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剧吧 关注:3,371贴子:54,470
  • 2回复贴,共1
一谈到坠琴,一下子就会联想到吕剧,本人70后,酷爱吕剧。儿时,每次听到从录音机里传出那清脆悦耳坠琴声时,就会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会被那琴声感染、诱惑,陶醉在那美妙悦耳的旋律中不能自拔,也会不自主的跟着哼唱几句过门、甩腔什么的。 记得上小学3年级,当时最大的愿望是能拥有一把属于自己的坠琴。在那个年代,家里穷这个愿望只能想想,不说买了,就见都没见过。虽然听爸爸描述过,可对琴的印象还是有些模糊,多年来这个愿望一直埋在心底。
自从有了网络和广大吕剧爱好者交流的就多了,去年经群友介绍,去了兄弟城市拜访了制琴大师李老师,帮我制作了现在的这把琴。不怕您笑话,坠琴,电视上见过,见实物那是第一次,手接过琴的那一霎那,有一些小激动,把李老师好一顿感谢后,坐那抚摸着爱琴,那叫一个爱不释手啊,看哪都稀罕,也试着拉一拉,一点基础都没有,可见。。。。。。虽然不会拉,可心里还是美滋滋的,李老师帮我写的了坠琴的音阶把位图,还给我做了讲解,示范。晚上回到宾馆关好门窗,又折腾了一会,憋出了一头汗不说,还把一条弦给干断了,深刻体会到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本人对乐理知识略知一二,回家后没有老师指导,自己摸索着练习,练把位指法,练音阶,这么跟你说吧,那声能把狼招来,自己都有些招架不了,之后在网上找些学习资料,从基础学起,持琴,运弓,跟着网络上老师学习,基础打的差不多了就照着谱子试探着学拉《大雪飘飘》,你想啊,出汗是肯定的了,拉琴时,琴的稳定性、音准都存在很大问题,音阶的定位感不强,换把不准,琴头晃动,运弓弓子还有上翘的习惯。。。。。,一拉起来整把琴那叫一个“头摇一巴晃”。仅管拉的不咋滴,可我坚持天天练一会,练习时认真体会,琢磨,努力克服一些不足和孤避习惯。
学琴一年多,进步不大,总归半路出家,没经过专业系统训练,业余水平只能娱乐一下自己,还娱乐不了大众。
现在一些经典选段基本能卡卡伴伴的拉下来,如《大雪飘飘》、《有老身坐上房》、《含羞带怒离张家》、《老来难》等,指法和弓法配合不太好,吕剧味也欠了点。
我知道,自学存在一定的弊端,容易走弯路,近期有幸认识当地的一位德艺双馨的坠琴老师,我会专心跟老师求教,专心学习,认真领悟,争取早日拉的像模像样。
为了我热爱的吕剧,同志仍需努力。。。加油!!!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7-01-20 06:15回复
    有想法就已成功了一半。


    3楼2017-12-15 12:1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