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2001年过去太久,没有谁还会记得当初。可来到这里我才知道,原来想念《情深深》的不是只得我一个。可是在这里的所有人,都过多过少的有些偏激的想法。不管是喜欢谁,都不应该抵触别人心中的完美啊!!
2001年的时候不会上网,直到2001年过了才懂得在这个网络世界结交更多的好朋友,可是却有看到很多让自己伤心的帖子。
一直有很多人不喜欢书桓,说他自负,说他骄傲,说他优柔寡断三心二意。我觉得好委屈,究竟大家有没有认真看这部戏?争执得最厉害的是日记风波那一段,喜欢如萍喜欢杜飞喜欢依萍的统统把书桓骂得体无完肤。可是走到这一步,全部都是书桓的错吗?我们从头开始看吧!书桓看了依萍的日记,知道她爱自己的原因竟然是为了报复陆家,他傻了。他并不是因为太过自负而无法接受他们的完美爱情的瑕疵,他是真的难过啊,难过原来依萍是不爱他的。我也不明白,有谁可以爱一个爱到连自尊都忘记,甚至接受作为一个工具去当别人的男朋友。他看着依萍的脸,那张他深爱的脸,眼泪毫无征兆的跌碎,还有他的心。他的眼里不是怒气,是绝望啊!!他行尸走肉的回了家,还好有个哥们杜飞在。他告诉杜飞,告诉杜飞这些日子以来他为依萍所做的一切,说得那么委屈那么心酸:“我回南京,每一天想她想到快崩溃。等不及假期过完就回来,还把自己打包好送给他。”这些话,这些爱上依萍的疯狂、傻气、压力憋了太久。其实里面的每个人都只能算是孩子,有属于孩子的冲动和任性。纵使后来书桓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吻了如萍,他那样做也只是想证明他不再爱依萍了。书桓确实是失去了理智,因为失去依萍,他也不再是书桓。尔豪和杜飞是书桓的哥们,可他们从来都是站在如萍这边,所以他们不能够忍受书桓为了依萍而拿如萍来治疗伤口的痛。杜飞打了书桓,重重的拳头。随着书桓毫无还手之力软下去的身体,我的眼泪决了裂。书桓是错了,可是那张脸已经毫无生气,难道杜飞和尔豪看不出来?当时残忍的不只是依萍,不只是书桓,还有如萍。她不明白,那个站在她身旁的杜飞心里是怎样的疼痛。书桓的手受了伤,却感觉不到痛还大街小巷的跑去跟别人打架,明明是他错却理直气壮。那个时候的他,还是往日的书桓吗?方瑜带了依萍的日记给他看,礼貌的书桓竟大声打断她的话:“我有没有不听你说话的权利?我不需要你来跟我上课,告诉我,什么该相信什么不该相信。方瑜,我认为你也是懂感情的人,我只跟你讲几句话。我不想再爱依萍了,我觉得好累,我停止爱她了,我投降了!”方瑜追过去问书桓,问他怎么舍得把依萍弄得死去活来。书桓回过头,脸上是一个一辈子也忘不了的凄惨笑容:“你应该佩服依萍,是她,把我的热情彻底毁灭!”依萍抛下自尊去找书桓,书桓其实并没有拒绝的,他也在赌气。他赌气说他已经和如萍在一起了,可是他的表情却出卖了他。可惜依萍没有看懂,她马上就狠狠的回击,书桓的自尊全部扫地。说只有书桓一人残忍,也未免太武断了。如果依萍不那么句句带刺的说话,书桓是绝对舍不得让她走的——依萍走的时候,谁情不自禁的追了两步?那天晚上和如萍在小桥上,书桓说的话有一部分错了。依萍确实心里一直都有“恨”有“报复”,可是她没有真正付诸以行动。她只来得及和陆家断绝关系就被书桓感化了。当时的书桓是脆弱的,可他也并没有立即倒向如萍,是如萍一直在做让书桓为难的事。