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是实现农业市场化、标准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要求。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十二五”时期,是渭南市农业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粮食连年丰收,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为全市“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重要基础。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以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为主题,对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作出了重要部署。因此,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成为全市现阶段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全市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2015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24.52亿元,可比价同比增长5.4%,增加值总量居全省第3位,增速居全省第2位。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213.92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6%,较上年增长5.5%,所占比重比汉中市和咸阳分别低3.4个百分点和0.7个百分点。
1、农业生产规模持续扩大。2015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397.54亿元,可比价较上年增长5.5%,和上年相比上升了0.4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285.69亿元,增长6.7%;林业产值6.86亿元,下降5.1%;畜牧业产值82.65亿元,增长0.6%;渔业产值4.75亿元,增长51.1%;服务业产值17.59亿元,增长5.3%。
2、种植业保持稳定增长。一是夏粮喜获丰收,全年粮食稳定增长。2015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510.7千公顷,较上年下降0.4%;单产为每公顷4260公斤,较上年增长6%;粮食总产量217.27万吨,较上年增长5.5%。其中:夏粮播种面积291.1千公顷,较上年下降0.5%;单产为每公顷3945公斤,较上年增长10.9%;夏粮产量114.83万吨,较上年增长10.4%。秋粮播种面积219.6千公顷,较上年下降0.3%;单产为每公顷4665公斤,较上年增长0.7%;秋粮产量102.44万吨,较上年增长0.4%。二是蔬菜产量持续增加。2015年,全市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88.8千公顷,较上年增长4.4%;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53.23万吨,较上年增长6%。三是水果产量保持增长态势。2015年,全市果园面积达到191.7千公顷,较上年增长4.6%;水果产量为310.56万吨,较上年增长6.3%。
3、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截止12月底,全市猪、牛、羊和家禽存栏分别为203.2万头、27.78万头、107.57万只和1203.54万只,较上年分别下降3.8%和4.8%、增长1.9%和1.2%;猪、牛、羊和家禽出栏分别为251.03万头、8.21万头、63.72万只和991.89万只,较上年分别下降3%和2.8%、增长2.1%和2%。肉、蛋、奶产量分别为22.01万吨、10.84万吨、40.4万吨,较上年分别下降0.9%、增长3.1%和0.4%。
二、全市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全市与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汉中市主要存在以下差异:
1、农业增加值总量差距拉大。从农业增加值情况看,全市总量位于全省第三位,在西安市和咸阳市之后。从差距看,有逐步扩大趋势。2000年,全市为40.05亿元,西安市为44.65亿元,咸阳市为48.44亿元,分别与这两市相差为4.6亿元和8.39亿元;2010年,全市为128.94亿元,西安市为140.06亿元,咸阳市为203.39亿元,分别与其相差11.12亿元和74.45亿元;2015年,全市为224.52亿元,西安市为241.68亿元,咸阳市为348.21亿元,分别与其相差17.16亿元和123.7亿元,农业增加值的差距不断拉大。

一、全市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2015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24.52亿元,可比价同比增长5.4%,增加值总量居全省第3位,增速居全省第2位。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213.92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6%,较上年增长5.5%,所占比重比汉中市和咸阳分别低3.4个百分点和0.7个百分点。
1、农业生产规模持续扩大。2015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397.54亿元,可比价较上年增长5.5%,和上年相比上升了0.4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285.69亿元,增长6.7%;林业产值6.86亿元,下降5.1%;畜牧业产值82.65亿元,增长0.6%;渔业产值4.75亿元,增长51.1%;服务业产值17.59亿元,增长5.3%。
2、种植业保持稳定增长。一是夏粮喜获丰收,全年粮食稳定增长。2015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510.7千公顷,较上年下降0.4%;单产为每公顷4260公斤,较上年增长6%;粮食总产量217.27万吨,较上年增长5.5%。其中:夏粮播种面积291.1千公顷,较上年下降0.5%;单产为每公顷3945公斤,较上年增长10.9%;夏粮产量114.83万吨,较上年增长10.4%。秋粮播种面积219.6千公顷,较上年下降0.3%;单产为每公顷4665公斤,较上年增长0.7%;秋粮产量102.44万吨,较上年增长0.4%。二是蔬菜产量持续增加。2015年,全市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88.8千公顷,较上年增长4.4%;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53.23万吨,较上年增长6%。三是水果产量保持增长态势。2015年,全市果园面积达到191.7千公顷,较上年增长4.6%;水果产量为310.56万吨,较上年增长6.3%。
3、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截止12月底,全市猪、牛、羊和家禽存栏分别为203.2万头、27.78万头、107.57万只和1203.54万只,较上年分别下降3.8%和4.8%、增长1.9%和1.2%;猪、牛、羊和家禽出栏分别为251.03万头、8.21万头、63.72万只和991.89万只,较上年分别下降3%和2.8%、增长2.1%和2%。肉、蛋、奶产量分别为22.01万吨、10.84万吨、40.4万吨,较上年分别下降0.9%、增长3.1%和0.4%。
二、全市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全市与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汉中市主要存在以下差异:
1、农业增加值总量差距拉大。从农业增加值情况看,全市总量位于全省第三位,在西安市和咸阳市之后。从差距看,有逐步扩大趋势。2000年,全市为40.05亿元,西安市为44.65亿元,咸阳市为48.44亿元,分别与这两市相差为4.6亿元和8.39亿元;2010年,全市为128.94亿元,西安市为140.06亿元,咸阳市为203.39亿元,分别与其相差11.12亿元和74.45亿元;2015年,全市为224.52亿元,西安市为241.68亿元,咸阳市为348.21亿元,分别与其相差17.16亿元和123.7亿元,农业增加值的差距不断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