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罗山多名出租车司机反映(不是有意,无意之中说出),罗山县唯一的CNG加气站(位于火车站与南环的三角地带,暂时不提选址是否有问题)长期要死不活的,害苦了罗山需要加气的车主:不定期甚至是长期歇业、停业;加气后气压不够、气量不足;遇见上级检查频频采取关门整顿......不知为何。不禁要问,在事关严格问责的安全生产经营行业,如果是非法设立,事关安全生产大局,为何不加以取缔?如果是合法设立,为何又开开停停?到底问题出在哪哈?罗山广大用气户包括业主急需一个答案。
据悉。目前罗山县共计有正规出租车500余辆,还有公交车,小部分私家车,大都是靠烧燃气驱使,日常用气量很大,市场需求很大,基本上是供方市场。可是,罗山加气站,却给罗山县域内广大用气户带来诸多不便,一旦气烧完,不是跑到信阳市去加,就是跑到息县去加,不但极不方便,而且增加了运营成本。这个责任,本来是不应该产生的,但由于不知晓的原因,长期拖着不解决,在罗山产生诸多不和谐的声音,有的甚至是怀疑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黑幕,尤其是在加气站前期设置审批过程中,也不排除生产运营过程中产生,引发各种猜疑和联想。
反观罗山县周边,信阳、息县均有CNG加气站,有的县甚至有多座,而罗山不但起步晚,而且还是目前这种局面,怎能不让人浮想联翩?一个县政府连这个事情就解决不了,何谈其它?
一个加气站设立审批,中间需要多个政府部门联动,不是一两个部门说了算,尤其是要过消防这一关。我们在此呼吁罗山县有关部门,在罗山县政府的统一牵头下,协调妥善解决此事,把好事办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早日让罗山人民用上安全、放心、便捷、环保的天然气,为和谐罗山做出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相反。
声明:本人与罗山CNG加气站各方均无关联,只是不断听到此类问题的反映,有感而发。希望理性参与讨论,促进罗山各项事业尽快发展。
据悉。目前罗山县共计有正规出租车500余辆,还有公交车,小部分私家车,大都是靠烧燃气驱使,日常用气量很大,市场需求很大,基本上是供方市场。可是,罗山加气站,却给罗山县域内广大用气户带来诸多不便,一旦气烧完,不是跑到信阳市去加,就是跑到息县去加,不但极不方便,而且增加了运营成本。这个责任,本来是不应该产生的,但由于不知晓的原因,长期拖着不解决,在罗山产生诸多不和谐的声音,有的甚至是怀疑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黑幕,尤其是在加气站前期设置审批过程中,也不排除生产运营过程中产生,引发各种猜疑和联想。
反观罗山县周边,信阳、息县均有CNG加气站,有的县甚至有多座,而罗山不但起步晚,而且还是目前这种局面,怎能不让人浮想联翩?一个县政府连这个事情就解决不了,何谈其它?
一个加气站设立审批,中间需要多个政府部门联动,不是一两个部门说了算,尤其是要过消防这一关。我们在此呼吁罗山县有关部门,在罗山县政府的统一牵头下,协调妥善解决此事,把好事办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早日让罗山人民用上安全、放心、便捷、环保的天然气,为和谐罗山做出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相反。
声明:本人与罗山CNG加气站各方均无关联,只是不断听到此类问题的反映,有感而发。希望理性参与讨论,促进罗山各项事业尽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