如萍知道这是个机会,她只有把握,没有理由后退。也许爱没有错的,可是如萍这里却最残忍。她没有想过深爱她的杜飞,没有想过她苦难的姐姐,甚至没有想过书桓。她竟然要杜飞成全她帮她挽回书桓!杜飞说得对,他不是狄更斯做不到小说中主人公那么伟大。她吻书桓,她告诉书桓她的真心话,那些她不敢讲的话。书桓刚刚在心里只有恨的依萍那里受了重创,身边又有这样一个善解人意的如萍,他应该怎么办?书桓感动了,抓住了如萍的手,可他脑海里翻来覆去萦绕的都是依萍啊!!书桓没有向如萍表示过什么,可杜飞和尔豪认为书桓和如萍在一起了。书桓没有办法,只得逃避。他去了战场,想在水深火热的战事之中埋葬他那颗千疮百孔的心。那时的他,想着即使死了也没有关系吧?可是如萍来了,她追到了绥远。很多时候我们都无法选择逃避眼前的难题,更何况在隆隆的炮火中脆弱的书桓。直到他吻如萍前他都没想过和如萍在一起的——如萍问他忘记依萍了吗,书桓只有沉默,他舍不得再伤害如萍啊!可是如萍抱住了书桓,说了很多让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话。书桓只得接受,他不敢再辜负如萍。难道这个可以被叫做三心二意吗?如果书桓又拒绝的话,可能大家又说他铁石心肠了。其实书桓只是缺少时间来冷静,他可以想明白的,他很清楚自己爱的是谁要的是谁。可惜书桓不敢回头了,那个岸离他好远。即使他相信自己可以到达岸边,他的责任心和道德感都不允许他那样做——这个是尔豪是大家都知道的。所有的人都责怪书桓,责怪书桓三心二意不可靠变得太快。可是有谁可以体会出他的悲怆和无可奈何?他们只是怕书桓伤害如萍而已,却不知道书桓做这个决定是带着怎样的决绝!
先写到这儿,如果有很多激怒大家的地方请大家原谅,我只是不想书桓莫名其妙挨骂。
2001年的时候不会上网,直到2001年过了才懂得在这个网络世界结交更多的好朋友,可是却有看到很多让自己伤心的帖子。
一直有很多人不喜欢书桓,说他自负,说他骄傲,说他优柔寡断三心二意。我觉得好委屈,究竟大家有没有认真看这部戏?争执得最厉害的是日记风波那一段,喜欢如萍喜欢杜飞喜欢依萍的统统把书桓骂得体无完肤。可是走到这一步,全部都是书桓的错吗?我们从头开始看吧!书桓看了依萍的日记,知道她爱自己的原因竟然是为了报复陆家,他傻了。他并不是因为太过自负而无法接受他们的完美爱情的瑕疵,他是真的难过啊,难过原来依萍是不爱他的。我也不明白,有谁可以爱一个爱到连自尊都忘记,甚至接受作为一个工具去当别人的男朋友。他看着依萍的脸,那张他深爱的脸,眼泪毫无征兆的跌碎,还有他的心。他的眼里不是怒气,是绝望啊!!他行尸走肉的回了家,还好有个哥们杜飞在。他告诉杜飞,告诉杜飞这些日子以来他为依萍所做的一切,说得那么委屈那么心酸:“我回南京,每一天想她想到快崩溃。等不及假期过完就回来,还把自己打包好送给他。”这些话,这些爱上依萍的疯狂、傻气、压力憋了太久。其实里面的每个人都只能算是孩子,有属于孩子的冲动和任性。纵使后来书桓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吻了如萍,他那样做也只是想证明他不再爱依萍了。书桓确实是失去了理智,因为失去依萍,他也不再是书桓。尔豪和杜飞是书桓的哥们,可他们从来都是站在如萍这边,所以他们不能够忍受书桓为了依萍而拿如萍来治疗伤口的痛。