精培训成为段小姐的影子,唐僧对段小姐压抑很久的思念重新爆发出来。白骨精妖气隐藏得较好,九宫真人认为这一次将万无一失。结果,孙悟空识破了白骨精的身份,叫唐僧出去撒尿的时候,师徒暗自商量出了反间计,引诱这场反间局背后的大BOSS出现(如何商议的只是故事逻辑的推理,电影中没有演出来。)
第四个层次是从孙悟空吞下唐僧到师徒合力斗败金雕。孙悟空故意吞下唐僧,九宫真人上当,现出本相,与孙悟空斗法。唐僧与孙悟空联合斗九宫真人。一边是与九宫真人斗法,另一边是唐僧对小善的执念,也就是对段小姐的执念。九宫真人战败,化身九头金雕被如来收走,小善变成一堆白骨,在唐僧的念超度经的过程中,小善化成灰而去。
角色的流变
整部《伏妖》取自《西游记》盘丝洞、狮驼岭、比丘国的故事底子,将蜘蛛精、白骨精、红孩儿、大鹏精等角色进行了重新加工。表面看,很多角色脱离了原著,有点像恶搞,其实这些人物在原著里又有合理的存在逻辑。这些角色与《大话西游》《西游降魔篇》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放在《西游记》的框架中,用西游人物惯有的逻辑来分析这些角色,从这些角色倒推《伏妖》的故事逻辑,那就更清楚了。如来创立佛教的时候也是秉持众生可渡的理念,当时有很多生灵来到灵山随如来修行,其中既包括一些野心家,也包括如来的亲戚,如我们在《西游记》中看到的黄毛貂鼠精、金鼻白毛老鼠精、蝎子精、如来的娘舅大鹏雕等。老鼠精、蝎子精都属于悟性不高的修行者,都想色诱如来,以获得捷径,没有成功后,她们都盯上了金蝉子转世的唐僧的初夜元阳。
在《伏妖》中,周星驰将大鹏雕设为女性,同时把老鼠精、蝎子精的修行经历嫁接到女性大鹏雕的身上。在《西游记》中,大鹏精在如来之上,是如来的娘舅。他不堪修行之苦,下界吃了一国的人,然后建了一个妖族组成的国家。他伙同狮子精、白象精独霸一方,专门等候唐僧。他是《西游记》中唯一知道唐僧肉吃法的人,并且说出了吃唐僧肉的步骤、注意事项。
在《伏妖》中,蜘蛛精看到化斋的唐僧病怏怏的,姐妹们小声商议,决定让他养好了身体再吃。这个细节透露了她们与九宫真人(大鹏雕)的关系,她们如若不是九宫真人差遣的,就一定是从九宫真人那知道了唐僧肉的吃法。根据《西游记》中狮驼岭那几回的叙述,大鹏雕说,唐僧肉必须蒸着吃,唐僧不能受惊吓。唐僧肉蒸好后,要切成薄片,细吹细打慢着吃。
在《伏妖》中,蜘蛛精用丝线缠住唐僧,而不是照他身世给一口,足以说明,这群蜘蛛对唐僧肉的吃法是了解的,并不想伤了唐僧,破坏了他的药用价值。姚晨扮演的九宫真人实际上是大鹏雕、老鼠精、蝎子精的合体。她的目的就不是吃唐僧肉那么简单了,而是摧毁取经工程。既然如来不重视自己,那就毁了如来搞的取经工程。她打听到唐僧师徒将经过比丘国,所以设局破坏取经。
首先,搜集关于唐僧的所有情报,其中之一是唐僧与孙悟空的关系。她毕竟在如来身边修行,对孙悟空、唐僧较为了解,关于段小姐的故事,她已经获得了全面情报。其次,搜寻白骨精,照着段小姐的标准进行培训。再次,安排弟子红孩儿变成比丘国国王,离间唐僧师徒,再安排白骨精小善进一步离间他们。白骨精小善与原著中的白骨精没有什么关系,而是根据《大话西游》中的白晶晶重新创作的角色。不过,这个角色也并不是随便创作的。
在解读《西游记》的圈子里,关于白骨精的身世有两种脑洞,认为她前世是有丈夫的,不然不会叫白骨夫人。沿着这个设定,解读者大致得出两种结论:第一种说白骨精是沙和尚的夫人;第二种说白骨精是唐僧的夫人。由于篇幅关系,在这里就不延伸来讲了,网上有相关的材料。周星驰在创作白骨精小善这个角色时,一方面参考了这些脑洞的解读,同时也从《大话西游》白晶晶身世中提取了有效的人物特点。
