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垂吧 关注:1,121贴子:4,896
  • 8回复贴,共1

人生究竟何滋味,得失成败皆枉然,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6-12-03 14:40回复
    慕容垂,原名慕容霸。
    关于慕容霸的故事,我们从他14岁(340年)的时候说起吧。
    这一年的2月,与他阔别多年的大伯慕容翰回来了。算起来,离上一次见面已经长达七年。
    在慕容霸的记忆里,大伯是个神采飞扬的人物,善于骑射,有百步穿杨的本事,又足智多谋。七年没见,他变化很大,像年过半百的老头子,憔悴,沧桑,恭顺,惶恐,已经很难从他身上找到当年的神采。
    慕容霸知道大伯当年不辞而别的原因——大伯是庶长子,爷爷在世的时候对他颇为器重,虽然父亲慕容皝才是王位继承人,但是大伯更受优待。七年前的秋天,爷爷去世,大伯担心遭到父亲的报复,匆忙出逃。
    慕容霸也知道大伯在消失的这七年里的行踪——离开慕容鲜卑之后,他先投奔段氏鲜卑,协助段氏鲜卑进攻慕容鲜卑,段氏鲜卑战败之后,他又投奔宇文鲜卑。宇文鲜卑对他极为猜忌,为了躲避迫害,他装疯卖傻,有时候装乞丐,有时候装酒鬼,使宇文鲜卑掉以轻心,然后暗中联络弟弟慕容皝,得到允许之后,才潜逃回国。
    结束了长达七年的流浪生涯,重回故地,慕容翰百感交集。
    当年离开的时候,只有七岁的慕容霸如今已经成了十四岁的大孩子。虽然已有七年没见,但是饱经沧桑的慕容翰对这个孩子并不陌生。
    慕容霸是慕容皝的第五个儿子。在慕容翰的记忆里,慕容皝最宠爱这个孩子,曾经不止一次地当着大家的面给予夸奖,说他“阔远好奇,终能破人家,或能成人家”,他名字里的“霸”字,就是慕容皝对他的期望和赞赏。
    事实上,这个孩子的表现也极为出色。去年,慕容鲜卑讨伐高句丽国和段氏鲜卑,这个孩子随军出征,表现不凡,小小年纪就得到了勇冠三军的威名。
    然而,这又能如何呢?这个孩子再优秀,也注定没有王位继承权,王位只能由他的哥哥慕容儁来继承。从小到大,他一直享受着比王位继承人更多的荣宠,这在将来会不会成为祸患呢?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6-12-03 14:41
    回复
      2025-08-01 16:29: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369年4月,东晋的桓温率军北上,水陆并进,讨伐前燕,并开辟石门水道,引黄河入汴水,以便于运输军粮。桓温也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当之无愧的枭雄,行兵打仗自有独到光华,在他的指挥下,东晋军队猛攻力克,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把战线推进到了枋头(现在的河南浚县)。
      前燕朝廷起初还能勉力抵抗,并向关中的苻坚许诺:如果前秦出兵协助抵抗桓温,前燕愿意割据虎牢关以西的土地。前秦的援军还没有抵达,踌躇满志的桓温就到达了枋头。前燕朝野震恐,慕容暐和慕容评无力退敌,打算抛弃新都邺城,撤回旧都龙城。这时候,43岁的慕容垂站出来了,说别急着撤退,先让我出去打一仗,就算我打败了再撤也不迟。
      这一战就是大名鼎鼎的枋头之战,以桓温失败告终,慕容垂名震三国,成为前燕帝国的大英雄。然而,这也是前燕帝国落幕之前的绝响,对于慕容垂本人,这也是他在前燕时代最后的辉煌。
      枋头之战过后,慕容垂上书朝廷,请求嘉奖有功将领,慕容评对挽救帝国于危亡的慕容垂“深忌之”,驳回了他的奏请。慕容垂据理力争,彼此交恶日深,本来就看不上慕容垂的可足浑太后也卷入其中,密谋诛杀慕容垂,不过她不敢轻易对有存亡断续之功的慕容垂下手。
      慕容恪的儿子慕容楷知道了这个正在炮制的阴谋,急忙告诉慕容垂,建议他发动政变。慕容垂担心政变一起,国家动荡,敌国会趁虚而入,拒绝了慕容楷的提议。不久,可足浑太后决心已定,慕容楷又来报信,慕容垂说,如果杀身之祸在所难免,自己只能出逃避难,犯上作乱的事是绝不会做的。他的长子慕容令认为,落到今天这般田地,错不在主上(慕容暐),而在于慕容评,如果非得出逃,最好到故都龙城避难,静观时变。如果慕容暐能够远小人,提出和解,那就与朝廷握手言和,否则就以龙城为根据地,割据一方。