杜飞打了书桓,重重的拳头。随着书桓毫无还手之力软下去的身体,我的眼泪决了裂。书桓是错了,可是那张脸已经毫无生气,难道杜飞和尔豪看不出来?当时残忍的不只是依萍,不只是书桓,还有如萍。她不明白,那个站在她身旁的杜飞心里是怎样的疼痛。书桓的手受了伤,却感觉不到痛还大街小巷的跑去跟别人打架,明明是他错却理直气壮。那个时候的他,还是往日的书桓吗?方瑜带了依萍的日记给他看,礼貌的书桓竟大声打断她的话:“我有没有不听你说话的权利?我不需要你来跟我上课,告诉我,什么该相信什么不该相信。方瑜,我认为你也是懂感情的人,我只跟你讲几句话。我不想再爱依萍了,我觉得好累,我停止爱她了,我投降了!”方瑜追过去问书桓,问他怎么舍得把依萍弄得死去活来。书桓回过头,脸上是一个一辈子也忘不了的凄惨笑容:“你应该佩服依萍,是她,把我的热情彻底毁灭!”依萍抛下自尊去找书桓,书桓其实并没有拒绝的,他也在赌气。他赌气说他已经和如萍在一起了,可是他的表情却出卖了他。可惜依萍没有看懂,她马上就狠狠的回击,书桓的自尊全部扫地。说只有书桓一人残忍,也未免太武断了。如果依萍不那么句句带刺的说话,书桓是绝对舍不得让她走的——依萍走的时候,谁情不自禁的追了两步?那天晚上和如萍在小桥上,书桓说的话有一部分错了。依萍确实心里一直都有“恨”有“报复”,可是她没有真正付诸以行动。她只来得及和陆家断绝关系就被书桓感化了。当时的书桓是脆弱的,可他也并没有立即倒向如萍,是如萍一直在做让书桓为难的事。如萍知道这是个机会,她只有把握,没有理由后退。也许爱没有错的,可是如萍这里却最残忍。她没有想过深爱她的杜飞,没有想过她苦难的姐姐,甚至没有想过书桓。她竟然要杜飞成全她帮她挽回书桓!杜飞说得对,他不是狄更斯做不到小说中主人公那么伟大。她吻书桓,她告诉书桓她的真心话,那些她不敢讲的话。书桓刚刚在心里只有恨的依萍那里受了重创,身边又有这样一个善解人意的如萍,他应该怎么办?书桓感动了,抓住了如萍的手,可他脑海里翻来覆去萦绕的都是依萍啊!!书桓没有向如萍表示过什么,可杜飞和尔豪认为书桓和如萍在一起了。书桓没有办法,只得逃避。他去了战场,想在水深火热的战事之中埋葬他那颗千疮百孔的心。那时的他,想着即使死了也没有关系吧?可是如萍来了,她追到了绥远。很多时候我们都无法选择逃避眼前的难题,更何况在隆隆的炮火中脆弱的书桓。直到他吻如萍前他都没想过和如萍在一起的——如萍问他忘记依萍了吗,书桓只有沉默,他舍不得再伤害如萍啊!可是如萍抱住了书桓,说了很多让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话。书桓只得接受,他不敢再辜负如萍。难道这个可以被叫做三心二意吗?如果书桓又拒绝的话,可能大家又说他铁石心肠了。其实书桓只是缺少时间来冷静,他可以想明白的,他很清楚自己爱的是谁要的是谁。可惜书桓不敢回头了,那个岸离他好远。即使他相信自己可以到达岸边,他的责任心和道德感都不允许他那样做——这个是尔豪是大家都知道的。所有的人都责怪书桓,责怪书桓三心二意不可靠变得太快。可是有谁可以体会出他的悲怆和无可奈何?他们只是怕书桓伤害如萍而已,却不知道书桓做这个决定是带着怎样的决绝!
先写到这儿,如果有很多激怒大家的地方请大家原谅,我只是不想书桓莫名其妙挨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