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发之
小红评点反三国第三集 欢呼吧,米那!高歌猛进战濡须(下)
书归正传,两方主帅相见之后,开始交战,一直打到傍晚,各自回营。这边孙权的使者孙韶来了,华丽的JQ出现了。“周瑜因孙韶是孙伯符最心爱之人,迎接坐下,……留着孙韶,在帐中谈论……”
大荒兄,我错怪了你哟!抹鼻涕,我单知道你是蜀派却不待见孔明,却不知道你原来还愿为都督翻案!罗贯中,你个别扭受给我好好看着,谁敢再说我们都督是小心眼!你看,伯符生前收的小,都督还如此厚待,多么宽广的心胸!多么博大的胸怀!
这边周都督和孙韶说着私房话,那边曹公黯然回营,想着都督,好像那玫瑰花儿,美则美矣,可惜有刺。这时于禁提了一个建议,我听说周瑜跟孙策一样,是个爱冲动的娃,我们偷袭敌后呀!
这个计划也不能说不好,但问题是,它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前提上,那就是周瑜好轻敌搏战。于禁将军,你不知道有一种CP叫做互补型攻受么?比如迟钝攻和诱受,忠犬攻和女王受,强攻配弱受……对不起我跑题了,我是想说,我东吴前讨逆将军与建威中郎将,正是元气攻与贤惠受的组合哎!
有的看官大概不乐意了,瑜瑜是亮亮/权权/大甘/丕少的,拆人CP者不得好死!不要鸡冻,咱得入乡随俗不是,本书推的官配就是策瑜,小红也没办法嘛。
于是于禁出发了,去为他的相信流言付出代价,与他同行的还有张郃。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船怎么办呢?
贾诩出了个主意,没有兵船,就抢民船嘛!
文和哟,我知道你是无辜的,但是显然你和程昱一样成了牺牲品,这是多么脑残的一个建议啊。
民船怎么能打得过战船呢?于是水军败了。
偷袭也失败了,因为我们周都督早就料到了这一手,提前派人堵了山路,于禁为他的计划付出了代价,他的耳朵被切掉了(O O 都督您真残忍)。但是隽乂安然无恙的回来了,为毛呢?因为作者已经安排好了让他和小司马一起殉情嘛,之前无论败了多少场,都不会死掉的哟!
然后就是传说中的战争场面了,我真的不想多说,这位大荒兄不但没打过仗,就连兵棋推演也没玩过,写的委实是纸上谈兵,惨不忍睹。小红不想讲了,只说结局:曹操败进合肥,检点人马,折损了五万余人,粮草器械,不计其数。只好听了文若的建议,灰溜溜回家去了。
这里再分析一下曹军的智力指数,大家可能发现了,曹公从来木有自己出谋划策,他只做决断。唯一两条正常一点的建议,即出兵东吴和撤军回许都,则是由荀文若和荀公达提出的。声东击西伐东吴 总决策是没有问题的,导致这场战争失利的主要原因是曹公相貌不够体面,还有武将们的智力太低。那么,荀家叔侄为何能得到作者另眼相看,在众多谋臣中脱颖而出,智商傲视群儒呢?答案将在后文中揭晓。
流儿建议我点评一下每章文末的评点,因为它们也很销魂。但是我实在受不了那评点,因为它把大荒吹的天花乱坠,文采风流简直是一代文圣。不过,有的时候评点里也会有八卦爆料,比如在第五章的评点里,我就了解到原来他们都是策瑜本命,难怪这时东吴可以大出风头,都督离世之后,江东便头也不回的迈上了没落之路。
而这一天,也不远了。
现在,且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千里之外的西川,刘璋与张鲁这一对死敌。两川战祸,无非天命劫数;一统江山,究竟谁家功业?欢迎继续收看小红评点反三国第四集:再会了,张松!魂断江陵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