      慕容垂采纳了长子的建议。369年11月,他把痛恨的正妻可足浑留下,以出城狩猎为由,带着小段、几个儿子、慕容楷以及心腹离开邺城,火速奔向龙城。到达邯郸的时候,平时不受他宠爱的另一个儿子慕容麟忽然返回邺城告密,追兵随后赶来,割据龙城的计划也泡了汤。这时候,慕容令再次提议,或者出其不意地杀回邺城,诛杀慕容评,发动政变,或者投奔前秦。几经衡量,慕容垂决定投奔前秦,因为他认为杀回邺城太危险,不如投奔前秦万无一失。曾经救国于危难的大英雄,就此成为叛国之贼。
      史官说慕容垂做出投奔前秦的决定时,正是日暮西山的时分,不知道这是为了渲染气氛,还是事实的确如此。如果是后者,走投无路的英雄在如血残阳中投奔敌国这一幕的悲凉色彩真是跃然纸上。从天人感应的角度——如果这个东西确实存在——来说,我们不妨就把这个傍晚当成前燕帝国的落幕,只是不知道在逃往敌国的路上,慕容垂会不会想起已经成为枯骨的慕容翰。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6-12-03 14:45
      回复
        慕容垂没有参与淝水之战,大战期间,他率领一支3万人的军队驻扎在湖北郧县(当时叫郧城)。所以,参与淝水之战的前秦各路军队都溃不成军,唯有“慕容垂一军独全”。
        惊魂未定的苻坚脱离战场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慕容垂,迅速带着1000多人来到了郧县。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劝说他趁机除掉苻坚,慕容宗族的其他人也有此意。慕容垂拒绝了这个提议,认为这里并非前燕故地,不具备起事的条件,另一方面,居秦这么多年,承蒙苻坚大帝另眼相看,他对苻坚大帝多多少少也有些感情,不忍心落井下石。
        虽然眼睁睁看着苻坚大帝往火坑里挑很不地道,但是离开苻坚大帝之前,慕容垂做的最后一件事还是挺漂亮。他把手下的3万人都移交给了苻坚大帝,还亲自护送他赶往长安。走到河南渑池,他请求回邺城祭拜祖先,苻坚大帝认为在自己最艰难的时候他都没有背弃,必然是靠得住的人,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他的请求,还派给他3000人随行。但是,苻坚大帝没有想到的是,这将是他此生最后一次见到慕容垂。
        当时,驻扎在邺城的是苻坚大帝的儿子苻丕。苻丕对慕容垂怀有戒心,让他驻扎在邺城西侧,并且抱着隔山观虎斗的心理,命令他率领2000老弱残兵去讨伐趁着前秦战败而起兵作乱的丁零敕勒,并派遣苻飞龙监军,授予他见机行事的权力。这本来应该是很机密的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然而,苻丕与苻飞龙口风不严,这很快就在邺城里成了公开的秘密。
        出征丁零敕勒之前,驻扎在邺城西侧的慕容垂想入城祭拜宗庙,遭到守城士兵的阻拦,一怒之下,他杀了几个士兵,扬长而去。苻丕的副手劝他趁机除掉慕容垂,否则必成大患,奈何苻丕优柔寡断,错过了最后一次下手机会。
        出征路上,慕容垂留在邺城为人质的心腹逃出城,把苻丕和苻飞龙的图谋告诉给了慕容垂。慕容垂怒不可遏,但没有马上发作,而是以兵少为借口,就地扎营,招兵买马,然后趁夜突袭,消灭了苻飞龙及其部下,之后率军奔赴洛阳。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6-12-03 14:46
        回复
          慕容垂一生实在太艰辛了,就像总老师麦家说的那样天步维艰啊


          IP属地:安徽14楼2018-01-21 00:16
          回复
            慕容儁也不承认是根据他外貌缺陷给他改的名,慕容儁说是慕古人郤缺。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8-04-19 16:08
            回复
              如果淝水之战,苻坚让慕容垂的军队打前锋,情况会怎么样?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9-09-15 07:47
              回复
                他名霸时也已经不小了,难道他刚出生时只有小名阿六敦?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8楼2019-09-24 14:0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