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意为事物内在的规律、特性、本质。老子确立“道”的概念,并以“道”统称一切事情本身固有的、内在的、本能的、客观的实质或特性,以此区别于事物的外部形态或外在表象,即事物的“形”。因此,按照老子的说法,“道”是不会改变的,“形”是可以随时变化的。人们可以透过变幻莫测的“形”,把握永恒不变的“道”,认识事物、理解事物,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事物、发展事物。参看老几说文“俗读《道德经》01”。
2、冲:旧时认为通“盅”,引申为空洞无形、深邃无底、无始无终、似实似虚的东西。老几认为,此处的“冲”字,亦可直接理解为“广泛存在、播散四方”之意,有动名词之功效。
3、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意为“道”是无形无影、无处不在、时时刻刻存在于事物之中并发挥着作用的东西。
4、似万物之宗:好像是万事万物的祖宗或根源之意。其意是说:万事万物好像均由某种无形但有力量的东西控制着、牵引着,并使得整个世界及其所有事物井然有序。
5、湛兮,似或存:意为“清晰啊,虽然看不到摸不到,但好像真的存在一样!”
6、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几句话,实意是老子从不同角度阐述“道”的抽象性、普遍性、无形性与事物的具体性、特殊性、有形性之间的差异及其表现,意为人们可以透过具体事物的外在形状、特色、差异、光泽、色彩……,观察到事物内在的一般本质。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与特性,这种规律与特性,就是所谓的“道”。也就是说,人们可以透过事物的具体表象与形状,把握事物的一般本质与特性认知世界,而不能局限于事物的外在形态和表象认知世界。
7、象帝之先:意为好像是上天的祖先。在信奉“上帝、上天、天子(人力能感知、影响以外的世界)”的时代及人群中,发出这种疑问,应当是比较自然的思维方式!