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这本书。原因有三:
1)作者的文笔短促清新,用很快的叙事节奏讲述了一个无比缠绵的爱情故事,很少见。
2)够自恋。我相信蒙蒙是作者在写自己,虽然没有任何官方证据,除了很多很多微小的细节。只有写自己,怀着无比缅怀的心情写自己无比纯美的青春,才有这样无比凄婉的效果。
3)够狠。作者对人性的观察和描绘,就如文中杜晓彬写作时的心情---看到了底,写出来,不用想,自然是好东西。
我不喜欢这个故事。原因有三:
1)它太真实,太符合爱情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中文小说里鲜有地能够把爱情中那种不能承受之重写得淋漓尽致的小说。如金童玉女一样的李然和蒙蒙的分开,杜晓彬用尽全力去争取却无果的爱,李越遥远的悠久的暗恋,小宗隐秘的深藏的关怀和钦慕...我们想要的爱情,永远得不到。只有潘多,也许只有潘多是对的。不需要想太多,不需要了解什么是爱,只要了解什么是需要,然后像一只动物一样单纯、直接,就够了。
2) 它太让人揪心,因为故事里那些人都好像与我似曾相识。
比如蒙蒙,“她不是不在意,她是不相信,她不会失去。”
比如李然,“像你这么飘来飘去的,爱一个也是毁一个。”还有小宗...潘多...醉过方知酒浓。
有人说,好的故事就是看完了在心里默默对号入座的那种故事。让人揪心的故事,也是这样子的...
3) 它让人绝望。生活无法完美,爱情不能圆满,除了运气,并不是别的原因,是人性,是我们每个人都摆脱不了的人性,让每个人都难免脆弱。特别是当我们还年轻,对自己、对别人都无所畏惧,正如李然所说,“只有在做了以后你才知道能不能承受,可是我告诉你人比自己想象的脆弱,道德的意义就是保护这种脆弱。”这很符合我个人的体会----生活教给我的最重要的东西之一,就是不要去考验人性,因为人性是最经不起考验的东西。
很久没有看过这么流畅动人的中文小说了。谢谢吕挽。
1)作者的文笔短促清新,用很快的叙事节奏讲述了一个无比缠绵的爱情故事,很少见。
2)够自恋。我相信蒙蒙是作者在写自己,虽然没有任何官方证据,除了很多很多微小的细节。只有写自己,怀着无比缅怀的心情写自己无比纯美的青春,才有这样无比凄婉的效果。
3)够狠。作者对人性的观察和描绘,就如文中杜晓彬写作时的心情---看到了底,写出来,不用想,自然是好东西。
我不喜欢这个故事。原因有三:
1)它太真实,太符合爱情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中文小说里鲜有地能够把爱情中那种不能承受之重写得淋漓尽致的小说。如金童玉女一样的李然和蒙蒙的分开,杜晓彬用尽全力去争取却无果的爱,李越遥远的悠久的暗恋,小宗隐秘的深藏的关怀和钦慕...我们想要的爱情,永远得不到。只有潘多,也许只有潘多是对的。不需要想太多,不需要了解什么是爱,只要了解什么是需要,然后像一只动物一样单纯、直接,就够了。
2) 它太让人揪心,因为故事里那些人都好像与我似曾相识。
比如蒙蒙,“她不是不在意,她是不相信,她不会失去。”
比如李然,“像你这么飘来飘去的,爱一个也是毁一个。”还有小宗...潘多...醉过方知酒浓。
有人说,好的故事就是看完了在心里默默对号入座的那种故事。让人揪心的故事,也是这样子的...
3) 它让人绝望。生活无法完美,爱情不能圆满,除了运气,并不是别的原因,是人性,是我们每个人都摆脱不了的人性,让每个人都难免脆弱。特别是当我们还年轻,对自己、对别人都无所畏惧,正如李然所说,“只有在做了以后你才知道能不能承受,可是我告诉你人比自己想象的脆弱,道德的意义就是保护这种脆弱。”这很符合我个人的体会----生活教给我的最重要的东西之一,就是不要去考验人性,因为人性是最经不起考验的东西。
很久没有看过这么流畅动人的中文小说了。谢谢吕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