白骨精的身世非常凄惨,怨气很深,周星驰对这个角色充满了同情。除去那些脑洞之外,在《西游记》文本中,白骨精是罕见的,因为没有明确背景而惨死的妖怪之一。从能力上说,她是惨死的无背景妖怪中能力最强的。同时,她也是取经路上第一个炮灰。从她口中说出了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的说法。从白骨精开始,唐僧与孙悟空反目,师徒第一次公开决裂。在《伏妖》中,白骨精同样扮演离间者的角色,不过《伏妖》的创新是,唐僧与孙悟空密谋反间成功,增加了戏剧效果。
如果从九宫真人的角度来看待这场局的话,那么可以简单归纳为:金翅大鹏雕在如来身边修行不受重视,赌气离开如来,打听到如来将重用唐三藏,并安排了取经工程后,故意来到比丘国设下了摧毁取经工程的迷局。首先是将唐僧的行程透露给蜘蛛精,让蜘蛛精打前战,九宫真人摸底;其次,放出红孩儿离间孙悟空与唐僧;再次,放出小善,进一步离间;最后,亲自出面,毁掉离间计后剩下的一方。


2025-09-05 10:38: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wangjtgd
  • 活跃吧友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如果从唐三藏的角度看待这段经历可以归纳为,孙悟空打死段小姐后,唐僧悟出了修行与情爱合一的观念。他带着凶手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上路,他的任务不仅是到灵山,还要度化他们三个。唐僧与段小姐的执念让他与孙悟空多次冲突,冲突逐渐升级,最终唐僧醒悟到自己的执着终将毁了自己的修行,也将毁了与徒弟的关系,于是唐僧道歉,与孙悟空和解。唐僧经历了蜘蛛精、孙悟空杀机、小善的离间之后,领悟到,欲渡人先渡自己,众生皆可渡,但并非人人得渡。他对段小姐的执念化为一堆白骨,飘散而去。
周星驰的佛与权
很多人都认同,周星驰作品的特点是,喜剧外衣下的悲剧。他的作品中总能暗含一种欲说还休的悲剧色彩。周星驰的伟大之处是,将悲剧演成喜剧,纯靠个人表演,创造了喜剧的效果。就因为此,周星驰具有不可替代性。
当周星驰把自己的这些特色转嫁给其他演员时,大家都有同样的感觉,觉得如果换作星爷,这个角色绝对不是这个样子。无论是谁都无法代替周星驰。但是,周星驰可以塑造其他人,创作出不同风格的东西。为何周星驰能做到呢?核心是他对佛理有别样的理解。
这些理解暗含禅意,尤其是《大话西游》《西游降魔篇》《西游伏妖篇》等西游题材的作品,很好地反映了星爷的哲学思维。我观周星驰的这些电影,总结起来无非是:半部《金刚经》外加一部《西游记》。周星驰的禅意不出这个范畴。
《儿歌三百首》变《大日如来经》是周星驰在《西游降魔篇》中的精彩桥段,也是全戏的高潮。这个桥段不出《金刚经》的一句话:“一切有为法皆为梦幻泡影。”《伏妖》中那句经典台词“有过痛苦才知道真正的痛苦;有过执着才知道放下执着;有过牵挂,了无牵挂”来自《金刚经》的性空论,其佛学原理不出那句“因无所住而生其心”。
周星驰心中的小爱即是大爱,小善即是大善,众生可渡,众生又不可得渡等是是而非的理念也都是来自《金刚经》的性空论,经文上强调“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以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若见诸相非相,也就意味着大爱即非大爱,小爱也非小爱,本就无所分别。爱与修行,本就无所分别,有分别便是妄念,有妄念便有执着,有执着便有痛苦。无分别,诸相非相,才能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为什么说周星驰是读懂了半部《金刚经》呢?其实,周星驰读出了“万法皆空”,但并没有走出自己的执念。他的作品一直劝人放下,但自己却放不下。所以,在《伏妖》中,他借唐僧之口表达了这种放不下的痛苦。欲要渡人先渡己,自己都没有得渡何以渡人?这是唐僧的执念,也是现实生活中,周星驰的执念。
周星驰看出了空,但没有看破空,还在自己的世界中执着着,痛苦着。所以说,他读了《金刚经》,却只是读懂了其中一半的道理。他对佛的理解在王菲之上,但也不过是普通入门居士的水平。与《金刚经》相比,周星驰对《西游记》的理解比较透彻,也比较深入。他参悟透了《西游记》的核心逻辑,对其中的人物有很深的思考,才创作出了更鲜活的人物形象。
在《大话西游》《西游降魔篇》《西游伏妖篇》等作品中,周星驰让孙悟空恋爱了,让唐僧恋爱了,故事多了很多暗黑的风格,强调人性的丑陋,官场的争斗,权力的角逐。其实,原著中不仅有孙悟空懂男女之事的明确记载,还有唐僧为情所困时的痛苦难捱。周星驰对《西游记》的改编动的并不是故事的内核,而是形式,故事的内核在原著中都能找到根。
那么《西游记》中最让周星驰痴迷的是什么呢?是绝对的权力。谁是绝对权力的象征呢?一定是如来。也就是说周星驰最喜欢的角色不是孙悟空,而是如来。《大话西游》的编剧导演是刘镇伟,所以从故事的角度很难突出周星驰对如来的理解。从《西游降魔篇》到《西游伏妖篇》到处可以看到周星驰对如来元素的痴迷。
在周星驰这里,如来根本不是信仰的最高峰,而是权力的最高峰。无论是《降魔》中如来巨像俯视地球,如来手掌压住孙悟空,还是《伏妖》中假如来与孙悟空斗法,真如来手掌抓住大鹏雕等,这里都用极为宏大的场面,巨型造像来体现如来的庄严,也就是体现权力的庄严。为何这么说呢你?
把如来元素代入到电影中我们会发现,众生的苦源于如来,众生的解脱也源于如来。如果如来早点出现,小善可能有机会变回人形。如果如来用点心思,孙悟空也不至于那么暴力凶悍。贯穿周星驰禅意的是如来,如巨型的如来,其实是一座权力的高山。周星驰所渴望的绝不是看破、放下、解脱这么简单。从《伏妖》的开篇,巨型唐僧来到天竺小人国可以看出,周星驰对巨型权力的迷恋到了原教旨的地步。
从这三部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周星驰对佛与权之间那么难以平衡的痛苦。如果周星驰再拍一部西游主题的电影,那么主角一定是如来,而不是孙悟空,也不会是唐僧。如果给周星驰心中的佛一个解释,那就是:佛法=权力。理解不到这个维度,就无法理解周星驰的苦,也无法理解周星驰的西游。如果哪位制作人手握如来题材的西游剧本去找周星驰,多半能打动他出山。在《西游记》中,唯一能让周星驰兴奋的只有如来了


  • 丿风舞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uc跳到贴吧,还真是。。。。不过这个写的,真心觉得是胡扯成分居多。


  • 贴吧用户_0PNR1JK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太搞笑了!


  • 天下无敌王小虎
  • 意见领袖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有道理 但没完全理解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7回复贴,共1页
<<返回周星驰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